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崇禎強權17年,最後還是成了亡國之君

崇禎強權17年,最後還是成了亡國之君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崇禎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回看我國2000餘年的封建歷史,亡國之君或昏庸無能、或荒淫無度,再不濟也是年幼登基,無力掌控朝廷的小皇帝,反觀崇禎,他登基18歲,十分勤政,也沒有荒淫誤國;而且亡國之君大多勢弱,大都面臨各藩王稱霸一方,這一點崇禎也不符合,甚至他對百官還有着絕對控制權,由此可見,崇禎沒有一點符合亡國之君的“氣質”。

因此有人說明朝的覆滅,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而崇禎只是“生不逢時”恰好趕上了;還有人說,明朝末年,天災人禍氾濫,鼠災、蝗災等等接踵而至,導致各地農民起義頻發,就在江山一片混亂時,後金也在邊境虎視眈眈,內憂外患下,崇禎無力抵抗,最終亡國。雖然這些都不假,但並不是亡國的主要原因,因爲清朝末年,同樣是天災人禍,同樣也有農民起義,同樣內憂外患,但清朝照樣挺了過去,由此可見,這些都是有希望克服的。所以,明朝滅亡歸根結底,崇禎自己也有着很大的原因。

崇禎強權17年,最後還是成了亡國之君

一:崇禎行爲令將領心寒。他上位後雷厲風行,掃除了閹黨魏忠賢及其黨羽,將全力掌握在手中,加強了皇權,給了百官一個下馬威,也在朝中樹立了威信。但之後爲繼續加強中央集權,他的一些行爲令百官對他膽怯,比如說袁崇煥一事,不得不說,袁崇煥是明末的一名優秀將領,他率領軍隊打下了寧遠大捷、寧錦大捷等戰績,崇禎由此對他更加信任,還賜予了他尚方寶劍。

袁崇煥一時得意,他擅殺毛文龍、想要專權,這些行爲確實不對,但對於一個將領來說又無可厚非,古代這樣的大將有很多,甚至可以說具有這樣的威霸,還能促進戰爭的勝利。但在崇禎的眼中,袁崇煥成了叛變,最後也將其殘忍凌遲。有了袁崇煥這樣的案例,誰還敢爲他賣命,拼死作戰?因此,在後來與後金、農民起義的對戰中,明軍很少勝利,崇禎也大爲惱怒,處決了一個又一個的將領,一時間朝中百官人人自危,深怕被他懷疑。

反觀後金的皇太極,他的行爲與崇禎形成鮮明的對比,當時明將祖大壽不投降,皇太極爲獲得好感,對他實行“圍而不攻”,祖大壽投降要回,他就放,事後再一次抓住,他也沒有報復,祖大壽爲維護氣節,不願帶清兵打仗,他也隨他。不論皇太極這麼做背後有多大的目的,起碼做法比崇禎讓百官舒服。

二:崇禎沒有做到獎懲一致。人心難測,所以爲了更好的統治人心,不論是古代朝廷還是現代公司,都有一套“獎懲制度”。比如古代秦國就有一套對應的作戰獎勵制度,可是崇禎沒有,他的獎罰隨心所欲,他高興時曾授予多名將領尚方寶劍,但有了袁崇煥的先例,誰也不敢使用,深怕一不小心,這把寶劍刺向自己,因爲袁崇煥憑此殺毛文龍,成爲他最後的罪證之一。

崇禎強權17年,最後還是成了亡國之君 第2張

三:李自成得到民心。明朝末年,各地農民起義頻發,他們起義的對象自然就是朝廷,首當其衝就是崇禎,這時起義隊伍中比較顯眼的就是李自成,同一個立場,再加上李自成曾放話“均田免賦”,這話很明顯,誰也做不到,但飽嘗苦難的百姓還是被吸引了,紛紛倒向他,對此,崇禎就沒有作爲了,他沒有拉回大衆的心。同樣的情況,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國就被清朝抹黑、鎮壓。

所以,崇禎上位17年,儘管他一心想要力挽狂瀾,不過由於本身的管理不當、性格缺陷,導致17年不得其法,最終被攻破京城,他也以身殉國,這一點爲他的人生增添了”亮點“。而且他自縊前,爲了不使妻女遭受叛軍侮辱,他痛下殺手,逼她們自盡,甚至還親手砍殺2個女兒。所以小編覺得人無完人,崇禎如若不是帝王,或許不會走到這一地步,也或許他會有一番作爲,但可惜,他遇到了岌岌可危的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