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周瑜的形象是如何變成心胸狹窄的呢?

周瑜的形象是如何變成心胸狹窄的呢?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中周瑜的形象和演義完全不同,他是一個有智慧有謀略且文能治國理政,武能領兵打仗的偉大軍事家、政治家,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那年,曹操敗走華容道,三分天下的局勢大定,作爲東吳的主要將領之一的周瑜肯定是無比的高興與歡喜。他是一個心懷天下的英雄啊,作爲一個如此的有志之士,周公瑾一定希望自己能夠流芳百世,讓世世代代的人們想起他便是不住地稱讚。

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周瑜的形象卻被“黑化”了,心胸狹隘,小肚雞腸又無才無德,一個雄才偉略的大英雄被貶低成諸葛孔明的襯托,這是多麼令人悲哀的事情。這樣一個不符合歷史真相的形象深入人心,我着實爲周瑜叫屈,今天我就要爲周瑜正名,來告訴大家真正的周瑜是怎樣一個人。

歷史上的周瑜有着英俊的外貌,挺拔的身材,氣宇軒昂、風度翩翩,不僅如此,他家境還十分優渥,是個不折不扣的高富帥。此外,他還十分的好學上進,博古通今,能文能武,對音律詩詞也是十分精通。

有相關記載寫道,即使周瑜喝醉了,也能聽出彈奏的曲子哪裏不對,百發百中,於是江東便流傳着“曲有誤,周郎顧”的美談,“周郎”便是當時江東父老們對周瑜的美稱。

周瑜是孫策的知己摯友,在當年孫堅對戰董卓時,孫策便是居住在周瑜家中的,兩人的情誼算是一起創業的革命友誼。

而後,孫堅死於亂箭。孫策扛起了江東的重擔,領兵入歷陽,也是周瑜出兵出力鼎力支持。孫策後期能夠取得這麼好的政績與周瑜的輔助是分不開。兩人雙劍合璧,勢不可擋。

周瑜的形象是如何變成心胸狹窄的呢?

後來孫策出兵北伐,讓周瑜留守丹陽,便是將大後方留給了這個朋友,可見孫策對周瑜的信任,而周瑜也沒有辜負孫策。

當時袁紹攻下丹陽後便看中了周瑜的才智,便希望讓周瑜爲自己服務。但是周瑜並沒有被許諾的高官厚祿所吸引,而後不恥於袁紹的爲人,毅然決然地離開了。

隨後,周瑜不忘與孫策的情誼,仍是回到了東郡,兩人共同治理東吳,使得東吳百姓安居樂業。由此可見周瑜的爲人是十分重情重義的,此外他有這自己的原則與底線,並非《三國演義》中寫得那樣奸詐、無情。

孫策被害去世時,彼時的孫權年紀還很小,作爲東吳首要大將的周瑜雖然也才二十六歲但已經和張昭一起稱爲了東吳少主的頂樑柱。“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孫策留給孫權的遺言更是說明了周瑜在東吳的絕對領導地位。

周瑜的形象是如何變成心胸狹窄的呢? 第2張

周瑜在對於的方針上十分成功,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百萬雄師來犯江東,而周瑜只有區區三萬兵力,於是周瑜就聯合黃蓋使用了詐降火攻的計謀,使得曹操大意輕信中計。

這就是大家一直誤以爲時諸葛亮出謀劃策的火燒赤壁,這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事件其實是出自周瑜的計謀,這足以證明了周瑜的智慧以及軍事能力。由此,東吳得以扭轉劣勢,天下三分局勢奠定。

後期,周瑜領兵攻打南郡,在於曹仁的對戰中被毒箭射中,生命垂危,本是會使軍心動搖的不利局勢,而擁有極高謀略的周瑜則剛好抓住機會假裝中毒身亡,使得敵軍輕敵,最後又是大獲全勝。周瑜真可謂是足智多謀的,是個不可多得的軍事奇才。

但是英雄氣短,建安十六年,年僅三十六歲正值壯年時期的周瑜卻在征討益州途中由於舊傷復發而不治身亡,死在了巴丘,這使江東上下無一不悲。

小說《三國演義》是尊劉貶吳貶操的作品,因而作者是有個人喜好的。他爲了突出劉氏幫派的好,故意將周瑜塑造成了一個空有虛名,又好槍功勞,不能容忍的僞君子。然而周瑜卻恰恰相反,歷史上的周瑜不僅不善妒,更是能夠選賢舉能,知人善用。

歷史上就有專門的成語描述了周瑜寬容爲人的事件。成語“飲醇自醉”就是其中之一。話說當年周瑜年紀輕輕就得到孫策的賞識任命他統率三軍,由於當是周瑜年紀還很小,自然會有很多老將自視甚高、以來賣老不服氣周瑜的領導。

其中就有一名叫做程普的三朝元老,他作爲東吳老人戰功赫赫,因此十分看不慣周瑜這個毛頭小子,屢屢憑藉着自己的老資歷去攻擊周瑜,甚至是數次在很多公衆場合下出言辱罵周瑜。

但周瑜雖年紀小,卻氣量不小。他對於這樣無禮的行爲從不生氣。更是對老一輩的官員們禮待有佳,終於在後期的不斷相處中,大家都被周瑜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對他十分尊重敬佩,程普更是這樣評價與周瑜相處,“和周公瑾交往,就像是喝了美酒一樣,不知不覺就醉了。”這就是成語故事飲醇自醉。

而羅貫中卻在《三國演義》的幾個章節都描述了周瑜的小氣狹隘,“既生瑜何生亮”和“三氣周瑜”都是虛假編造的故事,故事雖然出彩,但是和這真實歷史卻是一點也不符合的。

更何況周瑜在他二十六歲時就已經手握重拳權是東吳的肱骨之臣了,而諸葛亮年過二十七卻還是無名小卒,二者其實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看到這裏我相信大家心中對於周瑜周公瑾是何等性格之人已經有了自己明確的判斷。周瑜這一生活得熱烈活得瀟灑。他年少便追隨孫策起兵打江山,將江東平定。而在孫策去世後又忠心耿耿地輔助孫權,無論何時從未有過二心。

說周瑜是個赤膽忠心、智勇雙全的英雄也是不爲過的,然而他卻被世人當作“小人”而誤會多年。這是多麼不公平的啊。

周瑜在世時只要出行,所到之處定是有百姓夾道歡迎的,足以體現百姓對他的愛戴,而他死後江東父老無不哭泣,爲他極盡哀榮,更是體現他的魅力。望後世能夠讓英雄能夠留下美名,而不至於明珠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