首頁 > 文學文史 > 七國之亂中的七王,他們分別是什麼結局?

七國之亂中的七王,他們分別是什麼結局?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知道七國之亂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六國的豪門揭竿而起,都想趁着這個時機成就一番霸業。而令人意想不到,最終勝利的竟然是一介草根,劉邦。回顧劉邦的成功之路,幫助他的能人出力良多,爲了團結一致,劉邦也封賞他們爲異姓王。但就在他稱帝后不久,卻一改原貌,不僅處理掉異姓王,還分封同姓子弟爲諸侯。

劉邦的擔憂,很好被理解,因爲自古以來異姓王都是中央集權的隱患。但是,沒人說“同姓王”不是隱患。這不,漢景帝就爲此事深感苦惱。

七國之亂中的七王,他們分別是什麼結局?

景帝還是太子的時候,身邊有一位老師,名叫晁錯,是一個很有“大局觀”的人,這是如何體現的呢?喜歡出謀劃策。例如,勸民務農;用經濟獎勵鼓勵農耕;招募老百姓移居邊塞,充實邊防。總之都是一些適應漢代發展大節奏的建議。而針對藩王,他也有很多想法:公元前155年,晁錯上疏《削藩策》,得到了景帝的支持,第二年,吳國楚國封地被削。

在幾千年的封建史中,“削藩”是最容易引起腥風血雨的事,因爲它遠遠不是字面說得那麼簡單,相反,是軍臣之間的博弈。皇帝一面取消了藩鎮特權,一面又要提防這些人是不是真的忠心;藩王一面俯首稱臣,一面又要擔憂皇帝是不是想斬草除根。

而漢代這回削藩,就釀成了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中的七王,他們分別是什麼結局? 第2張

七王指的是: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

1,吳王劉濞:他是漢高祖劉邦的侄子,從小驍勇善戰。英布造反的時候,劉濞剛剛20歲,就可以領兵打仗,受到重用。劉邦坐擁天下時,擔心吳郡等地不容易控制,所以封劉濞爲吳王。漢初,國家奉行無爲而治,這給了封地們很好的發展空間,漸漸地,吳王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兵強馬壯。七國之亂中,是劉濞主動聯繫其餘六國,以“清君側”的名義率先起兵造反,最終被周亞夫所殺。

2,楚王劉戊:他是劉邦弟弟的孫子,歷史中屬於胸無大志 既昏且庸的王爺。同時,楚王劉戊充當了削藩的導火索。景帝二年,文帝的母親薄太后去世,然而楚王卻在葬禮期間飲酒淫亂,被晁錯逮了個正着,以此爲突破口,景帝將楚國的轄區削減。隨着七國兵敗,楚王自殺。

3,趙王劉遂:他是劉邦的孫子,因爲封地在“趙”,接近北方匈奴,他與匈奴人約定,一起討伐漢朝(感慨,爲什麼亂世時期,總有諸侯從邊塞引兵!)。聯軍雖然人多,可是各自爲政且分散,被中央逐個擊破,趙王於是被困在邯鄲,僵持不下。漢朝有個大將名叫酈寄,想了個損招:水漫邯鄲,把邯鄲城牆係數泡壞、沖垮。趙王劉遂眼看失敗了,遂拔劍自殺。有意思的是,司馬貞在《史記索隱》描述這段時,頗感悲傷道:

如何趙遂,代殞厥聲!興亡之兆,所任宜明

4,濟南王劉闢光:在閱讀七國之亂時,筆者深深感覺,濟南王不是盲目自大,便是被人利用了。他的父親名叫劉肥,是劉邦長子,早在迎娶呂雉之前就降生了。削藩的時候,劉闢光以父親最長,身份又最正統的理由稱帝,想要與景帝爭奪天下。一般而言,亂世之中“稱帝”是需要暫緩的,不然就會成爲衆矢之的,可是濟南王完全沒有顧慮這些。最終,周亞夫親自討伐,殺之。

七國之亂中的七王,他們分別是什麼結局? 第3張

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最後這三人放在一起說(避免贅述,下文皆稱三王),因爲他們的封地不大,同時在這段歷史裏又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七國之亂,可以大致分成三個區域:吳楚、趙地、齊地。早在戰爭打響之前,三王的領土就遭到中央削減,因此很容易就被說服反漢。

最初,三王將軍隊聯合起來,共同圍攻齊地。他們和大將軍欒布僵持了不到三個月,落於下風,於是紛紛回到封地,打算靜觀其變。其中,膠西王的封地被夾在中間,沒有頑固的城牆,又不能退到海上,於是在持久戰中漸漸動搖,主動前往漢軍大營投降請罪。三個小王,有一人倒下了,剩下兩人不攻自破。

後記:西漢的七國之亂,只持續了三個月就被平定,七個王均被殺,有的是被誅殺,有的是自盡身亡。後來的朝代,斷斷續續也有過不少大型皇室內部戰爭,可都不能如此速戰速決了。究其原因,七國的聯合鬆散且各自爲政,漢朝這個新興政權,自身充滿活力,是很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