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探索高句麗王朝的歷史,它與漢族之間有哪些矛盾衝突?

探索高句麗王朝的歷史,它與漢族之間有哪些矛盾衝突?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高句麗的歷史,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高句麗的歷史很複雜,本文的高句麗是指高氏高句麗,與918年建立的王氏高句麗不是一回事,除了名稱相同,沒有任何繼承關係。

探索高句麗王朝的歷史,它與漢族之間有哪些矛盾衝突?

限於篇幅,本文簡略地給大家梳理一下高句麗的歷史,以及它與漢民族之間的矛盾衝突。

高句麗王朝的起源

秦漢以前,東北大地上生活着許多少數民族部落,比如穢貊、沃沮、扶余等。大約在劉邦建國前後,扶余族出現了一個牛人,叫東明,他建立了扶餘國,並統一了包括遼寧、吉林和朝鮮等地。

西漢末年,扶余族又興起了一個分支,首領叫高朱蒙,有專家考證說,高朱蒙就是扶余王室後裔。高朱蒙的勢力強大後,就開始不安分,他於公元前37年,在今天的遼寧新賓縣成立了高句麗王國,與扶餘國分庭抗禮。

經過幾百年的長期戰爭,在公元494年,高句麗終於滅了扶餘國。

高句麗與漢民族政權的矛盾

探索高句麗王朝的歷史,它與漢族之間有哪些矛盾衝突? 第2張

高句麗與漢民族政權的矛盾,其實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它威脅到了漢政權的安全。

扶餘國時期,一直對漢政權臣服。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在東北設立了漢四郡,其中玄菟郡就負責對扶餘國的管理。

高句麗建立之初,爲了集中力量打擊扶余,採取了臣服漢政權的策略。東漢末年,中原大亂,根本無暇估計東北,高句麗乘勢坐大。公元244年,高句麗入侵遼東,拉開了它們與漢政權衝突的帷幕。

西晉末年,中原邁入南北朝三百年的混戰史,高句麗獲得了自由發展的“國際空間”。永嘉五年(311年)高句麗襲取遼東西安平;永嘉七年(313年)高句麗入侵樂浪郡,虜獲男女二千餘口;建興二年(314年)它們又南侵帶方郡,佔領朝鮮半島北部。

公元404年,高句麗佔領了玄菟、樂浪,使遼水以東的大片土地納入高句麗的版圖。公元494年,高句麗滅扶余;公元551年起,高句麗南侵,企圖消滅百濟、新羅,統一朝鮮半島。

至此,西漢在東北設立的漢四郡及遼東郡,全部落入高句麗之手。野心膨脹的高句麗再接再厲,不斷向西邊的漢地擴張。

開皇十七年(597年),高句麗第十九代王陽王高元,聯合靺鞨突襲大隋遼西軍事駐地。這件事成了漢政權,對高句麗展開大反攻的導火索。只是誰也沒料到,這場拉鋸戰,整整持續了71年,橫跨隋唐兩朝。

高句麗與漢政權的百年戰爭史

隨着南北朝結束,中國又進入大一統的時期。由於南北朝時期的多民族融合,北方遊牧民族對漢地的危害已經大大降低,而高句麗的咄咄逼人,成了隋唐地緣安全的心頭之患。

1.隋文帝開皇東征

襲擊遼西的第二年,隋文帝調動30萬大軍,從水路兩路,分頭夾擊高句麗。

水路由周羅喉任水軍總管,從東萊出海,目標直指高句麗國都平壤。不幸的是,隋軍不熟悉海戰,在大海上遇上了大風浪,戰船傾覆殆盡。

陸路由漢王楊諒和上柱國王世積爲主帥,大軍剛走到山海關,就遇上了大麻煩。連綿不絕的大雨,把行軍大路變成了沼澤,後勤補給車輛根本無法通行,導致前軍糧草緊缺。還沒抵達目的地,大軍又染上瘟疫。

一仗沒打,隋軍水陸兩路就損失了八九成兵力。無奈之下,隋文帝下令撤軍,第一次東征,高句麗人一根毫毛都沒傷着。

不過,高元憚於隋朝的反擊姿態,宣佈臣服於大隋,並給隋文帝上了一份降表,謙虛地自稱“遼東糞土臣元”。

2.隋煬帝三徵高句麗

大業六年,隋煬帝給高元下了一道聖旨:既然臣服了,趕緊來給我下跪行禮,來了一切好說,不來我就派人到你土地上巡視!高元哪敢來,他本就不想臣服,還給隋煬帝回了一封傲慢無禮的國書。隋煬帝一怒之下,發動了三徵高句麗的慘烈戰爭。

①大業八年一徵高句麗

這一次隋煬帝動用了113萬大軍,從涿郡集中出發。隋軍因爲指揮失誤,導致戰機貽誤,渡過遼河的30萬大軍,僅僅2700人生還。水路來護兒4萬人馬,在平壤城下也遭遇滅頂之災,也只有數千人生還。

②大業九年二徵高句麗

一年後,隋煬帝再次御駕親征高句麗。大軍剛到遼東,還沒開打,隋煬帝就接到楊玄感造反的消息。

爲了避免腹背受敵,隋煬帝下令祕密撤軍,剛剛運達的大量戰略物資,全部丟棄。高句麗反應過來後立刻追擊,殺數千隋軍殿後部隊。

③大業十年三徵高句麗

大業十年,隋煬帝不顧國內危機,再次親征。在連續打擊之下,高句麗也有點頂不住壓力了,高元提出投降,並將楊玄感的同謀斛斯政,送交隋煬帝。隋煬帝得意忘形,同意高句麗投降,令大軍撤退。

來護兒曾經勸隋煬帝,高句麗不是真心投降,不能撤軍,可是隋煬帝不聽。當大軍撤回後,隋煬帝詔高元入朝,高元原形畢露——不去!惱羞成怒的隋煬帝,差點四徵高句麗,可惜的是,國內叛亂不止,他再也無法組織起遠征大軍了。

客觀講,隋煬帝三徵高句麗,是導致隋朝滅亡的推手。

探索高句麗王朝的歷史,它與漢族之間有哪些矛盾衝突? 第3張

3.唐太宗貞觀東征

時間來到三十年後的貞觀十七年,李世民在長安接見了新羅使者,使者向天可汗哭訴:我們想向您盡孝心,無奈被高句麗阻斷道路,面臨亡國之危,請天可汗做主。

於是李世民給高句麗末代王高藏,下了一道命令:停止對新羅的入侵!高藏仗着多次擊敗漢政權的巨大心理優勢,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天可汗的命令。

貞觀十九年,李世民令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張亮,率4萬大軍從萊州出發,從海上進攻平壤。令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勣,率軍六萬大軍出遼東,從陸路進攻高句麗。

這一次出征,唐軍連戰連捷,以死亡了兩千人和八千匹馬的代價,先後攻克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座城,虜獲遼、蓋、巖三州戶口7萬人,並斬獲敵首4萬餘,馬匹、牛羊、鐵甲無數。

比較遺憾的是,隨着冬季的來臨,唐軍只能暫停軍事行動,班師回朝,沒有徹底消滅高句麗。不過,唐軍並未就此罷休,而是採取了不斷騷擾,破壞高句麗農業生產的策略。

貞觀二十一年、二十二年,李勣率軍突入高句麗,前後發動一百多次大小戰鬥。南邊新羅,也趁火打劫,配合唐軍行動。在持續打擊下,高句麗風雨飄搖。

4.唐高宗滅高句麗

高宗年間,唐軍又連年對高句麗用兵。

①永徽五年(654年)

高句麗與靺鞨聯合,攻打契丹,唐朝松漠都督李窟哥在新城打敗聯軍。

探索高句麗王朝的歷史,它與漢族之間有哪些矛盾衝突? 第4張

②永徽六年(655年)

高句麗與百濟、靺鞨聯兵入侵新羅,營州都督程名振,和左衛中郎將蘇定方,率軍攻擊高句麗。殺敵一千多人,焚燒了敵人的外城及村落。

③顯慶三年(658年)

營州都督兼東夷都護程名振、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攻打高句麗重鎮赤烽,斬首四百餘,捕虜百餘人,又斬高句麗援軍二千五百多人。

④顯慶四年(659年)

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在橫山擊破高句麗將領溫沙門。

⑤顯慶五年(660年)

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率水陸十萬軍隊,攻破高句麗的盟友百濟。

⑥龍朔元年(661年)

契苾何力、蘇定方、劉伯英、程名振,分兵奪路進攻高句麗。又令鴻臚卿蕭嗣業,率領回紇等諸部兵增援。七月,蘇定方在浿江擊敗高句麗,包圍了平壤城。九月,契苾何力率軍乘冰渡水,斬首高句麗軍三萬級,餘部投降,守將泉男生孤身逃跑。

⑦龍朔二年(662年)

蘇定方攻平壤失利,劉仁願、劉仁軌率軍攻克百濟,打通了新羅運糧通道。

探索高句麗王朝的歷史,它與漢族之間有哪些矛盾衝突? 第5張

⑧龍朔三年(663年)

百濟和倭國增援高句麗,劉仁軌在白江口四次擊敗倭軍,焚燒倭船四百艘。百濟王逃往高句麗,兩位王子投降,百濟徹底平定。

⑨麟德二年(665年)

岌岌可危的高句麗終於服軟了,高藏派遣太子福男到長安“侍祠”。

⑩乾封二年(667年)

前一年,高句麗權臣“泉蓋蘇文”病逝,他的兩個兒子泉男生、泉男建內訌,泉男生投降大唐。李勣以遼東道大總管身份,統領滅高句麗的總決戰。當年唐軍攻佔二十餘座城池,斬敵六萬餘。

探索高句麗王朝的歷史,它與漢族之間有哪些矛盾衝突? 第6張

⑪總章元年(668年)

薛仁貴攻破高句麗的扶余城,李勣又截殺泉男建的援軍三萬人。泉男建率領殘部,龜縮於高句麗亡國的最後一座城池平壤,唐軍乘勢發動最後的圍攻戰。

九月十二日,高句麗人僧信誠悄悄開城投降,唐軍攻破平壤,俘虜了泉男建和國王高藏。至此,歷時700年高氏高句麗國正式從歷史上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