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徐弱是什麼人?他自殺的背後是何真相?

歷史上徐弱是什麼人?他自殺的背後是何真相?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戰國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徐弱之死乃是典型的“捨生取義”,如果他不選擇赴死,那麼只能選擇死戰或者苟活於世。墨家鉅子孟勝受陽城君所託爲其看守領地,但面對楚肅王收封地之舉無可奈何,眼看無法完成好友所託,於是覺得失信於人的孟勝選擇了自盡,徐弱雖然進行了勸說,但並未成功,反被孟勝說動,最終決然赴死。

徐弱之死乃是典型的“捨生取義”

墨家鉅子孟勝,在楚國陽城君手下做事,陽城君在外出時便命令孟勝替自己守護封地,並將“璜”一分兩半當做信符,兩人各持一半,約定如果有人持有另外一半信符,只要兩塊信符能夠合二爲一,你便要聽他的命令。

楚襄王去世之後,因變法而對吳起恨之入骨的貴族們羣起而攻之,想要誅殺吳起。情急之下,吳起趴在了楚悼王的屍首上,貴族們便以弓箭將其射殺,但很多箭矢卻射在了楚悼王的屍體上。按照楚國的律法,毀壞王屍乃是大罪,是要被株連三族的。

歷史上徐弱是什麼人?他自殺的背後是何真相?

之後楚悼王的兒子羋熊臧繼位,是爲楚肅王。由於當時攻堅箭桿上刻有各個貴族的標誌,於是楚肅王便下令將毀壞父親屍體的貴族們統統抓起來,依法嚴懲。於是陸續有七十多個貴族被抓,但陽城君卻得以逃脫,楚肅王雖然沒有抓到陽城君,但卻要收回陽城君的封地。

被派來接收陽城君封地的使者自然是沒有另外一半信符的,但是孟勝也明白,憑自己的力量是根本無法守住封地的,於是便說,“受人委託守護封國,且有信符的約定。如今雖然沒有見到信符,但憑我們的力量,又根本無法抵禦楚王的大軍,恐怕我也只能死在陽城了。”

孟勝的弟子徐弱便勸孟勝道,“如果死對陽城君有益,那麼死便死了;可如今死非但對陽城君無益,反而會使墨家損失慘重,甚至可能使墨者從此絶於世。”

孟勝則說,“不然,我與陽城君就算不是師徒也是朋友,就算不是朋友也是臣子。如果不死,從今往後,天下人求嚴師必然不會再選擇墨家,求賢友也不會選擇墨者,求良臣更不會選擇墨者,那纔是真正害了墨家。如果赴死,那麼便必然會有人行墨者之義,從而繼承墨家遺志。我將會把鉅子之位傳給宋國的田襄子,田襄子乃是賢者,墨家怎麼會絶於世呢?”

徐弱便說,“如果真如夫子之言,那麼便請我先行赴死”,於是便在孟勝之前死去了。孟勝派遣了兩個手下帶人衝出重圍,要將鉅子的令牌送到田襄子那裏。而陽城被楚軍圍困,孟勝死了,他的弟子追隨他一起赴死的有一百八十人。

衝出去的人中有兩個人終於見到了田襄子,並且把鉅子令牌和孟勝的指令(傳鉅子位於田襄)交給了田襄子,準備回去楚國和追隨孟勝殉葬。田襄子制止他們說:“孟勝子已經把鉅子的位子傳給我了,你們要聽我的,不要回去。”但是那兩個人還是回去殉葬了。

歷史上徐弱是什麼人?他自殺的背後是何真相? 第2張

徐弱不死便只能選擇死戰或苟活於世

從整個事件來看,徐弱顯然不是怕死之人,他之所以會勸孟勝,只是擔心墨家的傳承從此斷絕罷了,在知道孟勝已對身後之事有所安排之後,便慨然赴死了。而且,當時的墨者均認爲,如果不聽鉅子的話,那麼便是不知墨家之義,那麼徐弱作爲一個墨者,在孟勝決然赴死之際,也只能選擇追隨。

如果徐弱不選擇赴死,擺在他面前的無非兩條路,要麼追隨孟勝,要麼只有逃亡。

1、追隨孟勝。如果追隨孟勝,那麼便是和楚軍決一死戰,與城共存亡。在敵我雙方力量相差極爲懸殊,且根本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守城的成功性幾乎沒有。徐弱最終的結局或者是戰死沙場,或者是在孟勝死後追隨而去。

2、畏死逃亡。在那個極爲重視個人品行的時代,如果徐弱選擇了逃亡,那麼必然是個名聲掃地的結局。如果能夠順利逃亡,他也只能就此隱姓埋名就此苟活於世。

從徐弱的行事風格來判斷,第二點他顯然是不會選擇的,他所能做的便仍然是隻能追隨孟勝,這也是當時所有墨者的一致選擇,當然結局仍然是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