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元氣大傷,爲何燕國的乘虛而入沒能成功?

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元氣大傷,爲何燕國的乘虛而入沒能成功?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趙國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韓國馮亭將上黨獻給趙國引發秦趙長平之戰,這是整個戰國時期最爲慘烈的一場戰爭,雙方死傷無數,白起更是坑殺趙國降卒40餘萬,山東列國爲之震驚,雖然這個數字在後世看來水分很大,但也足以說明,趙國在長平之戰中的損失有多慘重。

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元氣大傷,爲何燕國的乘虛而入沒能成功?

戰國時期各國之間不乏趁火打劫之事,趙國因長平之戰國力驟降,將士青黃不接,自然讓很多諸侯國盯上了,燕國就是其中一個,燕國和趙國同爲北方的諸侯國,又是鄰居,向來關係緊張,尤其是秦國自范雎提出“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之後,燕國幾乎就成了秦國的小跟班。

但凡秦國對趙國有什麼軍事行動,基本都落不下燕國,比如公元前265年,趙孝成王剛剛即位,一般先君去世、國君新立之際都是一個國家防守較爲薄弱的時期,很多戰爭也會選在這樣的時間點發生,這個時候,秦國聯合燕國攻打趙國,連下三城。

雖然趙國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軍事實力大增,但趙孝成王本來就年少,尚不足以和秦國對抗,更不用說再加上一個燕國,因此趙國不得不尋找齊國的幫助,但齊國卻有一個條件,即讓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

要知道長安君是趙威後最疼愛的幼子,怎麼捨得讓他做?於是就有了著名的《觸龍說趙太后》,最終長安君到了齊國,而齊國派田單領兵支援趙國。田單率領齊趙聯軍攻佔了燕國的中陽,燕國在這一戰中並沒有佔到便宜。

雖然在這一戰中,趙國是找了齊國這個幫手,但燕國還是認識到了自己和趙國的差距,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敢正面和趙國開戰。不過長平之戰趙國損失慘重,又讓燕國蠢蠢欲動,尤其是緊接着秦國又圍攻邯鄲,趙國不得不舉全國之力進行邯鄲保衛戰。

也正是趁着這個機會,燕國再次出手了, 這一次燕國並沒有直接出兵,而是派使者誘使趙北部的武垣令傅豹、王容、蘇射率衆投入燕國。

武垣原本就是燕國的土地,只不過趙武靈王在位的時候將武垣變成了趙國的土地,但趙國並沒有這個地方進行有效的管理,依舊是燕人管理燕人,因此燕國這次派出使者說服他們又回到了燕國的懷抱。

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元氣大傷,爲何燕國的乘虛而入沒能成功? 第2張

武垣失而復得之後,燕國再次停止了對趙國的覬覦,畢竟在長平之戰後,趙國居然還能解邯鄲之圍,雖然藉助了魏國和楚國的幫助,但足以看出趙國依舊是無法撼動的一個大國,即便它再也不能單獨與秦國一戰,單就山東各國的情況來看,趙國依然實力很強。因此燕國也只能等待時機。

公元前251年,燕國派相國慄腹出使趙國,名爲結盟,實爲打探消息。燕王喜出手大方,讓慄腹拿出五百金給趙孝成王置酒歡宴,雙方定下了友好盟約,慄腹在燕國逗留數日,通過詢問和觀察對趙國的情況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然後回到了燕國,他對燕王喜說:“趙王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

趙國將士正處於青黃不接的階段,老得太老,小的太小,青壯年很少,燕國攻打趙國的機會到了。燕王喜一聽很是高興,趕緊將樂毅的兒子樂間找來,詢問他是否可以攻打趙國,樂間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在樂間看來:”趙四戰之國,其民習兵,不可伐。”

燕王喜不死心,繼續詢問能不能以多勝少,比如二比一、五比一,但樂間都認爲不能攻打趙國,卿大夫將渠也建議燕王喜不要攻打趙國,他說:“與人通關約交,以五百金飲人之王,使者報而反攻之,不祥,兵無成功。”

只不過燕王喜壓根聽不進去,他最終還是派出了兩千乘兵分兩路攻打趙國,慄腹領兵攻打得,卿秦領兵攻打代地,而他自己則領着側翼部隊隨軍出發。燕王喜原本是想解決了趙國,最次也要攻佔幾座城池,但戰事對他根本就是不利的,趙孝成王命樂乘作爲廉頗的副手迎敵。

很快,廉頗在擊敗了慄腹,而樂乘也在代地解決了卿秦。 不僅如此,廉頗還追出去五百餘里,兵圍燕國都城,燕王喜這才知道自己攻打趙國是一個多麼錯誤的決定,他根本沒有想到,經過了長平之戰,趙國居然還能夠將燕國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元氣大傷,爲何燕國的乘虛而入沒能成功? 第3張

那麼,這究竟是爲什麼呢?爲什麼長平之戰後,燕國攻打趙國,反而被趙國打的毫無還手之力,進而兵圍燕國都城呢?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正如樂間所說,趙國是四戰之地,又經過胡服騎射,將士們都是經過戰場洗滌的,戰鬥力很強,即便是普通百姓,也是熟悉戰場的,就比如邯鄲保衛戰中,趙國的百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此這樣的一個國家是很難被打敗的,連秦國在長平之戰後出兵數十萬都無法攻下邯鄲來,更不用說燕國了。

其二,正如將渠所言,燕王喜發動這次戰爭本身就是很不地道的, 前腳剛和趙國訂立友好盟約,後腳知道了趙國的軍備情況就趕緊出兵攻打趙國,這樣的不義戰爭本身就很難取勝,況且燕國實力一般。

其三,燕國實力一般。燕國是所有諸侯國中立國時間最長的,但這並不代表着燕國的實力就很強,只不過地理位置給了燕國很大的保障,再加上它在很長時間內並未涉足中原,因此一直存在着,而燕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真正強大起來還是燕昭王時期。

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元氣大傷,爲何燕國的乘虛而入沒能成功? 第4張

燕昭王即位後設黃金臺招攬人才,在燕國進行改革,燕國得以強大起來,躋身戰國七雄的行列,即便樂毅曾領兵差點滅了齊國,但不代表燕國的實力就真的很強大的。實際上燕國本身的實力只能算是戰國七雄的最末,或可與韓國一爭高下,與趙國是沒法比的。

其四,趙國的實力依舊強大,經過了長平之戰,以及後來的邯鄲保衛戰,趙國確實損失慘重,能上戰場的有生力量大大降低,將士青黃不接,國力驟降,這使再也不可能獨自抵擋秦國的攻擊,但這僅僅是說失去了與秦國一爭高下的資格。但這並不代表着趙國就淪爲戰國七雄的最末了。

要知道長平之戰之前,唯一能與秦國單獨對抗的就是趙國了,當初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趙國的軍事實力相當強悍,有趙飛騎之稱,趙國的開疆擴土正是在這一時期。

即便後來趙飛騎沒落了,但實力依舊不容小覷,至少不是燕國這樣的諸侯國能比的,即便趙國經歷了長平之戰,其實力也還是在燕國之上,再加上廉頗這個經驗豐富的老將出馬,燕國只有吃敗仗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