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成汭勤政愛民本有所成,爲何最後卻投江自盡呢?

成汭勤政愛民本有所成,爲何最後卻投江自盡呢?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9.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末年,天下大亂,落霞孤鶩與草莽英雄齊飛,鬧得神州大地兵連亂結。淮西(一說青州)人成汭乘着亂世的烽煙,奪取荊南節度使所轄的八州之地,佔據“北控中原、西憑兩川、東臨江東、南接楚粵”的兵家必爭之地江陵城(今湖北荊州),成爲掌控一方權柄的割據者。

成汭勤政愛民本有所成,爲何最後卻投江自盡呢?

與同時代很多軍閥不同的是,底層出身的成汭是個深諳百姓疾苦的統治者。他剛到江陵時,城中僅剩17戶居民。經過他勤政愛民、通商務農的勵精圖治,不過數年全境人口即恢復爲萬餘戶。若按照歷史發展的正常走向,在這亂世中奉行着“保境安民”基本政策的“優秀軍閥”成汭完全有可能久居此地,將這片熱土作爲基業傳給子孫,建立歷史上第一個由成姓人做國君的小王國。不過,一件看似突如其來的事情改變了這一切。

公元903年,鄂州(今湖北武昌)被人圍攻,駐守此地的軍閥杜洪自知力弱只得向當時掌控大權、兵多將廣的朱溫乞援,無力南顧的朱溫則命成汭等人發兵相助。聞知此訊後,成汭大喜過望,立即調遣所轄的水師十萬餘人,戰艦200餘艘傾巢而出。

一向低調的成汭這次如此大動干戈,難道真是出於防止人道主義災難的目的而幫助友鄰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成汭心中最真實的想法是企圖向東奪取淮南的地盤,擴張勢力。他認爲荊南所轄的長江中游地區位於四戰之地,物產不豐,遠不如鄂東和江淮一帶的魚米之鄉富庶。若藉此時機一鼓作氣打敗吳軍,再乘勢兼併了杜洪,就可將大江沿岸的州縣盡收囊中。在這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他沒有聽從手下將領的苦口良言,而是親率檣桅林立的戰艦和主力精銳,羣帆飄懸地浩蕩進發了。

讓成汭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同受詔令討敵的另外兩路人馬儘管也很快出兵,但方向卻與他恰恰相反。在成汭的大軍即將到達鄂州時,另外兩路人馬則開到了江陵城下。他們在荊江口會合,乘虛突襲江陵,將成汭苦心經營十餘年的根據地蹂躪殆盡,大掠人口和貨財而去。成軍將士在前線聽說此事後立即軍心渙散,鬥志全無,最終慘敗,成汭本人也在此役的熊熊戰火中,深深感受到了無力迴天的苦楚,萬念俱灰之後縱身投向水中,他氣吞長江的野心和嘔心瀝血所建立的基業,自然也隨之煙消雲散。

成汭勤政愛民本有所成,爲何最後卻投江自盡呢? 第2張

成汭這個亂世梟雄之所以會敗亡得如此迅速,其主要原因與600多年前就同樣據守此地的關雲長別無二致。他們都看到了武力擴張帶來的巨大利益,自認爲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驕矜心理,讓他們放鬆了應有的警惕和戒備。殊不知,誘惑其實是誘殺,魚餌背後實際隱藏着鋒利的魚鉤。這二人用前半生的英名和慘烈的“杯具”結局鑄成的深刻教訓,值得今人汲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