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奴隸社會是什麼樣子的?中國存在過奴隸社會嗎?

奴隸社會是什麼樣子的?中國存在過奴隸社會嗎?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存在過奴隸社會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說起中國的歷史,先前有一種說法說的是,中國的夏商周這三個朝代是屬於奴隸社會的。若是這樣的話,那麼中國的歷史就與西方的歷史一樣了,同樣是被劃分爲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等幾個遞進的階段。然而如果關注歷史研究的進展,你就會發現,這個說法的論據在今天已經大面積動搖了。對夏商周三代實行奴隸制這一說法,主張最力的是郭沫若,然而郭沫若當時的論點和論據,基本都已經被後來的研究和考古發現推翻了。

奴隸社會是什麼樣子的?中國存在過奴隸社會嗎?

我們說夏商周三代可能不是奴隸社會,首先是夏商周三代並沒有大面積存在奴隸制的文字資料,沒有大量人口買賣的記錄。這說明夏商周雖然存在一定數量的奴隸(其實數量和在人口中的佔比還沒有後來的漢代多),但是並沒有形成奴隸制度。事實上,真正意義上的奴隸制與商品經濟是有密切聯繫的。古代希臘、羅馬的奴隸制,與高水平的商品經濟密不可分。換句話說,沒有發達的全國性的奴隸市場和大規模的奴隸貿易,很難產生奴隸制。在中國的穩定小農經濟狀態下,是不太可能產生奴隸制的。

其次,郭沫若主張商周實行奴隸制的一個主要論據是,商周遺址中經常出現人殉、人牲,也就是把活人殺掉殉葬和祭祀。郭沫若說,“以人殉葬不消說正是奴隸制的特徵”,“由上可知周代的奴隸,正是一種主要的財產”。

然而很多人認爲,將如此多的人用來殉葬和祭祀,恰恰證明了商周時代還不是奴隸社會。奴隸社會中,戰俘通常是奴隸的主要來源,戰俘以青壯年爲主,正是最好的勞動力,但是商周卻一般是把他們殺掉,用來祭祀祖先。這說明,中國歷史上沒有出現過西方意義上的奴隸社會。

奴隸社會是什麼樣子的?中國存在過奴隸社會嗎? 第2張

那麼,在西方人用奴隸作爲勞動力的時候,中國社會是怎麼組織生產勞動的呢?或者說,中國社會是怎麼分層的呢?

中國早期社會分層,也是通過血緣標準來進行的。我們說,周代王位繼承實行嫡長制。其實嫡長制不只存在於王室,而是通行於整個社會。北宋的大儒張載在《經學理窟·宗法》中描述了一個層層分封的金字塔結構:諸侯在國內,同樣要把爵位傳給嫡長子,其他兒子則被封爲卿大夫。卿大夫的地位,也只能傳給嫡長子,其他的兒子就降到“士”這個階級。士的嫡長子仍然是士,但是其他的兒子就只能算是平民了。

當然這是一種過於理想化的描述,實際情況可能不是這麼規整,但大致是符合當時的社會情況的。比如姬姓族人,雖然同樣和周王一樣姓姬,但是因爲血緣遠近不同,在社會上就處於不同的階層。誰在血緣上離周王近,誰就位於社會上層,成爲中高級別的貴族;誰在血緣上離嫡長子遠,誰就處於大家族社會地位的下層,成爲士或者平民。

奴隸社會是什麼樣子的?中國存在過奴隸社會嗎? 第3張

周天子的家族是這樣,其他家族也是這樣。周代每一個宗族其實就是一個小小的“國家”,嫡長子世襲“宗子”之位。嫡長子就是家族的國君,正是因此,銅器銘文中的他乾脆被尊稱爲“宗君”。

只有身爲嫡長子的“宗君”纔有權主持祭祀祖先的活動,也只有他纔有權掌管本家族的共同財產。在西周社會,宗族內部是實行“血緣共產主義”制度的。每一個宗族都公有一片土地,公有的具體表現形式是“井田制”。一塊地劃成“井”字的形狀,一分爲九,八家共耕,中間那塊地是公地。當然,關於井田制的研究,也有很多爭論,實際情況也不可能這樣整齊劃一,但是大致的原則應該相去不遠。這樣,族長,也就是嫡長子,或者說“宗君”就擁有全族的財產支配 權。

因此《禮記·內則》說,家族內部,最有權威的是宗子爲什麼說中國歷史上沒有奴隸社會。旁系子孫“雖貴富,不敢以貴富入宗子之家。雖衆車徒,舍於外,以寡約入。子弟猶歸器、衣服、裘、衾、車馬,則必獻其上,而後敢服用其次也。若非所獻,則不敢以入於宗子之門,不敢以貴富加於父兄、宗族”。

奴隸社會是什麼樣子的?中國存在過奴隸社會嗎? 第4張

也就是說,如果你血緣地位低,即使因爲特殊原因發了橫財,比宗子更富有了,但是你在宗子面前仍然要畢恭畢敬,而且在衣服、器用、車馬的享受上都不得超過宗子。不能在宗子面前擺譜,不管你是坐着多好的車來的,也要遠遠地停在門外。你要是有好的衣服、好的車馬,則必須把最好的部分獻給族長,你只能用次等的。

所以這就導致了上古時代中國特色的斂財方式,即“先貴而後富”:你在血緣譜系上地位越尊貴,支配的財富就越多,就越容易富有。這就形成了中國政治權力的“超經濟強制”的傳統。

奴隸社會是什麼樣子的?中國存在過奴隸社會嗎? 第5張

所以,在血緣時代,血緣地位和權力地位是完全一體的。周代的家與國是合一的。中央和地方的關係,不只是政治關係,更是血緣關係。“由宗法所封建的國家,與周王室的關係,一面是君臣,一面是兄弟伯叔甥舅。而在其基本意義上,伯叔兄弟甥舅的觀念,重於君臣的觀念。”

所以我們看,自從開天闢地以來,中國人從氏族、部落到邦族,再到國家,血緣家族一再擴大,到了周朝,這種宗族意識達到了頂峯。可以說,在三代以前,中國人是完全生活在宗族之中的。“在春秋中期以前的中國社會中,沒有具有自我意識的獨立的人,有的只是許許多多以貴族爲長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