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劉伯溫功成身退,爲何還是沒能逃過朱元璋的迫害?

劉伯溫功成身退,爲何還是沒能逃過朱元璋的迫害?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基劉伯溫是輔佐朱元璋打天下的重要謀士,他指揮了許多著名戰役,爲朱元璋的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

劉基是浙東青田大族,元朝至順年間考中進士,曾任高安丞、江浙儒學副提舉等官。方國珍起兵後,行省薦舉劉基爲元帥府都事。劉基主張用武力平定方國珍。國珍恐懼,派人到大都賄賂京中權要,奪去劉基兵權。劉基棄官回青田,組織地方武裝,抵禦方國珍的軍隊。

(圖)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漢族,字伯溫

朱元璋佔領金華等地後,爲確保地方安定,決意將浙東大族收爲己用,遂派孫炎將劉基、宋濂等聘請到應天。劉基等地方勢力派的加入,不僅減少了元朝的抵抗力量,也使浙東的社會秩序安定下來。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授劉基爲弘文館學士時曾對他說:“朕初到浙東時,你就對我頗有好感。等朕迴歸京師,你就親來投奔。這時,浙東之民對我還未深信,你老卿一至,山越清寧。”

劉基自投靠朱元璋後,不但爲其制定了長遠的軍事戰略規劃,而且以其敏銳、準確的判斷力,指揮了許多堪稱經典的戰役。龍鳳六年(1360)閏五月,陳友諒攻陷太平後,率艦隊從採石順流東下,氣焰囂張,應天震動。朱元璋召集將領們商議對策。有的主張投降,有的主張退守鐘山,這令朱元璋極爲失望。這時劉基怒不可遏地厲聲說道:“主張投降和逃跑的人,應該一律處死。”朱元璋似乎看到了一線曙光,趕緊問:“先生有何破敵良策?”劉基回答說:“敵人雖然人多勢衆,但卻極爲驕橫,如果我們採用誘敵深入的方式,使用伏兵攻擊,就能輕而易舉地將敵人打敗。”朱元璋採納了劉基的建議,誘騙陳友諒到龍灣,成功將其擊潰。

不久,陳友諒捲土重來,攻陷安慶。在劉基的鼓勵下,朱元璋決定親自領兵收復失地。由於城內守軍拼死抵抗,朱家軍激戰一晝夜,仍沒有攻克。劉基及時向朱元璋獻策說:我軍被阻堅城之下,久戰不克,容易挫傷士兵銳氣。不如從安慶撤圍,直趨江州,奇襲陳友諒的老巢,朱元璋遂率大軍西上。陳友諒措手不及,攜家帶口逃奔武昌,江州守軍寡不敵衆,束手就擒。龍興守將胡美派他的兒子前來談判,請求不要遣散他的部曲。朱元璋面露難色。劉基在身後輕踢坐椅,朱元璋恍然大悟,答應了他的請求。胡美投降後,江西各郡縣也聞風而降。

劉基不僅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還精通相術。在鄱陽湖決戰時,雙方軍隊又在鄱陽湖上相持三天,劉基請求移師湖口,扼鄱陽湖要衝,以金木相犯日決勝,友諒敗亡。

劉伯溫功成身退,爲何還是沒能逃過朱元璋的迫害?

(圖)朱元璋與陳友諒康郎山水上大戰

像劉基這樣一個深謀遠慮、料事如神的人,在戰爭中自是不可或缺的人才,但在和平時期,卻是對政權的威脅。朱元璋用劉基參議決策多年,對其城府之深自然深有感觸。龍灣大捷,奇襲江州,展現了劉基過人的智謀;拒絕救援安豐,將小明王別置滁州,體現出劉基的政治遠見;至於那變化莫測的占星術,就更令朱元璋如墜雲霧。讓這樣一個深不可測的人侍立身旁,“看守”朱家的江山社稷,朱元璋怎能放心!

洪武元年(1368)四月,朱元璋巡幸汴梁,御史中丞劉基和左丞相李善長留守應天。劉基認爲宋、元因寬縱失天下,現在應該嚴肅綱紀。中書省都事李彬貪贓枉法,罪當處斬。李善長與李彬私交深厚,請求從輕發落。劉基沒有理會李善長,向朱元璋請示後,處死了李彬。行刑時,官府正組織人求雨。朱元璋回來後,心懷嫉恨的李善長彈劾劉基在神壇下殺人屬不大敬,一些怨恨劉基的人也趁機誣陷他,朱元璋大怒。劉基請辭,迴歸故里。朱、劉之間開始出現裂痕。

劉基去官後,他的好友楊憲繼任御史中丞。楊憲指示檢校凌等輪流向朱元璋密奏李善長的缺點。時間長了,聽得次數多了,朱元璋慢慢也對李善長有了看法,對他有所提防。

這年十一月,朱元璋召回劉基,委以重任,並追贈劉基的祖、父爲永嘉郡公。李善長並不甘心失敗,他糾集一批淮西集團的官員,合力傾陷劉基。三人成虎,朱元璋又漸漸對劉基起了疑心。

劉伯溫功成身退,爲何還是沒能逃過朱元璋的迫害? 第2張

(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

朱元璋欲任命楊憲爲宰相,當面徵求劉基的意見,劉基回答說:“楊憲有宰相的才能,卻沒有宰相的器量。宰相應該心胸寬廣,公平如水,以義理作爲權衡事情的標準,不能摻雜私心雜念。但楊憲沒有這樣寬廣的胸懷,選他做宰相是會貽誤大事的。”朱元璋知道劉基和楊憲私交甚厚,聽完這番話,感到非常奇怪。

朱元璋接着問:“汪廣洋如何?”劉基對曰:“此人氣量狹小,見識不廣。”

朱元璋又問:“胡惟庸呢?”劉基用提醒的口吻回答:“他現在是一頭小牛犢,但將來一定會擺脫犁轅的束縛。”

即使再高明的人也有自己的盲區,劉基這一回答顯然不合時宜。單從朱元璋提出的這三個宰相人選來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資歷淺,易於控制。朱元璋看重的並非是他們處理政務的才能,而是能否順從地執行自己的命令。宰相在朱元璋的眼中只是一種擺設而已,但有一點至關重要,那就是不能對朱家王朝構成威脅。劉基顯然沒有真正領會朱元璋的意圖。

朱元璋這時警惕地看了劉基一眼,試探着問道:“我的相位,只有先生最適合擔當了。”劉基或許是自我感覺良好,或許是真心爲社稷長遠考慮,說出了讓朱元璋最忌諱的話:“我知道自己有能力任宰相,但我疾惡如仇,又承擔不了繁重劇烈的勞動,恐怕有失皇上的重託。天下何患無才,願明主悉心訪求。現在這些人,確實是沒有能勝任的。”(《明史•劉基傳》)劉基的對答且不說有目空一切之嫌,更爲重要的是已構成對專制皇權的實質性威脅。劉基選賢相以分君權的傳統理念也與朱元璋專權的想法格格不入。自這次談話之後,劉基逐漸被朱元璋冷落。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長、徐達、常茂、李文忠、馮勝、鄧愈被封爲公爵,自命有爲相之才的劉基僅被封爲誠意伯(伯爵),這與劉基打江山時立下的汗馬功勞相比,可謂相去甚遠。有意思的是劉基的俸祿也是伯爵中最低的,祿二百四十石,同李善長四千石的俸祿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這顯然是朱元璋因忌憚劉基而壓低其官位的有意安排。不久之後,劉基又得到了朱元璋的另一恩賜——告老還鄉。失去了劉基的支持,楊憲孤木難支,很快被朱元璋殺掉。

劉基隱居鄉下,閉門謝客,終日以飲酒弈棋爲樂。雖然他如此韜光養晦,最終還是不得善終。

劉基爲官時,曾經建言:甌、括間有一片空地叫談洋,南邊與福建接壤,是鹽盜聚集的地方,請設巡檢司駐守。恰逢逃軍反叛,地方官隱而不報。劉基讓長子劉璉沒有經過中書省而直接向朱元璋報告此事。這時胡惟庸掌管中書省,爲報前仇,他教唆手下人誣告劉基說:“談洋這塊地方有王氣,劉基想在那裏建造墳墓,當地民衆不願意,就請立巡檢司來驅趕反對他的人。”朱元璋雖然沒有加罪劉基,但想到他的占卜術,心裏也很不痛快,遂下令削奪了劉基的俸祿。

劉基聞訊十分恐懼,急忙來朝拜見朱元璋,不敢爭辯,只是引咎自責,也不敢回鄉。不久,劉基染病,朱元璋派胡惟庸挾藥探望劉基。劉基飲藥後,就覺得有塊拳頭大的硬塊堵住胸口。期間劉基曾向朱元璋陳說病情,朱元璋只是裝糊塗。幾個月後,病情加劇。朱元璋再次派人探望,得知劉基已病入膏肓,派船將他送回青田。洪武八年(1375),明朝開國元老劉基去世。

胡惟庸案發前,中丞塗節供認,是胡惟庸授意他毒死了劉基,並指汪廣洋也知道此事。朱元璋將汪廣洋貶往廣南,行至太平,又將其賜死。至於劉基的死因,朱元璋早就心知肚明,他曾說:“胡家結黨,劉基吃了胡惟庸下的蠱,一日來對我說:‘皇上,臣的肚內有一塊大硬疙瘩,也許治不好了。’我派人送他回去,在家裏死了。”爲什麼偏偏在胡惟庸案發前,朱元璋才揭開劉基被毒死的真相?汪廣洋之死是罪該當誅,還是殺人滅口?

這種種的疑問或許只有一個答案,胡惟庸之所以膽大包天毒死劉基,即使不是出於朱元璋的指使,也是得到了他的默許。首先,胡惟庸雖然嫉恨劉基,但並無置之死地而後快的深仇大恨。其次,劉基死去時,胡惟庸權勢尚未達到一手遮天的地步,還沒有毒死一朝元老的資本和膽量。再次,劉基這時已歸隱山林,不再對其地位權勢構成威脅,像胡惟庸這種精明幹練之人,不會冒丟掉丞相官位甚至身家性命的風險,做這種毫無回報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