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書生考取功名的話 書生需要背多少書

古代書生考取功名的話 書生需要背多少書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古代書生背書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其實說“背”是不恰當的,準確來說,“背”只是手段,最終目的是“學習理解”“融會貫通”

古代科舉,從隋開始,唐及以後發揚光大,明清鼎盛。人人都說科舉制度不好,八股文如何如何禁錮思想。但我們看問題不能站在事後的眼光,而要設身處地,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方式去思考與研究。

古代書生考取功名的話 書生需要背多少書

科舉作爲一種人才選拔機制,其根本是爲國家服務,爲君主制的中央集權服務,當然,也可以說爲人民服務,畢竟國家國家,有“國”有“家”。所以,這肯定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競爭之大,非高考所能及。沒有所謂的公平可言,再者,世界上本無絕對的公平,永遠只有相對的公平。

既然是爲君主服務,爲中央集權服務,所以你必須要認可這個價值觀,我們不用去苛責那些忠君之人是愚昧無知,也不必批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毫無人性,這都是很正常的。你要問我爲啥,我只能告訴你,這就是歷史唯物主義,我要生在那個年代,我也忠君,我也會三叩九拜,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古代書生考取功名的話 書生需要背多少書 第2張

各位四書五經的“輔導資料”

所我要“背”什麼,取決於“大綱”考什麼(很熟悉吧,這就算是歷史發展規律了)。當然,四書五經都很短小精悍,要背下來並不難,難的是如何理解,否則只是小孩子搖頭擺腦似得倒背如流,沒有意義。這時候,就有很多文壇大咖,例如說朱熹,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出一些“輔導教材”,統稱爲“注集”。天下學子,就都通過這些輔導教材去學習理解。這類注集的數量、字數就不好預測了。可能四書隨便一句“行拂亂其所爲”,6個字,注集會有6000個字,這個東西說不好,看個人造化,你自己天資聰慧,一看便懂,搞不好自己都能做“注集”。否則,愚鈍不堪,就算把天下注集都買來吃了,還是不懂爲啥行拂亂其所爲。

最後到了考試的時候,一看題目: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明。

你傻不傻眼,不止你傻,大家都得傻,這不止是超綱,完全就不在綱內。拿老子的道德經來做題目,是要砍頭的,因爲不在四書五經範圍內。

放心,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題目是: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鳥乎?詩云:穆穆文王。

前半句出自《大學》“於止知其所止,可以忍而不如鳥乎”

後半句出自《詩經》“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

超綱了嗎?沒有

但是完全是胡謅,將兩個毫無聯繫的句子放在一起,就是科舉後期經常出現的情況,因爲四書五經就那麼多句,很多話也並不適合出題目,所以就出現了很多東拼西湊,斷章取義的情況。

珍惜當下,還是社會主義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