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羣臣爲什麼選擇迎立劉恆作爲皇帝?劉邦的其他兒子爲什麼被排除在外?

羣臣爲什麼選擇迎立劉恆作爲皇帝?劉邦的其他兒子爲什麼被排除在外?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漢文帝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誅滅諸呂之後, 功臣集團就面臨誰來繼承大統這個問題。最初,衆臣並未想要廢掉皇帝,只打算消滅呂氏外戚,重新奪回朝政大權。所以在九月“壬戌, 以帝太傅食其復爲左丞相。戊辰,徙濟川王王樑”。

濟川王劉太,後來也被誣爲“非惠帝子”,但此時以他爲樑王,以呂后的親信審食其爲左丞相,這就意味着,當時少帝的合法性尚未受挑戰。

但是,功臣集團很快就發現這麼做並不妥當。首先,少帝是呂氏所立,年長之後實際掌權,可能會對參與政變的衆大臣進行報復;其次,齊王劉襄尚屯兵滎陽,覬覦皇位,決不會輕易罷兵。爲了處理這一內外交困的危局,功臣集團決定廢黜少帝,另立新君。

廢掉少帝的理由,是少帝“非惠帝子,不當奉宗廟”,這顯然不是事實。首先,在誅呂之時,衆大臣和齊王劉襄都沒有提出這一問題。齊王劉襄的討呂氏檄文說“今高後崩,而帝春秋富,未能治天下,固恃大臣諸侯。 而諸呂又擅自尊官,聚兵嚴威,劫列侯忠臣,矯制以令天下, 宗廟所以危。寡人率兵入誅不當爲王者。”打的還是誅諸呂的旗號, 沒有談及少帝的帝位不正。如果少帝真的非惠帝子, 劉襄以此爲名起兵豈不更加名正言順? 其次, 司馬遷在《史記》中從無一詞直指少帝非惠帝子。孝惠皇后無子,取美人子名之,只能說非皇后之子,而不能說非惠帝之子。而且《史記˙漢興以來諸侯年表》這樣記載他們的分封:“七月丁巳,(樑)王太元年,惠帝子”;“(淮陽王)武,孝惠子,故壺關侯”;“(常山王)朝,孝惠子,故軹侯”,明確他們是惠帝子。所以,少帝及樑、淮陽、常山王皆非少帝子,是從諸大臣口中說出,並非事實真相,是爲了廢立而找的藉口。

羣臣爲什麼選擇迎立劉恆作爲皇帝?劉邦的其他兒子爲什麼被排除在外?

少帝既廢,就得找出合乎法統的繼承人。當時提出的侯選人有三個:齊王劉襄、代王劉恆、淮南王劉長。劉長被推上皇帝侯選人,是因爲他是劉邦僅剩的兩個兒子之一,但他最先被排除,理由有三:一是年紀尚幼。因爲根據立嫡立長的皇位傳承例制,有兄長劉恆在,推選劉長就不合法度。同時,皇帝年幼雖然有利於功臣專權,但小皇帝也往往會過多依賴經常出入宮闈的外戚等,這對外大臣也是不利的。二是劉長母親早逝,從小由呂后撫養長大,與呂氏關係密切,衆大臣不能不有所顧忌。三是母家惡。劉長的母親趙姬本是趙王張敖的美人,生了劉長之後就憤恨而自殺,書中對劉長母家其他成員的介紹很少,只提及在文帝元年四月,劉長舅父趙兼被封爲周陽侯,母家惡可能只是藉口。

就立嫡立長立賢而言,齊王劉襄無疑是最有優勢的繼承人:他首先起兵反對呂氏,其弟劉章、劉興居在“誅呂”之役中都立有大功;其父劉肥是劉邦長子,他就是劉邦長孫,在宗法繼承上也處於有利地位。但是,功臣集團把他也否決了。反對的理由是齊王母家駟鈞是惡人,立齊王,則可能重蹈呂氏危劉之覆轍。其實,這只是表面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立齊王不符合功臣集團的利益。因爲齊王劉襄勢力太強,若立爲帝,內有魏勃等府邸舊臣、御史大夫曹窋等功臣勳貴輔佐(曹窋父親曹參曾擔任齊國相),外有兄弟劉章、劉興居等諸侯王,以及駟鈞等外戚引以爲援,使其有較大力量與功臣集團抗衡,並進一步擴大皇權

最終,衆大臣選擇迎立代王劉恆爲皇帝。理由有三:一是代王是方今高帝兒子中最年長的,立長故順;二是代王仁孝寬厚。漢朝以孝治天下,仁孝正合朝綱,寬厚則會善待衆臣;三是太后薄氏謹良。從成爲劉邦的姬妾,到隨子如代,一直隱忍行事,從未涉足追權逐利的政治漩渦。

羣臣爲什麼選擇迎立劉恆作爲皇帝?劉邦的其他兒子爲什麼被排除在外? 第2張

這裏還有一個問題,劉襄兄弟爲什麼會接受立代王劉恆爲帝這個結果呢?他爲什麼不進行抗爭呢?

因爲齊王兄弟還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武力抗爭沒有任何優勢,沒有成功的可能。首先是政治上不佔優勢。迎立代王是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等共同商議的結果,這個結果符合皇位繼承原則,代表了漢王朝中央政府的決定,他若要抗爭,則名不正而言不順。其次是軍事實力不佔優勢。齊國雖然是東方大國,但畢竟只是一藩國,與漢王朝相比,其力量要弱得多;齊邸臣屬,如魏勃、祝午等,其軍事才能也無法比肩周勃、灌嬰等身經百戰的將軍

另外,這個結果也是功臣集團和齊王兄弟相互抗爭和妥協的結果。在始誅諸呂時,雙方有着廣泛的共同利益。但誅滅諸呂之後,雙方的合作關係立刻轉變爲制衡關係,各自都在爭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出現了齊王劉襄和大將軍灌嬰在滎陽的對峙。這時,齊王的起兵不再是平叛,而被認作謀反。灌嬰召來齊國大將軍魏勃,責問他爲什麼未經朝廷詔令而擅自興兵?魏勃股戰而慄地回答:“失火之家,豈暇先言丈人後救火乎!”功臣集團這時也作了讓步,徙濟川王劉太爲樑王,把濟川之地還給了齊王。之後,朱虛侯劉章被派遣去說服齊王罷兵。可以想象,劉章此去,還帶去功臣集團更多的讓步,比如不再追究擅自發兵之罪,承認他們的功勞,許以重賞厚封等。齊王兄弟在深思熟慮、再三權衡之後,不得不放棄抗爭,選擇臣服。

功臣集團、齊劉宗親與呂氏外戚的鬥爭,最終以代王劉恆藩王入京而拉下了帷幕,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