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崇禎皇帝勤政愛民,爲何卻成了亡國之君呢?

崇禎皇帝勤政愛民,爲何卻成了亡國之君呢?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崇禎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他勤政愛民,勤儉節約,虛心納諫,爲何卻成了亡國之君呢?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明朝初期,朱元璋創立衛所,是大明最主要的軍隊兵源處,構想來自唐朝的府兵制。明代自中央京師到地方郡縣,皆設衛所,細分下有許多個小單位, 規定一衛有士卒五千六百人,閒時爲農種田,戰時爲兵作戰,偶爾操練。朱元璋曾說:“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崇禎皇帝勤政愛民,爲何卻成了亡國之君呢?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這是我們常說的,衛所制亦是如此,不過也能給大明拉出幾十萬可戰的軍隊,稍加操練上次戰場就成精銳之師。明末最後一支能征善戰的精銳,乃是絕世名將孫傳庭統帥操練的,原本是內御起義軍,外抵後金兵的希望之師。而打敗他們的不是李自成等人的農民起義軍,不是皇太極來去如風的八旗鐵騎,是那大明皇帝崇禎打敗的,活生生折騰沒的。

崇禎十二年,堪稱農民起義軍剋星的孫傳庭和楊嗣昌鬧矛盾,也沒人幫自己,一氣之下就上奏疏發發牢騷,說自己要引疾乞休。正常步驟應該是:崇禎特下聖旨寬慰,調節雙方的矛盾,正值大明風雨飄搖之際,當應以和爲貴同仇敵愾共禦外侮。崇禎偏不,你想幹就滾,耍什麼性子,來人,將孫傳庭免官罷職貶爲庶民,再將其關入大牢。

這是孫傳庭萬萬沒想到的,朝野上下也沒人想到,還打着仗呢,李自成等農民軍就差一步被完全剿滅了,你這就裁撤最高將領不打了?這是鬧哪樣啊。這一關就是三年,孫傳庭也就在牢裏呆了三年,哪也沒去。崇禎十五年,死灰復燃的李自成又來了,河南、湖廣、陝西等地局勢敗壞,無人可剿,崇禎這才發現還是老孫好,這纔將他撈出來。

孫傳庭率軍前往開封解圍,剛到李自成就跑了。孫傳庭起復原職,得詔帶五千京軍趕往陝西剿匪,接着開封又被李自成給圍了,而崇禎再下詔命其馬上出關對付後金大軍。孫傳庭內心是崩潰的,自己不過沒當三年總督,天下已亂成這般,剛出獄就被逼着去打氣勢如虹、兵強馬壯的八旗軍?而且就給五千京軍?這誰頂得住啊。

孫傳庭不傻,先熟悉關中情況,整合自己手上的力量,省得開戰被人扯後腿。孫傳庭想拖時間練兵招兵,上奏崇禎需要時間和糧餉,崇禎帝就是不給說五千人就五千人,一分錢都不給你,一個月內必須出關作戰。說崇禎刻薄寡恩吧,也不對,因爲他對洪承疇(降清的那位)和左良玉(擁兵自重那位)二人出奇的好,一邊拒絕孫傳庭一邊發內帑十五萬兩白銀給左良玉。

崇禎死命的催孫傳庭出關出關,柿園之敗讓孫傳庭看清楚了形勢,這樣不行,必須要招兵整軍。就這樣孫傳庭回了關中,朝廷不給錢糧怎麼辦。孫傳庭有辦法(屯田劫富),最後弄來了大量錢糧。另一邊,崇禎不斷給左良玉等人大量錢糧。

崇禎皇帝勤政愛民,爲何卻成了亡國之君呢? 第2張

崇禎不斷給孫傳庭加官進爵,卻不給任何實際的東西,還在不停催促出關應戰,逼到最後再不出兵就是下獄論罪殺頭了,孫傳庭只能出兵。其實在這段時間,時任兵部尚書的馮元飆曾聲淚俱下地反覆死諫:“這是陛下最後家當更是我大明最後家當,不可輕易開戰,一旦敗了就全完了啊。”崇禎就是不聽,認爲孫傳庭擁兵自重,但真正擁兵自重的左良玉他又不管,隔三岔五送錢送糧。

訓練了好幾個月的軍隊還是有成效的,戰爭開始,孫傳庭連勝,差點將李自成抓住,李自成部將也開始謀劃投降了。奈何,一連六七天下雨,道路泥濘,軍中糧餉不濟,被十萬闖軍所圍,明軍大敗,孫傳庭身死,時年51歲。這時,崇禎還在京師遙控着孫傳庭進軍進軍,不要慫,就是幹。

最後,崇禎認定孫傳庭是詐死潛逃,沒有給予贈蔭,還常和旁人說他的不好。大明戰神朱由檢的不自知,最終葬送了明帝國,令無數後人惋惜。中國人尤其重視身前死後的榮譽,一直不喜歡孫傳庭的崇禎居然質疑其詐死,人無諡號,家無撫卹,崇禎不給褒獎,功過自有後人評說,《明史》給了個客觀的評價:“傳庭死而明亡矣”。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帝國失去了最後一位五星級忠臣良將,再也沒了翻身的機會!

在李自成的農民軍進入京畿腹地之前,北京的朝堂上就有人提議讓吳三桂的部隊來協防北京,可惜崇禎沒錢給軍隊當路費,崇禎號召大臣捐錢,只有皇后捐了兩萬兩,其中五千兩還是國仗給的。沒錢造成軍隊只能坐看北京城於公元1644年被李自成攻破。

明朝官員的俸祿很低,明末的官場,滿朝文武幾乎沒有不貪的,官場上貪污腐敗無孔不入,連科舉的狀元都是用銀子堆出來的。此時一個空降來的皇帝突然要搞一場反腐運動, 滿朝官員從剛開始的不寒而慄變成後期的笑而不語,一個個都成了超級影帝,下面的百官冬天炭敬、夏天冰敬、各種紅白喜事都是搜刮漫天,可偏偏在上面皇帝跟前超級愛裝清廉。“您不是愛清廉恨貪腐嗎?我被逼只能裝啊,適者生存嘛!”什麼?你要錢?我可一個子兒都沒有,微臣可是“清官”啊!朱由檢(崇禎)先生像個孤獨的觀衆一樣,深深蒙在東林黨上演活劇的一面爛鼓裏。更別提東林黨的大本營~江南的稅收了,可惜他們不知收斂,戲演過了頭,正劇變成了悲劇!

其實直到百萬民軍圍困北京時,李自成仍然承諾要三百萬銀子,封個王就退兵,並答應幫崇禎剿滅滿清!可此時滿朝官員仍然沒一個願意出錢的,崇禎終於明白了,他怒了,國家居然毀在這羣“吝嗇”官員之手!崇禎以“驚人的愚蠢”對議和條款加以拒絕!1644年三月十九日,城破,崇禎吊死煤山(現景山)。臨死前崇禎哀嘆“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噴出了“雖朕薄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也!”之類的話,竊以爲無非找個託辭洗刷自己的過失與無能,想想此前的幾年裏,爲了找墊背的,平寇無力時,殺了多少兵部尚書?稅收捉襟見肘,換了多少內閣首輔?

故事並未結束,京師淪陷後,滑稽而意想不到的一幕上演了:在京的東林黨一衆人本來翹首期盼着伺候新皇帝,結果卻幾乎統統被李自成、劉宗敏抄家、拷掠、暴屍於街頭;少則幾萬兩、多則幾十萬兩的銀子從各大臣的家中抄出。後人感嘆:滿朝的官員玩過頭了,全是悲劇與慘劇啊,大明帝國終究還是成了悲劇!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