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康熙帝師熊賜履,剷除鰲拜立下大功,卻因一奇葩事被革職

康熙帝師熊賜履,剷除鰲拜立下大功,卻因一奇葩事被革職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6.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言認爲,中國的事情有時不是壞在小人手中,而是壞在所謂的君子手中,譬如晚明的東林黨,治國無能,打仗不行,嘴炮一流。

有些所謂的君子,理論是道德標杆,做事行小人行徑,內心定極度分裂。

康熙帝師熊賜履,剷除鰲拜立下大功,卻因一奇葩事被革職

康熙朝,有位理學名臣,名叫 熊賜履,字青嶽,又字敬修,號素九,別號愚齋,湖廣漢陽府孝感人,世籍南昌。生於明崇禎八年(1635),卒於康熙四十八年(1709)。孝感,本名孝昌,故世稱熊賜履爲“孝昌先生”。孝感熊氏,乃地方大戶。

熊賜履出生於傳統的知識分子家庭,其父親熊柞延,只是一個生員,但長期是連奇書院的主講教授,而且殉難於明末“流寇”之禍。

忠臣之後,按理說熊賜履的道德修爲不會差。父親遇難時,熊賜履剛滿8歲,其母博通經史,堅貞不屈,又勤儉耐勞,使熊賜履得以苟活性命於亂世。

康熙帝師熊賜履,剷除鰲拜立下大功,卻因一奇葩事被革職 第2張

與一些堅持不仕清朝的明遺民不一樣,熊賜履很快投入了新王朝的懷抱。順治十五年(1658),熊賜履考取進士,選爲庶吉士,任職翰林院檢討,歷任翰林院掌院學士等職。

在科舉體制內,熊賜履是個成功者,少年得志。康熙登基後,熊賜履成爲帝師。

康熙七年(1668年)任祕書院侍讀學士。應該承認,熊賜履是一個有政治理想的人,他的理想就是要用他所信奉的理學價值觀影響君王,影響政治,實現所謂的聖人政治。

康熙帝師熊賜履,剷除鰲拜立下大功,卻因一奇葩事被革職 第3張

康熙帝

康熙六年五月,康熙帝命令內外的各文武各官,對於國計民生存在的一些問題,哪些應保留,哪些該革除,多多發言,不必有所隱瞞。理學家們及時抓住機會,熊賜履呈進《萬言疏》,在此疏中,他給康熙帝提出了這些建議:

慎選耆儒碩德,置之左右,優以保衡之任,使之從容閒宴,講論道理,啓沃宸衷,涵養聖德。又妙選天下英俊,陪侍法從,以備顧問,毋徒事講慢虛文。

所謂“慎選耆儒碩德”和“妙選天下英俊”就是建議康熙打造自己的幹部隊伍,建立自己的智庫。這種建議肯定會得罪當時的權臣鰲拜,更何況熊賜履在奏疏中還說了一句“治理政務,有負衆望,隱患未除,盟黨愈固”,這明顯就是在指責輔政大臣嘛!結果呢?鰲拜想整死他,幸虧康熙多方維護。

鰲拜集團垮掉之後,熊賜履升官了。康熙九年(1670年),提升爲國史院學士。不久,康熙帝恢復了明朝式的內閣制度,另設翰林院,熊賜履爲掌院學士。

康熙帝師熊賜履,剷除鰲拜立下大功,卻因一奇葩事被革職 第4張

理學名臣熊賜履

康熙十四年,這一年是朝廷平定三藩之亂的關鍵一年。康熙帝,說熊賜履不錯,有才有德,能力強、人品好。於是乎,帝師熊賜履成武英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此時的內閣,新一代權臣索額圖已經崛起,當然索額圖在皇帝面前,依舊是一條狗。康熙大帝的帝王心術,深不可測,熊賜履的入閣,顯然是有制衡索額圖的意思。

很可惜,熊賜履入閣不久,就因爲一件意外的事件,被索額圖趕走了,而且暫時離開了政治舞臺。

當時,是朝廷與三藩交戰的戰時狀態,每日公文很多,康熙皇帝每天批閱的奏章就有五百多份。這活兒多了,出點錯兒,本來在所難免,內閣票擬批錯(所謂票擬,就是內閣先批,算草稿,皇帝再審閱,拿最後主意),是個高概率事件。皇帝也知道內閣大學士們不是有意,就說不要緊,多大點兒事呢。一般就扣扣薪水,不做深究啦。

康熙帝師熊賜履,剷除鰲拜立下大功,卻因一奇葩事被革職 第5張

康熙十五年七月的一天,陝西總督哈佔的一個奏疏呈達內閣,熊賜履票擬錯了,交代辦事的職能部門寫錯了。這本來不是大事,但是這位理學名臣,竟然幹出栽贓別人的事兒。次日五鼓,熊賜履趕到內閣,他叫值班的內閣中書林昌把前日皇上看過的奏疏全部搬來,然後叫林昌出去。有個制度,就是誰票擬的,就要寫個小籤條夾在奏疏中。

接下來,熊賜履就幹了一件猥瑣事兒, 他將自己批錯的那本奏疏中的籤條取出,塞進嘴裏嚼着吃了,再往裏夾一張新的籤條,上書“杜立德批”,把它放到另外一位漢人大學士杜立德批的奏疏中。

到大家都上班的時候,杜立德發現自己的東西被掉包了,就嚷了起來。排查各人,發現老先生熊賜履嫌疑最大。此時,早就看熊賜履不爽的索額圖正好借題發揮,拉着杜立德去告御狀,皇帝就把案子轉給刑部。

康熙帝師熊賜履,剷除鰲拜立下大功,卻因一奇葩事被革職 第6張

刑部滿人尚書是明珠(日後朱言還會寫他),他親自調查,這些都是高官,只能明珠出面嘛。在問訊現場,索額圖就說:熊大人,這本是小事。只要你低個頭認個錯,也就過去了。就是當今的吳三桂耿精忠等叛賊,只要他們說出實情投降,皇上也會赦免他們。你何苦不言?“

熊老先生是理學名臣,哪裏受得了這種羞辱。

康熙皇帝也看到,理學名臣的內心世界不過如此。

於是,得到聖旨:熊賜履著革職。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