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歷史上滿清能入關真的與吳三桂有關?真相是什麼

歷史上滿清能入關真的與吳三桂有關?真相是什麼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七日,滿洲由攝政王多爾袞率領南下。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明朝雖然最終被清朝所取代,但從當時的實力對比來說,滿清並沒有能力徹底擊敗明朝並統一全國,清朝入關奪取天下,其實有一定的“取巧”嫌疑。明朝滅亡、滿清入關,其實內在、外在原因極爲繁雜,,我認爲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五點。

歷史上滿清能入關真的與吳三桂有關?真相是什麼

原因之一:明朝經營遼東失敗

滿清的崛起和最終入關,歸根結底源於明朝經營遼東的失敗,這種失敗雖然有一定的客觀原因,但策略失敗仍然是主要原因。

明初,爲了牽制和包圍北元參與勢力,明朝極爲注重對遼東的經營,並最終設立奴兒干都司。而爲了改變遼東漢人過少的局勢,洪武、永樂年間甚至多次向遼東進行大規模移民,然而由於當地生存條件惡劣等原因影響,收效甚微。

由於無法改變當地少數民族比例過大的局面,遼東雖然長期處於大明管轄之下,然而實際上實行的仍然是“以夷制夷”的方式,不僅當地官員主要由少數民族擔任,且實行軍管制度,這是明朝運營遼東失敗,導致中後期遼東局勢逐步惡化的一個主要原因。

永樂之後,在朱棣五徵蒙古之後,北部威脅已經大爲降低,再加上常年用兵導致大明國庫空虛,從明仁宗、明宣宗時期開始,明朝開始實施戰略收縮、恢復國力,這雖然形成了“仁宣之治”,但明朝對遼東的控制力度卻在不斷下降,遼東開始逐漸脫離掌控。

由於蒙古各部的嚴重分裂,再加上和朝鮮的良好關係,遼東女真各部在沒有外部壓力,又缺少朝廷控制的情況下,最終發展並崛起也就不難理解了。

原因之二:明朝對於蒙古的態度

後金崛起之後,雖然明朝先後遭遇了多次戰敗,但後金想要入關仍然根本不可能,這也是皇太極時期後金開始向蒙古擴張的重要原因。後金真正對明朝形成巨大威脅,乃是攻滅漠南蒙古之後,而在此之前,明朝和蒙古面對共同的敵人後金,實際上是有合作基礎的。

明朝、後金、蒙古三方局勢

事實上,薩爾滸之戰後,明朝也的確曾想過與蒙古結盟,然而明朝結盟的對象卻並非林丹汗,原因是林丹汗不過是名義上的可汗而已,正如遼東巡撫熊廷弼所言,林丹汗“尚不能統衆”,再加上林丹汗曾在1612年和1615年多次犯邊,雙方關係並不融洽。

歷史上滿清能入關真的與吳三桂有關?真相是什麼 第2張

明朝首選的結盟對象是更加靠近後金的內喀爾喀,雙方在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努爾哈赤圍攻鐵嶺時曾有過合作,內喀爾喀最有實力的宰賽也曾率領萬人援明,可惜明軍並未等到援軍到達,鐵嶺便已經失守。同年八月,在葉赫部被滅後,明朝纔開始和林丹汗達成合作協議,明朝每年負責支付4000兩(翌年提高爲40000兩)賞銀,林丹汗則協助明軍守衛廣寧城。

吞併漠南後,後金威脅急劇提升

可惜,明朝和林丹汗達成的只是利益合作而已,遼東經略熊廷弼雖對此有所察覺,但廣寧巡撫王化貞卻對林丹汗無比信任,結果明朝在廣寧之戰中再度戰敗,此後氣急敗壞的明廷與蒙古的合作開始名存實亡,在林丹汗面對後金的東擴無能爲力時,明朝選擇了無動於衷,最終導致後金順利奪取漠南,開始從東北和正北方向全面威脅大明邊防,甚至多次殺入關內。

原因之三:明朝的統治接近崩潰

對外的策略失敗,給了後金不斷崛起的機會,而明朝自身統治的崩潰,則給後金最終入關提供了可能。皇帝能力、朝政腐化、黨爭嚴重、經濟崩潰、民怨沸騰……明朝統治的失敗幾乎貫穿了方方面面。

崇禎勤政,但能力不足

皇帝能力方面,不像其他皇位繼承人從小接受儲君培養,崇禎這個皇帝簡直就是半路出家,雖然他極爲勤政,但能力的不足顯然更爲致命。例如他繼位之後立即剷除閹黨,他雖然看到了閹黨的弊端,但並未看到閹黨存在的意義,閹黨被瓦解後反而導致朝廷平衡被打破。此外,崇禎過於急功近利,雖然他能夠啓用一些賢才良將,可一旦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便又立即裁撤,導致在其執政期間,內閣、將領等重要人事調整不斷,反而使得朝政更爲混亂。

朝政腐化方面,即使已經到了危急存亡的關頭,但朝臣仍然爲了自己的利益在不斷壓榨百姓,不斷激化矛盾。黨爭嚴重方面,明朝可以說是黨爭最爲嚴重的朝代,閹黨雖被打倒,但黨爭並未結束,反而更加愈演愈烈。經濟崩潰方面,在朝廷國庫空虛的情況下,朝臣卻是富得流油,明廷也曾想過經濟改革,奈何在大臣們的干預之下,“開源、節流”均以失敗告終,反而由於開除“基層公務員”而導致矛盾激化,典型例子便是曾爲驛卒的李自成。民怨沸騰就不用說了,明末的農民起義已經能夠說明一切……

崇禎年間的明朝,可以說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從朝廷到民間,各種問題、各種矛盾層出不窮,恐怕就是朱元璋、朱棣再生,也不一定能夠徹底解決。

原因之四:兩線作戰朝廷無力應對

歷史上滿清能入關真的與吳三桂有關?真相是什麼 第3張

明朝末年的軍隊戰鬥力已經急劇下滑,然而卻不得不面對兩線作戰的尷尬局面,內有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外有後金的不斷叩關,明廷可以說是已經無力應對。

就拿終結了明朝的李自成來說,他曾不止一次面臨着被徹底剿滅的危險,例如崇禎六年(1633年),闖軍被曹文詔擊敗之後,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逃至河南,又被曹文詔、左良玉等多路明軍包圍,結果第二年後金便二次入塞,曹文詔被調到大同抗金,李自成等人這才成功突圍。

又如崇禎十年(1637年),面對楊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策略,張獻忠兵敗投降,李自成也被洪承疇、孫傳庭等擊潰,僅剩殘部17人躲入山中,然而次年清軍再度從青口山、牆子嶺入關,孫傳庭、洪承疇等人又被調到遼東防範清軍,李自成這才得以逃過一劫。

明末時期衛所制全面崩潰,但明朝尚有較爲強悍的邊軍存在,如果僅僅面對農民起義或者鎮壓後金的單線作戰,那麼明廷尚有一戰之力,例如李自成的義軍曾一度被殺傷殆盡,張獻忠也曾被迫投降,而清軍入關後也曾被明軍殺退,然而天不遂人願,明廷面對的偏偏就是兩線作戰的尷尬局面。

原因之五:天災徹底壓垮了明朝

彷彿是天要滅亡大明一般,處於小冰河期的明朝,崇禎年間的天災幾乎就沒有中斷過,這成爲了壓垮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崇禎元年(1628年),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崇禎朝以來,陝西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離失所。崇禎三年(1630年),陝西又爆發饑荒。崇禎六年(1633年),“全陝旱蝗,耀州、澄城縣一帶,百姓死亡過半”。

崇禎七年(1634年),家住河南的前兵部尚書呂維祺上書朝廷:“蓋數年來,臣鄉無歲不苦荒,無月不苦兵,無日不苦挽輸。庚午(崇禎三年)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無青草,十室九空。……村無吠犬,尚敲催徵之門;樹有啼鵑,盡灑鞭撲之血。黃埃赤地,鄉鄉幾斷人煙;白骨青磷,夜夜似聞鬼哭。欲使窮民之不化爲盜,不可得也”。旱災又引起蝗災,使得災情更加擴大。河南於崇禎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皆有蝗旱,“人相食,草木俱盡,土寇並起”,其饑民多從“闖王”李自成。崇禎十三、十四年,“南北俱大荒……死人棄孩,盈河塞路。”

歷史上滿清能入關真的與吳三桂有關?真相是什麼 第4張

更爲恐怖的是崇禎六年(1633年)爆發的大瘟疫,幾乎席捲了整個中原地區。這場瘟疫從山西興縣開始爆發,崇禎九年(1636年)至崇禎十年(1637年)時蔓延至陝西榆林府、延安府,崇禎十三年(1640年)時蔓延至河北順德府、河間府、大名府、廣平府、真定府,並最終於崇禎十四年(1641年)七月蔓延至京城,崇禎十五年(1642年)蔓延至天津,並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春天開始從腺鼠疫轉化爲肺鼠疫。

不斷爆發的天災不僅導致民間怨聲載道,百姓起義不斷,更爲重要的是嚴重摧毀了明朝的邊軍防線。《崇禎實錄》有載“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而根據不完全統計,光是陝、晉、冀3省死亡人數便至少在千萬以上,僅北京城便達到了20萬人,北京城連叫花子都找不到了。

明朝九邊重鎮中的大同、山西、薊州、宣府等鎮,在這場瘟疫中幾乎被徹底摧毀,當李自成從西安發兵攻向京城之時,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很容易便殺到了北京城下。而當李自成殺到北京城下時,即使經過了全城動員,城牆上平均五個城垛纔有一個士兵,而守城的明軍更是“鳩形鵠面,充數而已”。

相較於以上幾個原因,明朝在面對後金時的戰術錯誤,吳三桂的最終倒戈一擊簡直不堪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