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近代名人 > 鄭念是誰?中國最後一位貴族小姐

鄭念是誰?中國最後一位貴族小姐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她被媒體稱爲“中國最後一位貴族小姐”。

人們紛紛感嘆,她就是中國版的唐頓莊園大小姐。

更有人稱讚她是東方的超級名模卡門·戴爾·奧利菲斯。

民國時期的“大家閨秀”,家境優渥,書香門第,但多給人留下交際花、嬌小姐、少奶奶之類的印象,在歷史上留名,也多因爲她選擇的男人,比較有名。

印象中,女子的貴族風範,似乎只是一出紙醉金迷的私生活、無休無止的交際和揮霍祖上財產做支撐的皮影戲。

沒了虛浮的奢華,便沒有沒落的貴族。

鄭念是誰?中國最後一位貴族小姐

只有鄭念一人獨佔鰲頭,受人青睞且毫無詆譭之意?

鄭念原名姚念媛,1915年出生於北京,後在天津長大。

她的祖父姚晉圻,曾入選翰林院庶吉士,參與過戊戌變法,極重教育,曾任湖北教育司司長。

她的父親姚秋武,早年留學日本,辛亥革命後,在中華民國革命海軍艦隊任職,是少將軍銜。

當時的天津名流雲集、名門望族紛紛置下房產,玩樂風尚漸漸興起,形成上流社會。許多名媛都曾在交際場合,大出風頭。《北洋畫報》更啓用富家閨女做封面,爲這股名流之風推波助瀾。

家世顯赫,再加上她天生美貌,還在天津南開中學讀書的她,就曾四次登上北洋畫報封面,成爲京津衛地區的“風雲人物”。

一般來說,只要在北洋畫報上露了面的人,都能成爲社交界最紅的明星,無限風光。

在鄭念之前,因在畫報上露了面而名噪一時的,是趙一荻。就是那個16歲與少帥張學良私奔,成就一段愛情傳奇的趙四小姐。

可鄭唸的美,卻像流星過境,嗖嗖四下,一閃而過,沒有成就什麼傳奇姻緣。

她懂事,也聰明,安心聽從家裏的安排,讀完了中學,考上了燕京大學,之後就出國了。

在與牛津、劍橋齊名,號稱G5超級精英大學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取得了碩士學位。

在天津,她追求者衆多,到倫敦才遇到真愛。

鄭念是誰?中國最後一位貴族小姐 第2張

20歲,她與正在學院裏苦讀博士的鄭康琪相戀並結爲夫婦。

多年後,她談到女兒梅萍時曾評價說:“她並不意識到,一個像她這樣教養極好且出身於富家的女孩,原本可以享受到更多。”

她還明確表示,雖然女兒當電影演員她不反對,但她打心底裏希望她能從事以文化知識爲資本的工作,而不是靠她的外貌。

鄭念懂別人,更懂得自己。她知道自己的家世不只是錢財上的富有,而是學識、眼界上的充盈。

像她這樣的才女,應該享受的絕不只是交際場上出風頭。

(鄭念與女兒鄭梅萍)

婚後,鄭康琪在外交部任職,遠赴澳洲任職。

夫婦兩在澳洲生活七年,女兒也在澳洲出生。

1949年春,鄭念隨夫從香港回到上海。

她說,“他們是懷着一顆赤子之心回國,希望爲國家做貢獻。”

鄭康琪受聘爲陳毅市長的外交顧問,後來成爲殼牌石油公司上海分公司總經理。

這是一家大型的跨國公司,也是1949年以後唯一留在內陸的西方石油企業。

當時的上海,百廢待興。

多事之秋的季節裏,很多富人都變窮了。很多工廠撤出上海,工商業者也一起搬到內地安家。

而鄭念在丈夫去世多年,生活質量依舊。

靠牆排列着書架,上面是中英文書籍都有。

檯燈下,還安置了皮沙發,供閒來無事,多多閱讀。

一位經常拜訪她家的英國友人稱讚說,“這裏爲乏味都市中舒適、優雅的綠洲。”

鄭念不願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她家裏依舊有僕人,管家,廚師。

對此,她自豪地說,“在上海,私人很少有像我這樣的居住條件。這個一千萬人口的城市裏,大約只有十多戶人家的家庭仍舊保持着老的生活樣式。”

家,是丈夫去世後,她與女兒生活中的避風港。

然而,一場風暴就要來臨了。

無形的威脅正懸在空中。

鄭念是誰?中國最後一位貴族小姐 第3張

1957年,鄭康琪因病去世,鄭念接替了丈夫的工作,擔任英籍總經理的顧問。

鄭念起草無數多家公司與內陸之間的重要通信。

總經理回英國,或者出差去北京,她代行總經理的職權。

她爲自己的工作而自豪,因爲她是享有在世界著名公司裏從事高級職位僅有的女性。

似乎生活中的一切,與鄭念自身,都是想匹配的,丈夫的身份、工作的體面、當然還有她自己的日常。

她家裏有唱片,經常邀朋友一起聽。女兒回家時,解悶的事,是彈鋼琴、聊國內外局勢。

但1966年春天,殼牌石油公司關閉了在上海的辦事處,鄭念正打算用這段空餘時間,與女兒一起去香港旅行。

可那年的一天清晨,家裏來了兩個陌生人。

鄭念很愛看報紙,對社會上的風雲變化了如指掌。她知道,這次來的兩個人,一定與那場即將到來的大風暴有關。

僕人向她描述了那兩人的外貌,其中一個是鄭唸的同事。

她琢磨了一會兒,決定用磨洋工來讓自己思考該如何應對。冷靜中,她還不忘讓管家給兩人上冷飲與香菸。

下樓時她走得慢極了,竭力顯得鎮靜、沉着。剛走進會客室,便打量起他們來。

一個小時後,她被拉去參加了批鬥會。

晚上,她選擇步行回家,讓自己有多餘時間思考。

她拉來了好幾個朋友,分析如遇困難,個人該如何行事。

就在這種時候,她居然用當年勝任高級職員的經歷來安慰自己。

想起自己三番五次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贏得了員工的尊重和信任,讓一個女人去管理他們。

她對自己說,“沒有什麼事情比迎接生活的挑戰,克服一個個困難來得更令人高興的了。”

可是,這一次,生活給她的挑戰是進看守所。

這是在1967年。

理由是鄭念因爲過奢華的生活,走資本主義路線,長期在跨國公司供職,有很大的間諜嫌疑。

可剛一進去,就因爲自己可能有機會用另一種方式來體驗生活,用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來度過一生中的某一段時間而激動。她居然暫時忘記了自己的危險境地。

可是她立即警覺起來了。

因爲看守所太髒了,蜘蛛網自上而下垂着,牀上滿是污垢,不怎麼亮的小燈泡徹夜不熄。

鄭念請求關燈。

要求被駁回,不過午夜過後,燈光還是熄滅了。

鄭念是誰?中國最後一位貴族小姐 第4張

黑暗掩蓋了污穢。

鄭念後來回憶起看守所的時光時,總覺得熄燈後黎明前的片刻黑暗始終是她恢復自尊、感到新生的時刻。

那時,她暫時擺脫了看守戒備的目光,擁有了片刻的自由。

儘管如此,她還是無法忍受白天裏,四處可見的骯髒。

就在向管理員申請生活必需品時,她申請了一小盒面霜,還希望能有水打掃牢室。

要求被駁回。她便振振有詞背誦毛主席語錄:“以講衛生爲光榮,不講衛生爲恥辱”接着溫言款語來了一句,“能給我一些清水洗牢室嗎?”

等啊等,她終於等到了足夠的水。

結果,女看守說她這樣做,是想把資產階級生活帶到看守所來。

鄭念不爲所動,她靠背唐詩三百首打發時間。

不久,她還看起了報紙。儘管燈光微弱。

她可以哭的,但她沒有。

她說,哭會讓她給別人留下軟弱的印象。其它時候,可以哭。但在看守所這樣的艱苦環境裏,堅決不能哭。一哭,人就沒有鬥志了。

她活着出去見女兒,這是她努力生存下去的唯一念想。

後來,她雙手被手銬反扣在身後,手腕被磨破了,手也腫了起來。

僅僅十一天的時間,她的手就麻痹了,舉不過頭頂。

她只能靠堅持鍛鍊來恢復,數月後,她的手才能舉過頭頂。而整整一年過去後,手臂才能重新伸直。

未來的兩年之內,她的手背依然沒有任何知覺。

然而,六年來,她拒不認罪,也沒有揭發任何人。

別人的恐嚇,從未將她嚇倒。

鄭念是誰?中國最後一位貴族小姐 第5張

因爲天冷,她請求添加衣物,可她堅決不穿囚衣。一來,她沒有罪。二來,囚衣套上之後,她僅剩的一點尊嚴與獨立就沒了。

最終,她的堅強爲她贏得了自由。

出獄前,一個醫生對她說,“你在這兒期間,表現得並不好。實際上,這麼多年來,我們從未見過像你這樣的犯人,如此好鬥不馴。”

讓她挺下去的不是自己的好鬥,而是她確信出獄後就能見到女兒。

正是確信一定能見到女兒,所以1973年出獄前,她還做了一件事。她反對就這麼“自然而然地”刑滿釋放,竟然拒絕出獄。

她說,“我沒有罪,我要你們賠禮道歉。另外必須在上海和北京兩地的報紙上公開刊登道歉聲明。”

看守覺得好笑,只好騙她說女兒在外頭等着她。成功轉移她的注意力後,就一邊一個把她架出了看守所。

六年來,她第一次照鏡子。

一看鏡中的自己,她大吃一驚。

臉色蒼白,雙頰深陷,體重只有77斤。

一縷縷乾枯的灰白頭髮黏在頭上。

唯一顯得特別明亮的,只有一雙眼睛了。

她端詳自己很久,許下願望:希望不久臉色能紅潤起來。而眼睛,她最美麗的眼睛,能以寧靜的眼光來看待世界,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副驚弓之鳥的神情。

她積極地“修繕”身體,也修繕新住所。

別人告訴她女兒自殺了。她不信。因爲女兒的性格像她,是不會自殺的。

這時候的她,又有了新的生存目標:追查女兒的死因,讓真正的罪犯伏法。

這個想法是相當天真。

可是,鄭唸的許多想法都是天真的。

出獄後的她,依舊善良,從不因爲自己遭了罪就隨意踐踏他人。

一位阿姨被安排進來照顧她生活。

起初,阿姨監視她。

後來兩人關係好了,給花園砌牆時,阿姨就主動請纓要回蘇州老家,讓老公幫忙買磚頭。

鄭念覺得阿姨是個頭腦簡單的人。阿姨卻整天樂呵呵的,給鄭唸的評語居然是,“哎呀,你一點不像他們說的。你人真好。”

後來,朱太太一家搬來了。鄭唸對朱太太很是頭痛,經常諷刺她。可是兩家總是一個屋子進出,鄭念後來還經常幫她去國營小賣鋪裏買高級香菸。

來監視的人中,還有一個叫大德的男生。他聽說鄭唸的英語口語是全上海最好的,前來向她討教。

結果,大德雖然依舊在監視,卻經常陪鄭念出去購物,代她排隊,人多時就把人推開,給她讓路。

大德人高馬大,一眼就能看見貨櫃裏在供應什麼食物。

他對鄭念說,“我喜歡和你一起出去購物,你總是揀最高級的東西買,這使我感到很有勁。”

兩人約着一起去吃大餐,“我能帶你到任何一家你想去的餐館。”鄭念說,“不考慮花多少錢。”

聊天時,大德的個人主義讓她覺得驚訝,而大德則覺得她笨得可以。

生活寬裕後,她覺得對每個人都要慷慨。

新年時,她孤單一人,有朱家、阿姨和大德作陪,她很高興,居然一次性買了一個大蛋糕和兩斤巧克力送給朱家。

後來朋友到訪,竟說,“真奇怪經過這麼一番折磨,但你看上去還是比實際年齡要年輕。”

福樓拜曾經說過:一位真正的貴族不在他生來就是個貴族,而在他直到去世仍保持着貴族的風采和尊嚴。

命運對她不公,她卻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六年的牢獄生活,沒有將她打垮,因爲她覺得出獄後,見到女兒時一定要體面。

得知女兒已去世,她再次披上戰衣,四處奔走調查。

最後,她決定離開祖國。

兩個妹妹都在美國生活,她六十五歲了,也應該享受姐妹團聚的幸福了。

到了異國,她很快適應了現代化的生活,超級市場的購物、銀行自動存取款等等。

她開始隨心所欲的安排生活了。

家族存在海外的錢,夠她生活了,她對物質並不避諱,每天都享受着豐富商品與第一流的服務帶給她的安全感。

可是,她似乎還剩下一點鬥志。她總覺得似乎有一種東西在強迫着她,要把心中的話一吐爲快。

她開始寫作。

一個人堅持不住的時候,身旁的摯友就鼓勵她寫下去。

鄭念是誰?中國最後一位貴族小姐 第6張

1987年,她出版了全英文寫作的《上海生死劫》,追溯那段悲痛的經歷。

出版的當年,就成爲超級暢銷書,享譽多國,再版多次。

書的開頭寫了幾個字:獻給梅萍。

這是她死去女兒的名字。

而作者的名字,也從姚念媛變成了鄭念。

這,紀念的是丈夫鄭康琪。

這本書以其細緻入微的洞察力,樸質的敘述打動了很多讀者,其中就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南非作家庫切。

給《紐約時報》寫書評時,他稱讚道,“在人的水平上,她的回憶錄最偉大的可貴之處,在於她對自己抵抗心理和身體的壓力的記錄。信息多,充滿了勇氣的,吸引人的書。”

這本書,記錄的是一個女人的一生最災難性的時刻。

也記錄下了她無盡善意的時刻。

經歷了諸多苦難,她最後是認命的。她覺得女兒的死是命中註定的,她抗爭不了。可是她的命,也是註定的。

她是個基督徒,她覺得既然上帝讓她堅強的活着,把她對生活的要求,把她一直尊崇的優雅,說成好鬥不馴,那她就這樣活下去。

2009年,她在家中洗澡時,不慎燙傷。由於是獨居,她的傷勢未能及時發現,後又因細菌感染,最終不治,以94歲高齡走完一生。

朱大可說,她有比古瓷更硬更美的靈魂。

《上海生死劫》的出版讓她的生活再次忙碌起來。她開始了全美巡迴演講,還設立了“梅萍基金會”,專門資助中國內地的留美學生。

她的善良讓人銘記於心。

加拿大歌手柯瑞·哈特就專門寫了一首鋼琴曲向鄭念致敬。

她的美,是有風骨的。

她,一輩子都是傳奇。

陀思妥耶夫斯基說,“我只擔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難。”

到了鄭念這裏,試問苦難是否配得上她?

美,對她來說,是一種責任。

紙醉金迷裏的保持優雅得體,不算什麼。日常生活裏保持優雅得體,也不算什麼。

遭受苦難時的優雅與善良才最可貴。她被媒體稱爲“中國最後一位貴族小姐”。

人們紛紛感嘆,她就是中國版的唐頓莊園大小姐。

鄭念是誰?中國最後一位貴族小姐 第7張

更有人稱讚她是東方的超級名模卡門·戴爾·奧利菲斯。

民國時期的“大家閨秀”,家境優渥,書香門第,但多給人留下交際花、嬌小姐、少奶奶之類的印象,在歷史上留名,也多因爲她選擇的男人,比較有名。

印象中,女子的貴族風範,似乎只是一出紙醉金迷的私生活、無休無止的交際和揮霍祖上財產做支撐的皮影戲。

沒了虛浮的奢華,便沒有沒落的貴族。

只有鄭念一人獨佔鰲頭,受人青睞且毫無詆譭之意?

鄭念原名姚念媛,1915年出生於北京,後在天津長大。

她的祖父姚晉圻,曾入選翰林院庶吉士,參與過戊戌變法,極重教育,曾任湖北教育司司長。

她的父親姚秋武,早年留學日本,辛亥革命後,在中華民國革命海軍艦隊任職,是少將軍銜。

當時的天津名流雲集、名門望族紛紛置下房產,玩樂風尚漸漸興起,形成上流社會。許多名媛都曾在交際場合,大出風頭。《北洋畫報》更啓用富家閨女做封面,爲這股名流之風推波助瀾。

家世顯赫,再加上她天生美貌,還在天津南開中學讀書的她,就曾四次登上北洋畫報封面,成爲京津衛地區的“風雲人物”。

一般來說,只要在北洋畫報上露了面的人,都能成爲社交界最紅的明星,無限風光。

在鄭念之前,因在畫報上露了面而名噪一時的,是趙一荻。就是那個16歲與少帥張學良私奔,成就一段愛情傳奇的趙四小姐。

可鄭唸的美,卻像流星過境,嗖嗖四下,一閃而過,沒有成就什麼傳奇姻緣。

她懂事,也聰明,安心聽從家裏的安排,讀完了中學,考上了燕京大學,之後就出國了。

在與牛津、劍橋齊名,號稱G5超級精英大學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取得了碩士學位。

在天津,她追求者衆多,到倫敦才遇到真愛。

20歲,她與正在學院裏苦讀博士的鄭康琪相戀並結爲夫婦。

多年後,她談到女兒梅萍時曾評價說:“她並不意識到,一個像她這樣教養極好且出身於富家的女孩,原本可以享受到更多。”

她還明確表示,雖然女兒當電影演員她不反對,但她打心底裏希望她能從事以文化知識爲資本的工作,而不是靠她的外貌。

鄭念懂別人,更懂得自己。她知道自己的家世不只是錢財上的富有,而是學識、眼界上的充盈。

像她這樣的才女,應該享受的絕不只是交際場上出風頭。

鄭念是誰?中國最後一位貴族小姐 第8張

(鄭念與女兒鄭梅萍)

婚後,鄭康琪在外交部任職,遠赴澳洲任職。

夫婦兩在澳洲生活七年,女兒也在澳洲出生。

1949年春,鄭念隨夫從香港回到上海。

她說,“他們是懷着一顆赤子之心回國,希望爲國家做貢獻。”

鄭康琪受聘爲陳毅市長的外交顧問,後來成爲殼牌石油公司上海分公司總經理。

這是一家大型的跨國公司,也是1949年以後唯一留在內陸的西方石油企業。

當時的上海,百廢待興。

多事之秋的季節裏,很多富人都變窮了。很多工廠撤出上海,工商業者也一起搬到內地安家。

而鄭念在丈夫去世多年,生活質量依舊。

靠牆排列着書架,上面是中英文書籍都有。

檯燈下,還安置了皮沙發,供閒來無事,多多閱讀。

一位經常拜訪她家的英國友人稱讚說,“這裏爲乏味都市中舒適、優雅的綠洲。”

鄭念不願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她家裏依舊有僕人,管家,廚師。

對此,她自豪地說,“在上海,私人很少有像我這樣的居住條件。這個一千萬人口的城市裏,大約只有十多戶人家的家庭仍舊保持着老的生活樣式。”

家,是丈夫去世後,她與女兒生活中的避風港。

然而,一場風暴就要來臨了。

無形的威脅正懸在空中。

1957年,鄭康琪因病去世,鄭念接替了丈夫的工作,擔任英籍總經理的顧問。

鄭念起草無數多家公司與內陸之間的重要通信。

總經理回英國,或者出差去北京,她代行總經理的職權。

她爲自己的工作而自豪,因爲她是享有在世界著名公司裏從事高級職位僅有的女性。

似乎生活中的一切,與鄭念自身,都是想匹配的,丈夫的身份、工作的體面、當然還有她自己的日常。

她家裏有唱片,經常邀朋友一起聽。女兒回家時,解悶的事,是彈鋼琴、聊國內外局勢。

但1966年春天,殼牌石油公司關閉了在上海的辦事處,鄭念正打算用這段空餘時間,與女兒一起去香港旅行。

可那年的一天清晨,家裏來了兩個陌生人。

鄭念很愛看報紙,對社會上的風雲變化了如指掌。她知道,這次來的兩個人,一定與那場即將到來的大風暴有關。

僕人向她描述了那兩人的外貌,其中一個是鄭唸的同事。

她琢磨了一會兒,決定用磨洋工來讓自己思考該如何應對。冷靜中,她還不忘讓管家給兩人上冷飲與香菸。

鄭念是誰?中國最後一位貴族小姐 第9張

下樓時她走得慢極了,竭力顯得鎮靜、沉着。剛走進會客室,便打量起他們來。

一個小時後,她被拉去參加了批鬥會。

晚上,她選擇步行回家,讓自己有多餘時間思考。

她拉來了好幾個朋友,分析如遇困難,個人該如何行事。

就在這種時候,她居然用當年勝任高級職員的經歷來安慰自己。

想起自己三番五次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贏得了員工的尊重和信任,讓一個女人去管理他們。

她對自己說,“沒有什麼事情比迎接生活的挑戰,克服一個個困難來得更令人高興的了。”

可是,這一次,生活給她的挑戰是進看守所。

這是在1967年。

理由是鄭念因爲過奢華的生活,走資本主義路線,長期在跨國公司供職,有很大的間諜嫌疑。

可剛一進去,就因爲自己可能有機會用另一種方式來體驗生活,用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來度過一生中的某一段時間而激動。她居然暫時忘記了自己的危險境地。

可是她立即警覺起來了。

因爲看守所太髒了,蜘蛛網自上而下垂着,牀上滿是污垢,不怎麼亮的小燈泡徹夜不熄。

鄭念請求關燈。

要求被駁回,不過午夜過後,燈光還是熄滅了。

黑暗掩蓋了污穢。

鄭念後來回憶起看守所的時光時,總覺得熄燈後黎明前的片刻黑暗始終是她恢復自尊、感到新生的時刻。

那時,她暫時擺脫了看守戒備的目光,擁有了片刻的自由。

儘管如此,她還是無法忍受白天裏,四處可見的骯髒。

就在向管理員申請生活必需品時,她申請了一小盒面霜,還希望能有水打掃牢室。

要求被駁回。她便振振有詞背誦毛主席語錄:“以講衛生爲光榮,不講衛生爲恥辱”接着溫言款語來了一句,“能給我一些清水洗牢室嗎?”

等啊等,她終於等到了足夠的水。

結果,女看守說她這樣做,是想把資產階級生活帶到看守所來。

鄭念不爲所動,她靠背唐詩三百首打發時間。

不久,她還看起了報紙。儘管燈光微弱。

她可以哭的,但她沒有。

她說,哭會讓她給別人留下軟弱的印象。其它時候,可以哭。但在看守所這樣的艱苦環境裏,堅決不能哭。一哭,人就沒有鬥志了。

她活着出去見女兒,這是她努力生存下去的唯一念想。

後來,她雙手被手銬反扣在身後,手腕被磨破了,手也腫了起來。

僅僅十一天的時間,她的手就麻痹了,舉不過頭頂。

她只能靠堅持鍛鍊來恢復,數月後,她的手才能舉過頭頂。而整整一年過去後,手臂才能重新伸直。

未來的兩年之內,她的手背依然沒有任何知覺。

然而,六年來,她拒不認罪,也沒有揭發任何人。

別人的恐嚇,從未將她嚇倒。

因爲天冷,她請求添加衣物,可她堅決不穿囚衣。一來,她沒有罪。二來,囚衣套上之後,她僅剩的一點尊嚴與獨立就沒了。

最終,她的堅強爲她贏得了自由。

出獄前,一個醫生對她說,“你在這兒期間,表現得並不好。實際上,這麼多年來,我們從未見過像你這樣的犯人,如此好鬥不馴。”

鄭念是誰?中國最後一位貴族小姐 第10張

讓她挺下去的不是自己的好鬥,而是她確信出獄後就能見到女兒。

正是確信一定能見到女兒,所以1973年出獄前,她還做了一件事。她反對就這麼“自然而然地”刑滿釋放,竟然拒絕出獄。

她說,“我沒有罪,我要你們賠禮道歉。另外必須在上海和北京兩地的報紙上公開刊登道歉聲明。”

看守覺得好笑,只好騙她說女兒在外頭等着她。成功轉移她的注意力後,就一邊一個把她架出了看守所。

六年來,她第一次照鏡子。

一看鏡中的自己,她大吃一驚。

臉色蒼白,雙頰深陷,體重只有77斤。

一縷縷乾枯的灰白頭髮黏在頭上。

唯一顯得特別明亮的,只有一雙眼睛了。

她端詳自己很久,許下願望:希望不久臉色能紅潤起來。而眼睛,她最美麗的眼睛,能以寧靜的眼光來看待世界,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副驚弓之鳥的神情。

她積極地“修繕”身體,也修繕新住所。

別人告訴她女兒自殺了。她不信。因爲女兒的性格像她,是不會自殺的。

這時候的她,又有了新的生存目標:追查女兒的死因,讓真正的罪犯伏法。

這個想法是相當天真。

可是,鄭唸的許多想法都是天真的。

出獄後的她,依舊善良,從不因爲自己遭了罪就隨意踐踏他人。

一位阿姨被安排進來照顧她生活。

起初,阿姨監視她。

後來兩人關係好了,給花園砌牆時,阿姨就主動請纓要回蘇州老家,讓老公幫忙買磚頭。

鄭念覺得阿姨是個頭腦簡單的人。阿姨卻整天樂呵呵的,給鄭唸的評語居然是,“哎呀,你一點不像他們說的。你人真好。”

後來,朱太太一家搬來了。鄭唸對朱太太很是頭痛,經常諷刺她。可是兩家總是一個屋子進出,鄭念後來還經常幫她去國營小賣鋪裏買高級香菸。

來監視的人中,還有一個叫大德的男生。他聽說鄭唸的英語口語是全上海最好的,前來向她討教。

結果,大德雖然依舊在監視,卻經常陪鄭念出去購物,代她排隊,人多時就把人推開,給她讓路。

大德人高馬大,一眼就能看見貨櫃裏在供應什麼食物。

他對鄭念說,“我喜歡和你一起出去購物,你總是揀最高級的東西買,這使我感到很有勁。”

兩人約着一起去吃大餐,“我能帶你到任何一家你想去的餐館。”鄭念說,“不考慮花多少錢。”

聊天時,大德的個人主義讓她覺得驚訝,而大德則覺得她笨得可以。

生活寬裕後,她覺得對每個人都要慷慨。

新年時,她孤單一人,有朱家、阿姨和大德作陪,她很高興,居然一次性買了一個大蛋糕和兩斤巧克力送給朱家。

後來朋友到訪,竟說,“真奇怪經過這麼一番折磨,但你看上去還是比實際年齡要年輕。”

福樓拜曾經說過:一位真正的貴族不在他生來就是個貴族,而在他直到去世仍保持着貴族的風采和尊嚴。

命運對她不公,她卻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六年的牢獄生活,沒有將她打垮,因爲她覺得出獄後,見到女兒時一定要體面。

得知女兒已去世,她再次披上戰衣,四處奔走調查。

最後,她決定離開祖國。

兩個妹妹都在美國生活,她六十五歲了,也應該享受姐妹團聚的幸福了。

到了異國,她很快適應了現代化的生活,超級市場的購物、銀行自動存取款等等。

她開始隨心所欲的安排生活了。

家族存在海外的錢,夠她生活了,她對物質並不避諱,每天都享受着豐富商品與第一流的服務帶給她的安全感。

可是,她似乎還剩下一點鬥志。她總覺得似乎有一種東西在強迫着她,要把心中的話一吐爲快。

她開始寫作。

一個人堅持不住的時候,身旁的摯友就鼓勵她寫下去。

1987年,她出版了全英文寫作的《上海生死劫》,追溯那段悲痛的經歷。

出版的當年,就成爲超級暢銷書,享譽多國,再版多次。

書的開頭寫了幾個字:獻給梅萍。

這是她死去女兒的名字。

而作者的名字,也從姚念媛變成了鄭念。

這,紀念的是丈夫鄭康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