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嫡庶之分到底是什麼樣的 到了唐朝纔開始緩和

古代嫡庶之分到底是什麼樣的 到了唐朝纔開始緩和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古代嫡庶之別,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嫡庶之別可以說是自古有之,在殷以前無嫡庶,但殷以後嫡庶觀念就逐漸興起了,到周出現了具有嫡庶之別代表性的分封制。

隨着時間的發展,嫡庶觀念於東漢的跡象愈發明顯 ,只是到魏晉時開始出現了一些轉變 ,再到南朝時已經不顧庶孽。歷史的浪潮永遠是波動的,從永嘉之亂到北朝時 ,再次出現反轉,嫡庶觀念尤其鮮明,嫡庶之別如天與地,文化、社會、經濟、政治等等方面嫡庶之別深刻鮮明。然而,到了唐朝時,這種嫡庶之別又開始逐漸緩和。

古代嫡庶之分到底是什麼樣的 到了唐朝纔開始緩和

一、統治者的影響

1.時局影響

中國古代標榜的是君權神授,皇帝即爲天子,可以說,天子就是百姓心中的神。

並且,分封制之後,於漢開始,中央集權越發明顯,世家豪強逐漸沒落,中央集權在唐朝到達一個小高峯。這樣一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君主也會爲了自己的權力逐漸收攏中央的權力。

唐初,隋朝剛滅,政權割據,有薛舉的西秦、李軌的西涼、蕭銑的南樑、王世充的鄭國、竇建德的夏國、樑師都的北涼。當然不止這些,還有劉武周、李子通等人建立的政權。當時的局面是狼煙四起、內不安外有患,流民無處可去。

古代嫡庶之分到底是什麼樣的 到了唐朝纔開始緩和 第2張

此時,想平定局面,新的政權就需要能打仗的人才,且新政權下百廢待興,國家還急需各方面的人才。再來是因爲隋朝剛亡,戰亂四起,民心四散,這種時候對百姓、人心的安撫也極其重要,得民心得天下。

這種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壓力之下,嫡長子和庶生子都能被統治者收到旗下。並且,當時統治階層屬於關隴軍事的貴族集團 ,這個貴族集團並沒有沿襲北朝一些弊端。

統治者當時對於人才的選擇是:“人以才進,不論嫡庶次。”意思就是統治者缺人,無論是大嫡長子還是庶生子,只要有真才實學,就可被統治者重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對於時局的妥協。

據《中國人口史》,可知隋朝大業五年時人口數大約是5032萬。但是到了隋末唐初,全中國剩下的人數不足隋朝大業五年時的1/3——不過200餘萬戶,即1500餘萬人,《通卷·卷七》有記載:“末年離亂,至武德有二百餘萬戶。”

可知人口在這種大趨勢下迅速銳減,此時需要的人才就不能只從越來越少的嫡長子中去選擇,庶生子和寒門的任用是統治者對於大趨勢的一種妥協。如褚遂良所說:“主祭祀之裔,必貴於嫡長;擢文武之才,無限於正庶。”從選拔人才這裏,其實也就能看出在唐代嫡庶之別已經被弱化了

2、統治者本身的集體潛意識

其次,是唐初統治者自身的問題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其實,對於中國古代來說,因爲中國古代社會是農耕社會,小農經濟爲主,自給自足,這就決定了中國古代社會的生產力並不是很高,這也就使得財產分配和繼承是需要遵從一定的原則。就如,原始社會的私有制出現時對於財產的分配。

而隨着生產力和文化的進步,這種對於財產的分配也逐漸有了維護社會穩定、維護禮法以及血脈正統性的作用和象徵,這種分配製度就逐漸演化成了嫡長子繼承製。

也正因爲自古以來嫡長子繼承製的重要性,於是上自皇室 ,下到官宦之家 ,都是格外重視這個制度的。

古代嫡庶之分到底是什麼樣的 到了唐朝纔開始緩和 第3張

魏徵就說:“殷家尚質,有兄終弟及之義;自周以降,立嫡必長,所以絕庶孽之窺覦,塞禍亂之源本,有國家者之所深慎。”但是,統治者並不是純粹的中原人,他身上有胡人的血統,所以對於嫡長子、血統的觀念並不是如正統中原人這般看重。

心理學術語上有個詞叫“集體潛意識”,即歷史演化過程中人類祖先積累的經驗,這種經驗會代代相傳成爲一種先天遺傳傾向。

胡人居住地不比中原,他們的居住地環境更加惡劣,因此,適者生存,而這些“適者”中多數是強者更加適應環境,因而在他們有一種“慕強”的潛意識;相反,嫡庶之別這種原則對胡人來說就並不是那麼重要了。

統治者擁有的胡人血統,這也使他擁有這種集體潛意識。

古代嫡庶之分到底是什麼樣的 到了唐朝纔開始緩和 第4張

如唐太宗殺兄代之。再如唐睿宗選了庶生子李隆基作爲繼承人。這些也是他們身上集體潛意識的體現。並且,統治者也把這種集體潛意識直接轉化投射到了自己後代身上——轉化、投射都是精神分析流派中將自己無意識衝動導出來的方式。

據《舊唐書·褚遂良傳》:“既以長子守器東宮,弟及庶子數將五十。”同傳有褚遂良指責唐太宗:“陛下昔立承乾爲太子, 而復寵愛魏王, 禮數或有踰於承乾者, 良由嫡庶不分”

可知李世民有嫡長子李承乾,但是李世民尤其喜愛自己的第四子魏王李泰,李泰頗受太宗恩寵 ,唐太宗給他的禮秩甚至超過了太子承乾。

此種寵愛其實就是他們集體潛意識投射到現實的表現,即他們對嫡庶之別不如傳統中原人的看重、他們的一種“慕強”心理。但也正是這種集體潛意識沒有收斂地投射與轉化,使得統治者對李泰的寵愛無以復加,導致了太子謀反死亡和李泰的被貶。

褚遂良對此就說:“陛下比者立承乾爲太子,復寵魏王。愛之嫡,嫡庶不分。所以至今日 。”

但是無論如何,這也給了唐代後人一些啓發,即取嫡長子而代之。也正是因爲統治者自身的問題,使得嫡庶之別的觀念越發弱化。總而言之,在唐代,不管是人才選拔方面還是統治者自身的觀念上,嫡庶之別已經在逐漸淡化。

二、制度的影響

古代嫡庶之分到底是什麼樣的 到了唐朝纔開始緩和 第5張

1、科舉制度

其實,從隋朝開始,嫡庶之別的觀念就開始弱化。到了唐代,嫡庶之別更加不如北朝這樣明顯。而其中最大一個原因,就是科舉制度。

首先,科舉制度的沿襲和發展,使得庶生子和寒門能踏入朝廷,這些人一旦入朝爲官,便會爲自己寒門、庶生子這個羣體的利益奮鬥,並且這也使得皇帝手中權力得到收攏,爲打擊士族、豪強積蓄了力量——而一般來說,嫡長子繼承製的一些支持者就是這些士族和豪強。

如武周名臣李昭德,他就是個庶生子,以舉明經入仕,後成爲武則天朝大臣。有文載: “昭德,即乾佑之孽子也。強幹有父風。少舉明經,累遷至鳳閣侍郎。”

並且武則天時期還有了武舉,這就更加爲寒門和庶生子開闢了一條能得到權力的路。正是這種政治制度的改革和放寬,身份已經不再是選拔人才的關鍵,本身的能力纔是選拔人才的關鍵。

這種改變使得軍權得以更加集中。同時這種改變也使得庶生子、寒門的社會地位得以提高,嫡長子和庶生子之間的區別也得以減少。

古代嫡庶之分到底是什麼樣的 到了唐朝纔開始緩和 第6張

2、財產製度的變化

並且由於這種政治制度的變化,使得唐代財產繼承製度發生了變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影響經濟基礎,相輔相成,這種財產製度的變化又弱化了嫡庶之別的觀念。

這種財產製度的變化並不是一夜之間形成,這和當時的文化背景、社會背景、政治背景有莫大關係——其實無論哪一種制度發生改變,這都是生產力、文化、社會等因素一起造就的,財產繼承製度也不例外。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這裏其實就可以看到一種大趨勢,就是嫡庶之別的不斷弱化。

唐宋時期,財產分配繼承上已經開始實行“平均制”,根據唐律明文即:“諸應分田宅及財物,兄弟均分……兄弟亡者,子承其分,兄弟俱亡,則諸子均分,其未娶妻者,別與聘財。”

這便是平均制,從“平均制”的出現,可以再一次看出唐代的嫡庶之別已經弱化了不少,嫡庶之別的弱化已經從政治轉移到民生,也就是說觀念的受衆開始由官員轉向黎民百姓。

且據《唐明律卷》:“諸同居卑幼,私輒用財者,十疋笞十,十疋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即同居應分,不均平者,計所侵,坐贓論減三等。”

古代嫡庶之分到底是什麼樣的 到了唐朝纔開始緩和 第7張

由此已經可知,唐代在財產繼承分割的律文中並未刻意孤立庶子,律文所規定的是:“有罪等罰,家財均分”。

即庶生子的財產繼承權得到了改善,此時庶生子經濟基礎和選拔人才制度都已經得到了改善,可以得知,庶生子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政治地位等已經得到上升,嫡庶之別觀念越發弱化。

而且,在唐代律文中,“嫡庶”一詞出現次數已經大不如從前,大多數是以“兄弟”一詞代替,可從上文的唐律明文知曉。

綜上所述,隋朝開始,由於科舉制度的出現,嫡庶之別觀念開始被削弱,唐朝時對科舉制度的改革和延續,唐朝選拔人才時對才華地看重,唐朝統治者本身對這種觀念並不是如此地看重,中央集權地加強,唐初對人才的迫切需求,唐朝財產分配繼承製度的改善,以及其他種種唐朝文化、社會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庶生子和寒門在唐朝時地位得以上升,也使得在唐朝形成一種了大趨勢,即嫡庶之別越發不明顯。

參考文獻:

高亞莉.《唐宋時期嫡庶財產繼承問題探析》

劉永強.《獨一無二: 唐代嫡子僅指嫡長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