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魏惠王做了什麼事情導致魏國走向衰落 ?

魏惠王做了什麼事情導致魏國走向衰落 ?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5.6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魏惠王原本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爲何使魏國走向衰落 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魏國是戰國前期最強大的國家。魏國的強大起因於魏文侯(前445年~前396年在位),魏文侯重用人才,任用法家始祖李悝在魏國進行變法,任用吳起創立魏武卒,魏國一時國富兵強,他團結三晉,西奪秦河西之地,南敗楚於上洛,東伐齊入長城,北滅中山國。至魏武侯(前395年~前371年在位)時,魏國繼續發展,雖三晉同盟關係破裂,但魏國仍是毫無疑問的第一強國,敗楚於大梁,取楚國大梁和魯陽,大梁後來成爲魏國都城;敗趙於藺(山西離石);魏武侯以援助燕國的名義伐齊,在打了長達八年的戰爭之後,魏國取得了對齊的勝利,伐齊至桑丘,東方領土得到極大擴張;吳起在離魏之前更是以五萬魏武卒,戰勝秦國五十萬大軍,使秦近三十年不敢東出,進入了長期的休養期。魏武侯十二年“魏觴諸侯於範臺”,儼然一代霸主。

在魏惠王(前370年~前319年在位)時,魏國在公元前341年的馬陵之戰後,喪失霸主地位。魏國就此進入衰落期。由於這一敗,人們認爲魏惠王的統治一無是處。這種觀點值得商榷,魏國之敗不能簡單地歸因於魏惠王,魏惠王有錯誤,但不是一無是處。魏惠王曾經使魏國經濟發展,疆域擴大,公元前344年的逢澤之會更是率先稱王,成爲霸主,十二諸侯朝見魏王,包括趙國和秦國。魏國之敗在於魏國“四戰之地”的地理環境和錯誤的用人政策。但魏惠王曾經是很有戰略眼光和雄才大略的。

魏惠王做了什麼事情導致魏國走向衰落 ?

他遷都大梁,爲魏國的霸業奠定經濟基礎。前361年,《古本竹書紀年輯證》:“魏惠王九年四月甲寅,徙都大梁也。梁惠王發逢忌之藪以賜民。”逢忌,即逢澤,今河南商丘南,古睢水所積,春秋宋地,此時爲魏國所佔。藪,生長着很多草的湖澤。魏惠王爲了開發大梁周圍的地區,發展經濟、增長人口,放開了新佔領的宋地的逢澤湖的國家壟斷,讓人民在這裏進行生產活動,於是種植業、有漁業得到發展。逢澤離宋國商丘很近,魏國通過軍事擴張,當時已佔領現在河南商丘東的虞城縣,加上商丘南的逢澤,魏對宋都商丘已形成包圍。而宋國在古時商業發達,資料顯示:“宋國經濟發達,宋國人善於經商,在繼承與發展殷商文化,特別是商業文化方面,功不可沒。宋國商文化繁榮昌盛,首先表現在城市的發展。當時,睢水北岸的宋都商丘、濟水北岸的陶丘,獲水和泗水交匯處的彭城,都是極爲繁榮的商業都會。”而宋國的農業也非常發達:“商丘常年糧食產量在120億斤以上,被稱爲‘豫東糧倉’”。而現在魏惠王遷都大梁,開發逢澤,可以說魏國多了一個糧倉,也多了一個商業中心,魏國經濟實力得到了極大提升。

前360年,《古本竹書紀年輯證》:“魏惠王十年,入河水於甫田(今中牟縣西南之丈八溝及附近諸陂湖,皆其遺蹟),又爲大溝而引甫水。瑕陽(古邑名,戰國魏邑,在今山西省臨猗縣西南)人自秦道岷山(甘肅南四川北爲岷江和嘉陵江大支流白龍江、涪江的發源地)青衣水來歸。”甫田,即圃田,古澤藪,在今河南中牟縣西。魏惠王引黃河水入圃田澤,又將圃田澤水引入淮河,這項水利工程成爲魏國繼引漳十二渠之後又一個大的水利工程,並且魏國得到的好處遠比引漳十二渠要大。因爲這項工程灌溉的區域處於黃河和淮水之間五百公里的距離,對農業和交通業的發展其意義非凡。從這一點來說,魏惠王是位了不起的君主,其能繼魏文侯和武侯之後將魏國霸業再推進一步,絕非偶然,也絕不僅僅是蒙前人之福。上邊史料裏說,這個工程修好了以後,“瑕陽人自秦道岷山青衣水來歸”,筆者認爲這裏的瑕陽人可能不是現在的山西臨猗人,因爲他們是從“秦道岷山青衣水”來歸,岷山是現在甘肅南、四川北,應該是這個地方的人沿着秦道和青衣水來到大梁附近的圃田澤來謀生。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大梁經濟發展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可能是當時中國最發達的地區了,就像現在的北、上、廣一樣,吸引了衆多的外來人口。

他曾四面作戰而取勝。公元前358年,《古本竹書紀年輯證》:“魏惠王十二年,龍賈率師築長城於西邊。”魏惠王在這一階段爲了恢復發展經濟,增長人口,對外用兵很少,軍事上是以防禦爲主的,所以公元前358年派大將軍龍賈在魏與秦交界處修築長城,據考證魏西長城所在地爲:“南起華陰市華山玉泉院澗西的朝元洞,依地附勢蜿蜒北上,經大荔、澄城、合陽直到韓城的黃河邊沿,北止於韓城市南面黃河西岸城南村,全長約300餘里,是戰國時秦國與魏國的分界線”。魏惠王戰略擴張的重點在東方,爲此他遷都於大梁,所以對秦國採取了守勢。

魏惠王做了什麼事情導致魏國走向衰落 ? 第2張

公元前357年,《古本竹書輯證》:“魏惠王十三年,鄭嫠侯使許息來致地:平丘(在今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東部黃陵鎮平街村)、戶牖(在今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首垣(今河南省新鄉市長垣縣東北)諸邑及鄭馳地。我取枳道(今河南柘城),與鄭鹿(在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王及鄭嫠侯盟於巫沙(河南省鄭州市滎陽市北),以釋宅陽(今河南省鄭州市滎陽市東南)之圍,歸嫠於鄭。”這條史料明確記載了,魏軍把鄭嫠侯,也就是韓昭侯(韓於公元前375年滅鄭國後遷都於新鄭,韓也被稱爲鄭)包圍在宅陽,韓國的許息通過與魏談判,給了魏國平丘(在今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東部黃陵鎮平街村)、戶牖(在今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首垣(今河南省新鄉市長垣縣東北)諸邑及鄭馳地。我取枳道(今河南柘城),與鄭鹿(在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這些地方,魏國又用鹿地換了韓國的枳道地。韓國在這次大敗之後,外交上臣服於魏國。

魏國又施展外交手段讓一些小國成爲自己霸主地位的支持者。《古本竹書紀年輯證》:“魏惠王十四年(前356年),魯恭侯、宋桓侯、衛成侯、鄭嫠侯來朝。”

魏國在東部擴張,必然要以一國爲目標,他選的是趙國。於是有了公元前355年開始的滅趙大戰。魏惠王在戰國之世率先打響了滅國之戰。《史記六國年表》:“魏惠王十七年(前354年),魏圍邯鄲”,《古本竹書輯證》:“魏惠王十六年(前354年),邯鄲四觳,室壞多死。”下一年,前353年,魏拔邯鄲;齊出兵救趙敗魏於桂陵。前352年諸侯圍魏於襄陵;前351年,魏國歸還趙國邯鄲,與趙盟於漳水上,從趙撤軍,集中兵力打敗東方諸侯聯軍,迫使齊築長城以防守,而後魏國把兵力轉向西方。秦國於公元前354年乘魏與東方諸國大戰之機從西方伐魏,“與魏戰元裏,斬首七千,取少樑”;前353年,魏國在西方築長城、塞固陽防守秦國;公元前352年秦取魏舊都安邑;前351年取魏上洛地區、城商塞、衛鞅圍固陽並降之。但魏國於公元前351年結束了東方戰爭很快調轉方向攻秦,收復了全部失地,包圍秦軍於定陽(今陝西延安東南)。秦軍一路敗退,秦孝公嚇得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着,《戰國策》:“(秦孝公)寢不安席,食不甘味,令於境內,盡堞中爲戰具,竟爲守備,爲死士置將,以待魏氏”,秦國在所有的城牆中放置兵器,全國上下備戰,怕魏軍攻來,準備與魏軍決一死戰,可見魏軍勢頭之強,秦國危在旦夕。商鞅此時冒生命危險遊說魏惠王,以秦孝公願尊魏惠王(當時還是魏惠侯)爲王爲條件,才求得魏之諒解。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和魏惠王在彤(今陝西華縣南)會盟,雙方罷兵。魏國經過五年大戰,戰勝四方諸侯,魏國霸業達到頂峯,這纔有了魏惠王於公元前344年在逢澤召集諸侯稱王的事。

魏惠王做了什麼事情導致魏國走向衰落 ? 第3張

魏惠王的東進之策,從長遠看是正確的。對於魏國來說,如若處於四面包圍之中,土地不能擴大的話,遲早是要被滅掉的。所以正確的戰略是先滅掉包圍魏國的其中一國。包圍魏國的有四國:齊國、楚國、秦國、趙國。在這四國裏,魏惠王選的是趙國。秦國雖弱,但要滅秦,實在太難,因爲秦國的西方領土實在太大,老秦人世居於西戎,是融於當地人民之中的。魏國要滅秦,秦可以一直西撤,魏國到時是鞭長莫及。魏文侯和魏武侯時,也不能滅秦,證明滅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秦國也太窮了,魏國還有點看不上這個窮地方。齊國是老牌的大國,並且齊國領土東面是海,自己也沒有退路,這也決定齊國最終不能一統天下,齊國的地理狀況從戰爭的角度看,也不好。楚國地大無比,要滅楚和話,和滅秦是一樣的難度,甚至比秦還要難。只有趙國,當時相對較弱,並且滅趙之後,魏國就不是處於四面包圍之中了。趙國腹地有中山,北有匈奴,東北有燕國,趙國當時領土並不大,國家也不強,所以滅趙的代價最小而得到的好處最多,於是魏惠王選擇了滅趙。但其他國家也明白魏惠王的意圖,所以聯合起來打擊魏國。於是桂陵之戰,魏國雖拔趙都而後來不得不歸還給趙國。

所以,魏惠王是想爲魏國立下萬世之功的一位君主,他的決策是正確的,他也努力了,只是沒有成功。他錯是錯在了魏國人才的流失,如若孫臏不走,就沒有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魏國的慘敗,魏國就有可能成功滅趙滅韓,進而有可能一統天下。個人的因素對形勢的影響有時是巨大的,這就像秦國如若沒有商鞅,就不可能變法;沒有白起這個軍事奇才,有可能不能戰勝東方六國;秦始皇如若遲死幾年,定好了皇位繼承人,秦朝有可能不會短命而亡等等。

成王敗寇,如若魏惠王成功了,後代對他必然是又一種評價。他雖然失敗了,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他曾經的強大,看到他曾經的豐功偉績。不要因爲他的失敗而全部加以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