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史書是如何評價韋思謙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史書是如何評價韋思謙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韋思謙,本名韋仁約,字思謙, 唐朝時期大臣,任丘縣令韋德倫之子。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韋思謙出身京兆韋氏小逍遙公房。進士及第,授予應城縣令。得到吏部尚書高季輔提拔,遷監察御史。永徽元年,曾彈劾輔政大臣褚遂良。等到褚遂良恢復官爵,韋思謙被貶爲清水縣令,遷沛王(李賢)倉曹參軍,累遷右司郎中。永淳元年,遷檢校尚書左丞、御史大夫。整訂法綱,朝廷肅然。武則天執政時期,韋思謙遷爲宗正卿、右肅政大夫,賜爵博昌縣男,遷納言,成爲宰相,以太中大夫致仕。

永昌元年(689年),去世,時年七十九歲,追贈幽州都督,圖形凌煙閣。其子韋承慶、韋嗣立皆至宰相,盡心輔佐皇帝,得到時人稱讚。

史書是如何評價韋思謙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史書評價

《舊唐書》:“韋思謙始以州縣,奮於煙霄,持綱不避於權豪,報國能忘於妻子。自強不息,剛毅近仁,信有之矣!高季輔、皇甫公義,可謂知人矣!且福善餘慶,不謂無徵,二子構堂,俱列相輔,文皆經濟,政盡明能。加以承慶方危,染翰而曾非恐悚;嗣立見用,襲封而罔墜逍遙。無忝父風,寧慚祖德,諡溫諡孝,何愧易名?”

《舊唐書》:“善人君子,懷忠秉正。盡富文章,鹹推諫諍。豈愧明廷,無慚重柄。子子孫孫,演承餘慶。”

歷代評價

高季輔:自居選部,今始得此一人,豈以小疵而棄大德。

皇甫公義:公豈池中之物,屈公爲數旬之客,以望此府耳。

史書是如何評價韋思謙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第2張

軼事典故

明目張膽

韋思謙做人正直,時常會勸諫皇上,有話就會直說。他考上進士之後,被任命爲應城縣令,後來升爲監察御史。有一次,他發現中書令(即宰相)褚遂良低價購買中書省翻譯官的田地,正直的韋思謙也不害怕他官位高,勢力大,立刻上書舉發他。因爲證據明確,朝廷不好意思公開庇護大臣,只好把褚遂良調出京城,降職爲同州刺史。過了一段時間,褚遂良又被重用,恢復了中書令的官職。褚遂良便找了理由報復韋思謙,把他貶到外省,當一名縣官。有人替韋思謙打抱不平,暗中去慰問韋思謙,他仍然不改初衷,慷慨激昂的說:“我性格狂放粗率,被授予大權,遇事就要發作,遭禍害身理所應當。然而大丈夫身居剛正之位,必須明目張膽的報答國恩,終不能做碌碌無爲的臣子只求保全妻子兒女。”明目,即睜亮眼睛。張膽,即放開膽量。原指有膽識,敢做敢爲。後來形容公開放肆地幹壞事。

涕泗冰須

韋思謙十分得唐高宗的信任,在朝堂上十分倚重他。當唐高宗駕崩時,韋思謙抱病入宮臨喪,淚涕凝結鬚髯,俯伏號哭氣絕。詔令派人攙扶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