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孫權實力比劉備還要強 東吳結局爲何沒有比蜀漢要好

孫權實力比劉備還要強 東吳結局爲何沒有比蜀漢要好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7.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孫權要比劉備強很多,爲何東吳的結局卻沒蜀漢好?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三家歸晉,一舉結束了東漢末年以來幾十年的國家亂局,但是最終卻是十分戲劇性的,三國的領導人無論是劉氏曹氏還是孫氏,最終都不過是爲別人做了嫁衣,成就了冢虎司馬懿的家族。

彼時的三國中,曹操的曹魏是最強大的一支,但是卻沒想到最先滅亡的也是曹魏。後來的晉朝,也是在曹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最終在曹魏絕對的兵力優勢下,勉強維持幾十年的蜀漢和東吳最終倒在了晉朝的老拳之下。

在三國的後期,曹魏內部士族和貴族之間爭鬥不斷,東吳內部則是政治昏暗,劉備內部是將少地寡兵員稀少,甚至後世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傳聞。

孫權實力比劉備還要強 東吳結局爲何沒有比蜀漢要好

在這種情況下,爲何劉備的結局要比孫權好上一些,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麼?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其中的故事。

孫權和東吳

漢末黃巾起義,天下烽煙四起,狼煙滾滾,孫權的先人孫堅奉命鎮壓黃巾起義,黃巾起義很快被鎮壓,但是藩王勢力強大已經是不可挽回的結局,一時間諸多王侯將相割據,漢朝手裏400年的西域也失去聯繫。

到後來董卓奉命入京,結果實際控制了漢朝皇室,天下諸侯有了兵和一處將打一家的理由,轟轟烈烈地討董聯軍成立。此時,孫堅討伐荊州牧劉表時戰死,手下的將士兵源大部分被袁術吞併。

爲了能擁有生存之道,其子孫策無奈之下投靠了袁術,作爲其帳下大將,四處征戰。後來,袁術稱帝,孫策自知如此樹敵於天下心中就有退意。

他也不甘心一直屈居人下,帶領了一部分舊臣子,脫離袁術繼續轉戰天下。在這之後,他遇到了周瑜,在這個不亞於諸葛孔明的人物的幫助下這一行人逐漸有了落腳之地,孫策連曹操而抗袁術,受封爲吳侯。

四年之後,被前吳郡太守的門客暗殺,至此孫權正式登上東吳的權利寶座。而在東吳、孫堅、孫策、孫權發展的時候,劉備也沒有閒着。

劉備和蜀漢

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父親早亡,早年,劉備以織蓆販履爲生,黃巾起義之後,劉備結識關羽張飛,然後在後兩者的幫助之下,分別轉投公孫瓚,曹操,劉表等。

在曹操帳下期間,劉備得到漢獻帝的衣帶詔,於是暗中爲恢復大漢而努力,並在三顧茅廬之後得戰略家諸葛亮。

孫權實力比劉備還要強 東吳結局爲何沒有比蜀漢要好 第2張

話說,在孫權繼位不久,便遇到了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北方曹操20多萬大軍南下,兵鋒直指東吳。

在那樣的情況,東吳內部動盪,隱隱有了不戰自潰的風險,孫權與周瑜的統一安排之下,最終穩固了江山。他們聯合劉備而討曹操。

最終在赤壁火燒戰船,並趁勢奪取了曹操佔領的荊州部分地區。與此同時,經過君臣一番謀劃,在赤壁之戰之後,劉備也佔據了荊州五郡,這纔算有了大本營。

又經過了六年,經過了一番作戰之後,天府之國巴蜀之地,最終被劉備收入囊中,此年國力日益強盛的劉備大勝曹操於漢中,進位漢中王。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蜀漢建立,國力達到鼎盛。而在稱帝之前,蜀漢的基業荊州僅留關羽一人駐守,由於一直以來的軍事勝利,使得駐守關羽的孤傲之心日益強盛。

幾年之後,孫權也登基爲帝,國號大吳。只是在這之前,爲了一統荊州之地,他趁着盟友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從背後偷襲,導致關羽一敗塗地。

當時的盟友劉備,佔據了益州和荊州,勢力所及範圍已經超過了孫權的東吳。前者也從盟友變成一個戰略威脅,而坐鎮荊州的關羽,手下的士兵雖少,但卻是百戰老兵,戰鬥力非凡。

如此一隻勁卒,即便是曹操勢大,被打的也只能採取守勢。無奈之下,孫權向曹魏稱臣,二者共同夾擊關羽,一戰就收復了荊州全境的土地。

孫權實力比劉備還要強 東吳結局爲何沒有比蜀漢要好 第3張

雖然此前在襄樊之戰中,關羽水淹七軍震驚華夏,最終仍然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蜀漢最重要的一支軍事力量就此覆沒,東吳也消滅了關羽這個軍事上的重大隱患。

當然,因爲此事東吳也引來了劉備的報復。荊州之戰後,當時隆中對時期的戰略路線已經被打破,益州雖然久未經戰火,可畢竟蜀道難。

於是,劉備以襄樊之戰爲藉口,舉傾國之力,發動了堵上國運的一場戰役,夷陵之戰。史書之中,劉備親率蜀國五萬大軍,自西向東、攻打東吳。

結果卻不曾想因爲戰略失誤,被東吳大將陸遜,火燒七十里連營,經此一戰蜀漢僅剩的精銳大軍盡沒,這是自襄樊之戰之後蜀國的又一場大敗。

孫權實力比劉備還要強 東吳結局爲何沒有比蜀漢要好 第4張

孫權與劉備

夷陵之戰的大敗中,蜀漢最精銳的力量全軍覆沒,蜀漢盛極而衰,劉備也是在白帝城病逝。後期雖經諸葛亮恢復國力,但畢竟天下大勢難違,最終爲司馬氏掌握的曹魏所滅。

後主劉禪投降,被封爲安樂公,之後在洛陽去世,享年64歲。夷陵之戰後,蜀漢國力凋敝,徹底退出荊州。

也在此時,東吳的疆域和國力達到了鼎盛,孫權的統治前期,鑄造業和瓷器製造業走向成熟,絲綢業開始興起,由此帶來了造船業的興盛,一度與印度和東南亞等國聯繫經商,國力鼎盛。

然而孫權晚,始終缺乏進取精神,偏安一隅,而且驕奢淫逸日盛,而在後來的二宮之爭中,孫權的安排讓東吳白白耗損國力,最終在280年滅亡於晉朝手中。

孫權實力比劉備還要強 東吳結局爲何沒有比蜀漢要好 第5張

蜀漢與東吳相比,雖說都被覆滅,當時蜀漢的結局相比東吳來說要好。後主劉禪在魏國善終,蜀漢受到的破壞也相比東吳要小,反觀東吳則不然,他們遭到了曹魏的強烈的打擊。

爲何會如此呢?原因在於後主劉禪,爲了國家和百姓選擇了主動投降,由此極大地保全屬地人民的安全。反觀東吳,他們在和晉朝的作戰中選擇了頑抗到底,結局可想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晉末年劉淵起事之後,追諡了劉禪爲孝懷皇帝。從這個角度來看,蜀漢的結局就更不是孫權的東吳可以相比的了。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但是最終不過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無論是哪家王朝也好,最終受苦的也全都是黎民百姓,芸芸衆生。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