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北宋初期軍隊戰鬥力那麼強 軍隊是怎麼一步步變弱的

北宋初期軍隊戰鬥力那麼強 軍隊是怎麼一步步變弱的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3.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北宋大軍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北宋初期大軍戰鬥極爲強橫,爲何到末期是大軍變得如此羸弱?

北宋初建之時,除了北方遼國之外,其大軍橫掃天下、堪稱無敵,然而到了北宋中後期,曾經強悍的宋軍卻變得羸弱不堪,那麼宋軍是如何一步步變弱的呢?其實制度纔是根本,貫穿兩宋的宋代兵制,纔是宋代大軍戰鬥急速下滑的“罪魁禍首”。

北宋的兵力構成,禁軍乃是主要戰力

《宋史·兵志》有載,“宋之兵制,大概有三:天子之衛兵,以守京師,備征戍,曰禁軍;諸州之鎮兵,以分給役使,曰廂軍;選於戶籍或應募,使之團結訓練,以爲在所防守,則曰鄉兵”。此外還有少量駐守西北部的蕃兵,以及隸屬於地方治安部隊的土軍和弓手。

北宋初期軍隊戰鬥力那麼強 軍隊是怎麼一步步變弱的

由以上記載可知,宋代的大軍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其中禁軍負責戍衛京師和對外出徵,乃是大軍的主要戰鬥力;廂軍則主要從事工役或雜役,例如築城、製作兵器、修路建橋、運糧墾荒以及官員的侍衛、迎送等,因而也稱“役兵”;鄉兵則完全就是平時接受軍事訓練的農民,主要擔負修城、運糧、捕盜或協同禁軍守邊等任務。

作爲宋軍的主要戰鬥力,禁軍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其中最精銳的殿前軍負責駐守京城,侍衛親軍則負責駐紮各地。禁軍編制爲廂、軍、營、都四級,廂轄10軍,軍轄5營,營轄5都,每都100人。其中營乃是禁軍的基本建制單位,在大軍調動、屯戍和作戰,通常均以營來計算兵力。

廂軍雖然也是常備軍,但由於主要承擔雜役任務,平時又不承擔訓練、作戰任務,隨着時間的推移,後來已經毫無戰鬥力可言。鄉兵則完全就是民兵,雖然也時常訓練,但由於並不脫離生產,因而戰鬥力也很難保證。

北宋的特殊軍制,戰鬥力下降已成定局

趙匡胤篡周建宋之後,爲了改變五代十國以來的武強文弱局面,避免重蹈“黃袍加身”的覆轍,在一招“杯酒釋兵權”之後,將禁軍軍權重新收歸皇帝,並開始大力推動軍制改革,而宋代的軍制則體現出以下三個顯著特點:

北宋初期軍隊戰鬥力那麼強 軍隊是怎麼一步步變弱的 第2張

1、強幹弱枝。在汲取了唐末以來藩鎮割據,以及五代十國以來的亂世經驗,爲了防止地方勢力過強,威脅到中央統治,趙匡胤在兵力配置上基本遵循了“強幹弱枝”的原則,即從各地廂軍、鄉兵中抽調精銳組成禁軍,從而使得禁軍成爲最精銳的大軍,而禁軍的指揮權又直屬於皇帝,如此便使得地方勢力得到了弱化。不過,如此一來宋軍的戰鬥力將完全由禁軍來保證,地方大軍則已經喪失了戰鬥力。

2、內外相維。所謂“內外相維”,便是將禁軍一分爲二,其中最精銳的殿前軍主要負責戍衛京城,而侍衛親軍則負責駐守各地。如此一來,由於京城保留着數量可觀,且最爲精銳的禁軍,即使各地發生叛亂,也可迅速調集大軍予以撲滅。而如果京城發生兵變,各地的禁軍則可以聯合地方大軍,憑藉龐大的軍力回師勤王。

3、兵權分離。宋代禁軍分爲殿前軍和侍衛親軍,分別由殿前司和侍衛親軍司分別統率,但侍衛親軍司和殿前司的長官卻並非常職,後因侍衛親軍司和殿前司長官長期虛而不置,侍衛親軍司便逐漸分爲了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兩個衙門,殿前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便是我們常說的“兩司三衙”。此外,宋代爲了避免武將權力過大,又對兵權進行了進一步拆解,其中兩司三衙只有統兵之權,調兵之權則歸屬樞密院,而率兵之權則在戰時由皇帝臨時任命率臣負責。兵權分離固然可以防止將領擅權,但同樣容易導致軍事行動遭到掣肘,反而影響大軍的戰鬥力。

4、兵無常帥。宋代規定,京城禁軍和地方禁軍必須頂起換防,這種輪流駐防的方式被稱爲“更戍法”。然而,大軍調防、將領卻並不隨軍調防,如此一來便達到了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師的目的,有效防止了各級將領徹底掌握軍權。然而,這種方式雖然有效防止了將領做大,但同樣導致大軍戰鬥力和將領才能根本無法發揮,大軍的凝聚力和忠誠度也很難得以保證。

北宋初期軍隊戰鬥力那麼強 軍隊是怎麼一步步變弱的 第3張

宋軍的這些制度,其目的主要是爲了改變五代十國以來的武強文弱和唐末以來的地方割據現象,但弊端同樣極爲嚴重,宋初因大軍戰鬥力強悍,弊端尚不明顯,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弊端開始被無限放大,戰鬥力下降已成定局。

兵源素質下降、大軍腐敗嚴重,禁軍戰鬥力開始急速下滑

如前文所說,禁軍乃是宋軍戰鬥力的基本保證,但隨着北宋中後期兵源素質的下降,再加上大軍腐敗的日益嚴重,導致到北宋末年時,禁軍兵力雖然急速增長(紙面兵力),但戰鬥力卻開始急速下降。

根據歷史學家錢穆《國史大綱》的記載,宋初禁軍只有二十萬人左右,但此後開始迅速增多,到北宋中期時,便已經增至八十餘萬。《續資治通鑑·宋仁宗慶曆八年》則有“向因夏人阻命,諸路增置禁軍約四十二萬餘人,通三朝舊兵且八九十萬人,其鄉軍義勇、州郡廂軍、諸軍小分剩員等不在此數”的記載。

由上可知,作爲宋軍主要戰力的禁軍,自北宋中後期開始,兵力得到迅速擴充,然而與之相對應的,卻是宋軍戰鬥力的急速下滑。而原因則主要有以下兩點:

北宋初期軍隊戰鬥力那麼強 軍隊是怎麼一步步變弱的 第4張

1、兵源素質下降。從北宋中期開始,禁軍除了繼續按照規定從廂軍和鄉兵中挑選外,還從民間募集了大量士兵,甚至在災荒年份直接募集流民充入禁軍,爲的便是防止流民變成亂民。廂軍和鄉兵的戰鬥力本就隨着時間推移開始下降,而從民間和流民中募集的士兵,兵源素質更是無法保證,這無疑是禁軍戰鬥力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到北宋末期時,禁軍中的騎兵甚至已經淪落到了連馬都不會騎的地步。

2、大軍腐敗嚴重。兵力來源的混雜,無疑爲大軍腐敗製造了空間,尤其是吃空餉現象,在禁軍中極爲嚴重,例如我們常說“八十萬”禁軍,但在金兵南下攻宋之際,京師三衙所統率的實際兵力,甚至還不到五萬人,其餘則士兵不過是留在花名冊上的一個個名字罷了。結果,朝廷花費了大量錢財養兵,卻在戰爭來臨時不得不依靠將領從民間臨時募兵。

北宋初期軍隊戰鬥力那麼強 軍隊是怎麼一步步變弱的 第5張

當然,宋代軍制的漏洞並非沒有人想要彌補,宋神宗時王安石推行變法,出臺了保甲法、保馬法和將兵法,便是針對宋軍的制度漏洞予以彌補,但最終由於變法失敗而被廢止。

南宋初期,由於北宋代廷的崩潰,以募兵爲主的諸路大軍戰鬥力也頗爲可觀,但朝廷爲加強對大軍的控制,又對韓世忠、張俊、岳飛等將領的兵權予以了剝奪,又將大軍改爲御前諸軍,不過由於彼時將領仍握有一定兵權,因此宋軍的戰鬥力尚且可觀。但到宋寧宗時,由於開始將大軍交於文臣控制,結果導致宋軍的戰鬥力再度急速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