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周瑜心胸狹窄?其實歷史上的周瑜完全不同

周瑜心胸狹窄?其實歷史上的周瑜完全不同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7.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演義》中,周瑜忌妒賢能,“既生瑜,何生亮!”仰天長嘆後,被諸葛亮激怒至死。事實上,歷史上真實的周瑜與演義中大不相同,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周瑜心胸狹窄?其實歷史上的周瑜完全不同

歷史上真正的周瑜究竟怎樣?

在我看來,歷史上真正的周瑜是自矜,忠誠勇武的人。

其實,周瑜出身於一個非常好的家庭,周家是淮泗豪族,除了比不過袁家、太原的王家這些大家族外,也是妥妥的地方一霸。

有了這份家底,退,可以宅家裝孫子,比如司馬懿就是這樣的,待價而沽。等大局定下來了再出來當官,不僅是愛惜了自己的羽毛,也珍惜家族。不管是從哪路英豪的角度來看,雄霸淮泗的周氏家族都是必須拉攏的。只要周瑜蹲在家裏,各路聘貼那自然是天天收不斷的,他也不必承擔投資創業的風險。

進,他也能自立爲主。在淮泗之間,袁術成不了什麼事,民心很快就會喪失。曹操屠殺徐州百姓,還尤其熱衷屯田,名聲不好。至少在長江以北的揚州和徐州,周瑜打下來的勝算很大。

然而,周瑜卻選擇了第三條路:反叛故鄉和自己出身的士族,成爲孫策的搭檔。這是最難的一條路了。

孫策和父親孫堅在淮泗、江東、荊州等地,尤其是在士族中的名望臭得不行,幾乎與糞坑一樣。

首先,孫堅是當地的一個惡棍,家庭背景不好。他一路砍人,當他遇到黃巾軍裹亂和涼州胡羌造反時纔有了部曲,說白了,他的出身和呂布沒啥兩樣。

董太師之亂時,孫堅原任長沙太守,所謂“北上討董卓”,其實是把他一路推過去去,打的都是荊州自己人,從長沙到宛城,一頓操作猛如虎,最後發現還沒有打過董卓,就光顧着殺自家荊州的老鄉了。尤其是孫堅誘殺荊州刺史,結果荊州的士族嚇得寧願與外人劉表合作,也不想理孫堅一夥人。

這也是孫堅、孫策、孫權爲什麼之後打荊州如此艱難的原因,因爲荊州的老百姓都知道孫家是什麼貨色。

其次,孫堅追隨袁術,孫策也追隨過袁術,袁術的名聲大家都知道那是很差的,稱帝這種事他都幹得出來。於是,江東人孫策率部回鄉,一路上歡迎他的人不多,相反,到處都是叛亂分子。爲了積聚權力,他哥哥孫權就殺了不少江東士族,敲山震虎。

而且,除了選中的合夥人的名聲壞之外,周瑜自己也背叛了上司袁術。

周瑜帶着兵與孫策一路橫掃,這種霸氣的氣勢和入股孫家的堅定態度,讓他24歲就官拜江東副總司令,就連孫家的老大臣程普也得聽他的命令。

但這項工作不容易做。

1. 孫策不久就去世了。

2. 孫權很年輕。

3. 江東士族非暴力不合作。

4. 曹操等人快來了。

孫策去世時,周瑜作爲二股東,出任大臣兼軍事代表,張昭是文官之首。18歲的孫權面臨的情況是:六郡地頭蛇相繼造反,他的堂兄弟們還暗中勾結曹操。就孫權後來的軍事能力而言,如果我們指望孫權結束叛亂,孫家的生意就要關門了。

但沒關係,好在還有周瑜,周瑜帶着孫堅孫策父子留下的基業,在淮泗武將的加持下,平定了叛亂。

在整個過程中,周瑜只需要只要歪一下嘴巴,孫家的這個買賣就得變股了,但周瑜沒有,這就是忠誠。

隨後,他作爲軍隊代表,與曹操決一死戰,打出了光耀古今的赤壁之戰。

這一時期,周瑜的政治修養和軍事造詣都比孫權高,特別是“託名漢相,實爲漢賊”這句話,突然打掉了曹操的合法性,給了孫權自信,曹操也不過是賊而已,彼此彼此。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周瑜心胸狹窄,容不下別人。其實,這位24歲的少年天才很會和稀泥,也極具戰略眼光。

例如,當他年紀輕輕就掌權,他爲孫權做了榜樣,先後收服了程普等淮泗老將,並提拔了陸遜等江東初代才俊,爲未來孫家軍的江東轉型奠定了基礎。

孫權作爲主公,也不曾負過周瑜,自始至終都十分信任他。

據《三國演義》記載,周瑜被孔明激怒,說明他是個心胸狹窄的人。但事實上呢?周瑜是個氣度頗大的人。《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說他,“性度恢廓,大率爲得人,惟與程普不睦。”

當時,江東有個老兵叫程普,他自恃年長而經常羞辱周瑜,但周瑜並不在意,久而久之,程普對周瑜越來越敬重,對別人說:“和周公瑾交往,就像是在喝美酒一樣,突然間人就陶醉了。”當時周瑜還很年輕,但他很注重大局。

即使程普一次次羞辱自己,他也能冷靜地處理。這樣大度的一個人,你覺得真的會像小說中那樣,被諸葛亮三氣而死嗎?

周瑜心胸狹窄?其實歷史上的周瑜完全不同 第2張

另外,周瑜還是一個精通音律的大帥哥。周瑜二十四歲的時候,就已經在江東家喻戶曉了,“吳中皆呼爲周郎。”翻譯到今天的“郎”字就是“小哥哥”的意思,當然,只有帥哥才能叫小哥哥。周瑜在音律上也頗有造詣。

據《三國志》記載,周瑜精通音律,即使喝了酒,他仍然能聽出演奏音樂的錯誤,並且回頭去看彈錯的那個人。當時,大多數彈奏的人都是女子,據說當時很多樂師爲了得到周瑜一顧,會故意彈錯曲子。其風流才情大致於此。

說到周瑜就不得不提到赤壁之戰了,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周瑜用非凡的勇氣和策略創造了奇蹟,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認爲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借東風的功勞很大,實際上在這場戰役中,跟諸葛亮完全沒什麼關係,巧借東風、草船借箭都是杜撰的。

“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擼灰飛煙滅”,蘇軾的這句詞中的“羽扇綸巾”就是周瑜,所描繪的是周瑜帶三萬人馬在赤壁打敗的曹操的場景。

據《三國志》記載,周瑜“性情博大,功成名就”,從中即可見周瑜的個人魅力,可惜天妒英才,公元210年,周瑜領軍西進時病逝,年僅36歲。

小結:

歷史上的周瑜是個近乎完美的儒家將軍,不是大家認爲的自己無才,還嫉恨諸葛亮的小肚雞腸之人。《三國演義》作爲中國四大名著,其藝術價值和文學價值毋庸置疑,但畢竟不是正史,其中加入了作者羅貫中的個人主觀意識創作而成,大家要以辯證的眼光來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