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公孫衍爲什麼沒有鬥過張儀?他輸在了哪裏?

公孫衍爲什麼沒有鬥過張儀?他輸在了哪裏?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孫衍和張儀都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公孫衍和張儀同時在秦國爲官,是張儀的連橫策略的主要對手。後來公孫衍歷仕魏國、韓國。主張諸國合縱抗秦。公孫衍合縱,張儀連橫,公孫衍到底輸在哪裏?

話說大秦自商鞅變法後迅速崛起,與齊一起成爲大國,國力增強後,經略天下的野心昭然若揭,楚、魏、韓、趙、燕等國爲了一起對付秦國,這時候就有了合縱的趨勢。畢竟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嗎,從這個層面看 ,合縱也符合時代發展潮流,也的確是對付大秦的最好辦法。可這麼好的辦法,爲什麼就是達不到遏秦、弱秦乃至於滅秦的目的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從合縱連橫的起源說起了。

合縱連橫的始作俑者,應該就是公孫衍和張儀。兩人都是魏國人,可就這倆個老鄉,從第一次見面開始,就開始很不愉快的爭鬥。張儀是惠文王十年,即公元前328年入秦,當了個客卿,其時公孫衍在秦國任大良造,不久之前,公孫衍率部打了場雕陰之戰,一役斬首八萬,成功奪回河西,在秦國正是風頭無兩的時候。一個如日中天的功臣和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子本來不會有什麼矛盾,然而就在這樣關鍵的時刻,公孫衍出人意料的犯了個愚蠢的錯誤,這個錯誤,就給張儀順利攀登秦國權力巔峯鋪平了道路。

公孫衍到底犯了什麼錯誤?雕陰之戰後,公孫衍名動天下,引起魏國的恐慌,魏國爲了緩和局勢,派人重金賄賂公孫衍,請他勸諫秦惠文王暫時放魏國一馬。公孫衍這人比較貪財,自然接受了賄賂,於是勸諫秦惠文王,放棄大好的對魏形勢,轉而攻打秦國後方的西戎,開拓所謂西方的土地。

秦惠文王接受了他的建議,正準備有所動作的時候,張儀提出了反對意見,張儀說:雕陰之戰後,魏國國力大傷,正是趁你病要你命的最佳時機,如果這時候放過魏國,等他緩過勁兒來,就又會成爲秦國東出的最大障礙了。秦惠文王一聽,很有道理,轉而考慮到以前聽到的種種流言,就開始懷疑公孫衍的忠心,對公孫衍懷疑起來。公孫衍一看,在秦國已經把名聲搞臭,再呆下去也沒什麼意思,於是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投奔魏國,很快當上了魏國的國相。

魏惠王如此器重公孫衍,公孫衍當然要有所報答,於是呢,他爲了帶領魏國走出困境,抵擋秦國的進攻,就根據當時的形勢,提出了合縱的戰略。公孫衍要合縱,張儀當然也不是吃乾飯的,有針對性的提出連橫。兩個人的較量就這樣正式開始了,兩人一生一共較量了四次,從這四次較量的過程當中,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公孫衍到底輸在哪裏了。

公孫衍爲什麼沒有鬥過張儀?他輸在了哪裏?

第一次合縱:張儀贏得很巧妙

公孫衍提出合縱後,首先看上了東方強國齊國,因爲齊國和楚國曆來交好,得齊必能得楚,有這兩個大國加入聯盟,合縱就有了一半的保障。公孫衍主意打得不錯,可張儀能幹嗎,就在齊魏兩國聯合,攻打趙國取得勝利,剛剛嚐到了一點合縱的好處之後,張儀出手了,他怎麼出手的?不得不說,這個辦法是在是太高明瞭。齊、魏兩國的注意力都在東北方向,張儀就乘勢帶兵,渡過黃河,迅猛的攻打魏國後方,並很快拿下魏國河東重鎮蒲陽。

蒲陽到手之後,張儀不一鼓作氣,繼續擴大戰果,反而做了個很出人意料的決定,什麼決定?歸還蒲陽,並送去質子,秦魏兩國講和、結盟。魏國大敗之後,正發愁怎麼對付秦國呢,可這時候,秦國突然伸出橄欖枝,主動講和,這種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魏惠王哪有不接的道理。

於是很快忘掉齊魏聯盟的本意,愉快的接見了張儀,在人家一通忽悠之下,愉快的簽訂盟約,接受蒲陽,當然,蒲陽也不是白得的,爲了回報秦國,討得秦國歡心,以便於以後撈取更大的利益,魏惠王就很大方的把上郡十五個縣割讓給秦國,兩國就這樣和好起來。公孫衍的第一次合縱就這樣失敗,而這次失敗,公孫衍哪裏能想到,張儀就能利用魏惠王的一點私心,破的如此巧妙。

第二次合縱:張儀贏得很偶然

第一次合縱,結果是,張儀憑一張利口得到上郡十五個縣,回國後就當了秦國的相國,從此,爲了斷絕一切合縱的希望,張儀派出使者奔走於齊、楚之間,利用威逼利誘的手段,主動與齊、楚兩國交好。面對如此咄咄逼人的態勢,公孫衍怎麼辦?他當然也沒有氣餒,那是一計不成,另出一計,拉攏齊、楚兩國看來是不成了, 那我就尋找一些弱國聯合,因爲弱弱結合 ,他也能變得強大。

主意拿定,公孫衍就鼓動如簧之舌,奔走於韓、趙、中山、燕四國之間,最終於惠文王十五年,即公元前323年搞了個五國相王,所謂五國相王,也就是魏、韓、趙、中山、燕五國相聚在一起,互相尊王而已。由於兩年前,魏、韓已經尊王,當然,秦也是在這一年稱王的,兩年前魏、韓已經尊王,所以這一次相王,也就只有趙、中山、燕三國而已。公孫衍本想借這次相王,讓各國聯合共同對付秦國,可誰料到,這次相王他真是對象沒選好,剛開始就引起兩個大國的強烈反對。

誰?齊國、楚國。爲什麼?王是個很尊貴的稱號,齊、楚兩國不願意讓別人分享。楚國本來就對這次相王很不滿意,而齊國呢,目標更直接,直接認爲,中山根本沒資格稱王。兩家都反對怎麼辦?齊國還好說一點,中山國派出個相國賄賂遊說一下當權,這事兒就愉快的解決了。可楚國呢,脾氣很暴躁。

楚令尹昭陽親自帶兵,奔着相王的始作俑者魏國就打過來了,昭陽什麼人,越國就是他給滅的,當時也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物。相王伊始,楚國就大舉出兵,各國還沒有形成凝聚力,自然沒人幫他,這一沒人幫不要緊,魏國是連打敗仗,一連丟了八座城池。魏國被人打成這德行,公孫衍借五國相王之際號召五國合縱的計劃自然也宣告破產。第二次合縱,就因爲齊楚兩國的私心,張儀就這樣很偶然的贏了。

公孫衍爲什麼沒有鬥過張儀?他輸在了哪裏? 第2張

第三次合縱:公孫衍輸得很窩囊

五國相王,魏國丟了八座城池,公孫衍在魏國地位本來就岌岌可危的時候,他做夢也沒想到,張儀居然天馬行空,又做出這麼個讓人大跌眼鏡的舉動,什麼舉動?離開秦國,到魏國來了,到魏國來幹嘛?一來就當上了魏國國相,在魏國大肆鼓吹與秦國結盟的好處,就跟你魏國的合縱派對着幹,張儀如此明目張膽,公孫衍有辦法嗎?

沒有,魏國被楚國打得焦頭爛額,公孫衍沒有辦法,其他人也沒有辦法,只有張儀,聯合秦楚齊魏四國,舉行齧桑會盟,由秦國出面,給魏、楚兩國調停。魏國一下子解決了危機,對秦國自然比較感激。就在公孫衍等合縱派準備翻盤的時候,魏惠王去世,太子魏襄王上位,新的君王有新的政策,張儀一通胡說,取得魏襄王信任,繼續推行和秦,並準備跟在秦國後面,撈取更大的好處,這時候呢,公孫衍等就等於坐上冷板凳了 。

然而事情就這麼算了嗎,沒有,老天爺對公孫衍還是很客氣的,也許看他輸的太過窩囊,所以給了個機會,什麼機會?秦國聯合魏國之後,又跟韓國結盟,這樣一來,就等於打通了東出的道路,道路打通後 ,也不知哪根腦筋搭錯了弦,居然千里迢迢的去攻打齊國。齊威王那也不是好惹的,三下五除二,就把秦國打得丟盔棄甲,狼狽逃跑。

這一仗雖然沒損傷多大元氣,但畢竟打了敗仗,各國一看,原來秦國不過如此,並沒有那麼厲害嗎?這樣一來,所謂秦、魏、韓聯盟就開始動搖,捎帶着魏襄王開始討厭張儀,公孫衍一看這機會,就乘勢而起,放出謠言,製造國際輿論,糊弄齊、楚、韓等國,一起呼籲魏襄王驅逐張儀,任用公孫衍爲相。

秦國戰敗之後,魏襄王也開始討厭張儀,如今一看民意如此,那還囉嗦個什麼勁兒,於是就把只當了兩年魏相的張儀趕走了。張儀就這樣又回到秦國當了國相,公孫衍又把握魏國權柄,借秦國戰敗,各國士氣正旺之際,說服齊、楚、韓、趙、魏五國,一起討伐秦國,搞了個有名的“五國攻秦”,

爲確保此次戰役萬無一失,公孫衍還特地安排了一個後手,什麼後手?勸說秦國後方的義渠國乘隙給秦國搗亂,兩者前後夾擊,一起消滅秦國。公孫衍的這一招的確很毒,如果得逞,秦國是很危險的,然而遺憾的是,到底人算不如天算,五國合縱伐秦,聲勢雖大,但耐不住各國各有私心。好容易軍隊湊齊,齊、楚兩國心懷觀望,進兵很不積極,只有韓、趙、魏三國表現的很是勇敢,結果呢,秦國提前函谷關前埋伏,一仗擊退韓、趙、魏三國聯軍,還一路追擊到修魚,打了個修魚大戰,一役斬首八萬兩千,徹底粉碎了五國聯盟。

尤爲可笑的是,修魚之戰後,縱約長楚國以及合縱的倡導者魏國率先投降,韓國、燕國緊隨其後,只有趙國寧死不屈,結果呢,合縱的盟友齊國乘隙偷襲趙國軍隊,奪取趙國城池。行事如此卑鄙,這樣的聯盟 ,有什麼凝聚力可言。所以,第三次合縱雖然很曲折,但就因爲各國私心,各懷觀望,讓公孫衍輸的非常窩囊。

第四次合縱:公孫衍就把性命給輸掉了

修魚之戰後,魏國對公孫衍就算是徹底失望了,可這僅僅是公孫衍的問題嗎?公孫衍再度失去君王的信任,政敵田需乘隙在魏襄王面前說種種壞話,至此,公孫衍被罷官免職,索性韓國還有幾個知己,公孫衍就棄魏奔韓,被韓宣王拜爲相國。公孫衍得到韓宣王的信任,那是死灰復燃,再度主張合縱,韓宣王也希望能借合縱,免去被秦國騷擾,於是大力支持。

可問題是,修魚之戰後,列國業已膽寒,這回再主張合縱,沒人聽他的啊。這回人聚不齊,張儀對付他就很簡單了,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即公元前314年,張儀直接出兵韓國,打了個岸門之戰,懲罰韓國竟敢帶頭挑事的罪過,韓國在公孫衍的帶領下,抵抗的非常艱苦。打不過怎麼辦,只能向列國求援,這個國家就找到了以前的縱約長楚國,楚國本來不打算出兵 ,可韓國一聽,你不幫我,哼,我乾脆投降秦國,跟他一起攻打你楚國好了,楚國一聽,怎麼着,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別急,我肯定幫,趕緊派使者到韓國說,我們兵馬都準備好了,就等着誓師出征呢。韓國信了,抵抗的更加頑強,孰料所謂誓師出征不過是楚國的謊言,事實上,他們還是不敢過來。韓國後悔了,後悔怎麼辦?事情到了這個份兒上,秦國已經打紅了眼,再求和是不可能了,於是只能抵抗,如此一年之後,韓國終於力不能支,戰敗投降。公孫衍希望第四次合縱,帶領韓國走出困境願望又因爲列國爲了自保而再次破產,之後呢,韓國也呆不下去。

呆不下去怎麼辦?此時公孫衍已跟張儀爭鬥了十餘年,十餘年的失敗也讓公孫衍形神俱累,此時天下雖大,也沒有公孫衍的容身之所,英雄落寞,只能怏怏不快的回到魏國,意圖尋找新的機會。可是,老天爺彷彿爲了成全張儀似的,再也不肯給他機會了。公孫衍一回去,政敵田需就急眼了,新仇舊恨加在一起,索性殺死一個與公孫衍有過節的大臣,然後栽贓給公孫衍。魏襄王信了,將公孫衍下獄誅殺,一代大才就這樣死了。

這是公孫衍的第四次失敗,也是他最後一次失敗,這次失敗,還是輸給了私心,結果就把性命都給輸掉了。所謂:公孫衍合縱,張儀連橫,他倆的四次較量,公孫衍到底輸在哪裏?輸在哪裏?沒有輸在策略,而是輸在列國的私心。其實私心就是合縱很大的缺點,四次合縱,哪一次不是因爲這兩個字而宣告失敗的呢。大秦、張儀能抓住這個缺點,當然就無往而不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