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萊子國爲什麼要與姜太公爭國?他們之間有什麼仇怨呢

萊子國爲什麼要與姜太公爭國?他們之間有什麼仇怨呢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禮記》載:“太公封於營丘,比及五世,皆反葬於周。”姜子牙作爲商周時代第一奇才,在整個姬周攻滅殷商的戰爭中功勳卓著,史書中說的是被封到齊魯之地,其後建立影響後世的強大諸侯國齊國。當時齊國的所在地尚且處於東夷勢力輻射區域,姜子牙剛剛到齊國的時候,曾經與當地族羣發生爭執。那麼,是什麼族羣竟然敢於與厲害的姜子牙爲敵呢?這個族羣究竟是不是東夷人?姜子牙的前面五代子孫,爲什麼封國在齊國,最後卻要反葬於周,這到底是爲什麼呢?

《太平寰宇記》載:“周以封太公爲營丘。”周天子分封姜子牙的地方,正是這個營丘,就引發了當地族羣萊子國與姜子牙的對抗。這個萊子國什麼來源?《說文解字》雲:“夷,東方之人也。”也就是常說的“東夷”,萊子國恰好就是在殷商的東方,顯然正是東夷部落的其中一支族羣。《史記》載:“炎帝‘長於姜水’,‘初都陳,又徙魯”。萊子國正是在於此地,其核心區域就是後來的魯國所在地。顯而易見的是,這個萊子國還是屬於炎帝部落的分支。

《史記》載:“萊侯來伐,與之爭營丘,營丘邊萊。萊人夷也,會紂之亂而周初定未能集遠方,是以與太公爭國。”這個說法基本上成爲後世認定萊子國爲東夷人的決定性論斷,也可看得出來當時的政治格局也是頗有內幕的。首先來說,這個萊子國的疆域範圍屬於”未能集遠方“的區域,而且這個萊子國的人在中原發展千年之間,並沒有融入中原文化體系中,而是自成體系,甚至常常與中原政權對抗。

萊子國爲什麼要與姜太公爭國?他們之間有什麼仇怨呢

而要知道的是,《史記》中說的“周武王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殷會周者八百。”在孟津會盟諸侯的周武王,在攻滅殷商的戰爭中,最強盛的軍隊主要集中在殷商都城附近,即便影響力可能已經跨越到齊魯大地,但兵鋒極有可能在此時尚未到達齊魯,反而是當時的殷紂王,正好在對東夷部落作戰。史書中載:“紂克東夷而隕其身”,顯然說的就是殷紂王在與東夷作戰中,極大的消耗了作戰能力,才導致其在於周武王的決戰中落敗,最終都城被破,身死國滅。

那麼,萊子國的”與太公爭國“,本身的真相可能非常出人意料,此間既然屬於萊子國的勢力範圍,而且”會紂之亂未能集遠方“,這個地方的歸屬性就值得研究,到底是姜子牙與萊子國爭奪土地,還是萊子國與姜子牙爭奪土地,是個非常有趣的命題。當時的姜子牙所分封的地方是爲營丘,《通典》載:“少昊時爽鳩氏已居營丘。”這個爽鳩氏的淵源也非常遠,史書中有載:”少昊爽鳩氏,帝少昊之司寇也,帝以鳥名命官,司寇主擊盜賊幫名。“上古時代,既然黃帝的後人將此地視作震懾盜賊的司寇所在地,那麼顯然此地周圍可能是有很多盜賊出沒的地方,衆所皆知這種地方往往人跡罕至,屬於荒郊野嶺。當然,這個說法很可能是姜子牙成王敗寇的託辭,也就是齊國最終征服萊子國後,便以勝利者的高高在上的姿態,對曾經的這塊土地上的原住民進行無情的詆譭,乃至到漢朝時司馬遷也以爲黑萊子國是理所當然的。

萊子國爲什麼要與姜太公爭國?他們之間有什麼仇怨呢 第2張

可是爲什麼萊子國人要跟姜子牙爭奪此地呢?《爾雅》載:“水出其前, 丘;水出其後,沮丘;水出其右,正丘;水出其左,營丘;此以水在丘之前、後、左、右名之也。”顯然這個營丘除了是盜賊出沒之地,還是個風水極好的地方,否則如姜子牙如此的大師級人物,也不可能選擇此地作爲齊國立國的所在。有山有水,物產豐富,風景獨好,萊子國自然不能讓這樣的好地方落到周人的手中。當然這個萊子國並非那麼好欺負,終齊國數百年,直到戰國時代開啓,萊子國才最終爲齊國所滅。《左傳》載:“萊共公俘柔奔棠,晏弱圍棠而滅之。”

萊子國的運氣不好,如果對手是鄭國、宋國這樣的諸侯國,或許命運還能好得多,還能與齊國搞個連環對攻。可惜的是姜氏在姜子牙的經營中,在周天子的身邊有着優越的口碑,“東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齊國享有衆多諸侯所不能有的征伐大權,可以調動天下兵馬以攻打萊子國,因此營丘的奪取之戰,結果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