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長平之戰中趙國慘敗,爲什麼能在邯鄲之戰中獲勝?

長平之戰中趙國慘敗,爲什麼能在邯鄲之戰中獲勝?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7.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趙國,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長平之戰,秦國幾乎動用了全國所有十五歲以上能打仗的到前線,這些在平時也是上山下鄉的主要勞動力,秦國也只是搞到了六十萬以上的人,趙國國力第二也有四十五萬人,秦對趙優勢並不明顯。長平之戰結束,秦軍也是內傷嚴重,但是相比被砍了手足的趙國要好得多。同年秦圍邯鄲,邯鄲能打的並不多,幸好列國支援,不然趙國指定亡國,再接下來的十幾年的時間裏,趙國鼓勵生育,國力漸漸恢復,但是這一代人的時間。戰國末期,列國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秦國這段時間可沒閒着,趙國當年敢和秦國一對一單挑,長平之戰三十八年之後,趙國滅亡,秦國殺降要的就是那個二十年,這二十年,趙國基本構成不了威脅對秦國來說,安心發展,壯大國力才讓秦國一統天下的。

長平之戰中趙國慘敗,爲什麼能在邯鄲之戰中獲勝?

長平之戰奠定了秦國統一東方六國大局!也奠定了中國從分封制走向中央集權制的大局!但是很可惜的是縱觀先秦到明清的歷史來分析:華夏民族抵禦外族入侵傳播民族文化最好的制度就是分封制,各個國家通過自身的發展進行戰爭或者文化融合。一個國家某個時期會出現昏君或者外族入侵其他國家進行馳援!中央集權制國家一旦出現昏君或者外族強勢入侵很可能導致整個帝國的崩盤。

文化融合一定是相互的,特別弱勢羣體就算文化處於強勢也別舔着臉說自己把胡虜給融合了,結果是胡虜沒有了我們也不再是那個純粹的華夏民族了你的文化傳承在融合的過程中也失去了太多太多!華夏文明最輝煌的時期就是先秦時期,不論是文化傳播還是軍事佔領。

長平之戰中趙國慘敗,爲什麼能在邯鄲之戰中獲勝? 第2張

趙括輕敵冒進,白起繞後搶佔趙軍修建的百里石長城,攻勢易勢趙軍成了仰攻,被騎兵切斷隔河給養,他不衝等着餓死嗎?要是趙括衝出去,秦軍早就能擊破趙國防線了。還有不過多苛責趙括,紙是什麼時候出來的,爲什麼後代人都說他紙上談兵,打敗不怪他哪怕是大敗,但是能把大敗弄出殲滅,整個趙國的生力軍勞動力生育主力從此玩完,趙國從強國變爲弱國,我都不知道有什麼洗的。

趙括是參謀型軍事人才,能出奇策,但沒有統率經驗,缺乏全局意識也是存在的,幹個先鋒,小將啥的,也沒大問題,可一下子當統帥,一仗就輸掉了趙國一半的家當,這還軍事奇才?哪怕贏不了,吃了虧,但傷亡不大,也行,或者傷亡過半,但保住了上黨,也行,這下可好,全軍覆沒,丟地失人,很難說是軍事奇才啊。

長平之戰中趙國慘敗,爲什麼能在邯鄲之戰中獲勝? 第3張

趙武靈王五國相王后,後期崛起連抗奏國兩代雄主,打下不小戰果,這時間有錯?這個你始終就是那一個出處,趙孝成王的趙國跟他祖父差遠好麼,秦楚不比趙強?魏國的迴光返照有什麼用,打垮趙國東進之路再無阻礙。

至於爲什麼昭襄王不能統一天下,就是長平之戰加邯鄲之戰秦國也傷了元氣。長平之戰,秦國消滅勁敵趙國四十五萬人,代周是政治上的勝利,之後就是列國來朝,秦昭襄王已經是名義的天子了。他給後世留下了一個秦獨大,東出之地在手的秦國,楚國偏安一隅,都遷都壽春了,哪有資本狂傲,怎麼可能隨時抗秦;魏國在邯鄲之戰後被揍不止一兩次,魏國把國內內政事宜交給秦國;趙國在危亡之際居然還發兵攻燕,齊國在五國攻齊之後只能欺負欺負韓魏,而齊王建的智商不用說了吧;韓國希望趕緊併入秦國的感覺,對秦韓王都開始稱臣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