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希特勒如何把“進攻是最好的防禦”變成最壞的防禦?

希特勒如何把“進攻是最好的防禦”變成最壞的防禦?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4.6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阿登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在西線阿登地域(比利時東南部)實施的進攻戰役。1944年秋,盟軍已從三面逼近德國本土(其中東線爲蘇聯紅軍,西線和南線爲以英、美爲首的盟軍),德軍形勢嚴峻,爲扭轉不利戰局,希特勒決定集中兵力在西線發動一次使盟軍猝不及防的攻勢,奪回主動權。希特勒對阿登戰役寄予了極大希望:“堪稱本戰區甚至可能是整個戰爭的決定性的轉折點。”他甚至認爲,“在西壁防線前面證明不可能的事(指打敗西線盟軍)通過從西壁防線內的進攻,將成爲可能”。“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景緻”,一名德國奧寧堡部隊的士兵後來回憶說。他們以爲能夠重現4年前席捲英、法軍隊的情景,然而最終結果卻是西線盟軍踏上了直搗柏林之路。

1944年深秋,戰爭從東、西、南三面向德國本土逼近。一次大規模的戰役計劃從1944年9月底開始在德軍最高統帥部祕密地策劃。這個作戰計劃被命名爲“萊茵河上值更”。主要內容是:集中優勢兵力,迅速突破盟軍防線,強渡馬斯河,奪取盟軍的主要補給港口安特衛普,把盟軍一分爲二,並製造第二個敦刻爾克,然後再轉頭來對付蘇聯。

希特勒選擇的反攻地點就是4年半之前德軍突破法軍防線的那一個崎嶇不平的阿登山區。這個地區是美第1集團軍(司令員爲霍奇斯1和美第3集團軍(司令員爲巴頓)的結合部,北側由霍奇斯負責,南側由巴頓負責,兩個集團軍之間大約85英里寬的防區由第l集團軍所屬的第5、第8兩個軍共6個師的兵力防守。希特勒認爲該地區是“現有部隊肯定能突破的地方……防線單薄,他們也不會料到我們會發起突襲。因此,充分利用敵人毫無防備的因素,在敵機不能起飛的氣候下發起突然襲擊,我們就能指望取得迅速突破”。希特勒決心要“不顧一切地推行這項計劃”。

希特勒如何把“進攻是最好的防禦”變成最壞的防禦?

爲實施這個計劃,德國政府發佈了關於建立“人民近衛軍”的命令,應徵年齡從16歲到60歲,很快就召募到大批新兵,在經過6至8周的短期訓練後,調往西線,加入了攻擊部隊。12月初,德軍共集結了25個師,其中有7個坦克師。右翼是“黨衛軍”第6集團軍(司令是狄特里希上將),轄有第67軍、“黨衛軍”第1裝甲軍、“黨衛軍”第2裝甲軍,共有4個裝甲師、4個步兵師、1個傘兵師,大約有640輛坦克;中路是坦克第5集團軍(司令是曼特菲爾上將),轄有第66軍、第47裝甲軍、第58裝甲軍,轄有3個裝甲師、4個步兵師,大約有320輛坦克;左翼是第7野戰集團軍(司令是布蘭登堡),轄有第80軍、第85軍,共轄3個步兵師、1個傘兵師。其任務是負責掩護第5裝甲軍團的側背,保障中央進攻。進攻集團計有官兵25萬人,坦克和強擊火炮900輛,飛機800架,火炮和追擊炮2617門。

盟軍在西線共計有87個師,其中25個裝甲師。然而美、英軍指揮部認爲,阿登地域不適於進行大規模的進攻。因此,在寬115公里的地段上與法西斯德軍集團對峙的只有第12集團軍羣(司令官爲佈雷德利)的美軍第1集團軍所屬的5個師(83000人,242輛坦克,182門反坦克自行火炮和394門火炮),從而導致了戰役初期的不利局面。

德軍在進攻前組織了一支由黨衛軍特種部隊及第150裝甲旅兩部分組成的,約2000名的會講英語的突擊隊。突擊隊乘坐美軍的吉普車深入盟軍防線內部,他們分成小隊到處切斷電話線,倒轉路標,使守軍的預備隊走錯方向,掛上紅布條表示路上埋有地雷,盡其所能地製造混亂。美軍被這少數德國兵的活動擾得驚恐不安。爲搜索這些德國小隊,許多交通線不能通行,50萬美軍士兵只要在路上相遇就互相盤問,幾百名士兵在答覆問題時因使人感到懷疑而被拘捕,連身爲集團軍總司令的佈雷德利也不例外。12月16日,德第66軍的一名軍官,在從軍部駕車去前線時被俘。隨身攜帶的幾份該計劃的作戰命令落入美軍手中,從而使美軍及時作出了反應。

12月16日,德軍在深霧的掩護下發起了進攻。密集的大炮對幾乎所有的美軍陣地猛轟,美軍遭到突然襲擊,損失很大,未能組織抵抗就紛紛退卻。在中路,曼特菲爾的第5裝甲集團軍進展迅速,到17日,成功地用一個鉗形攻勢包圍了美軍第106師的兩個團,並且迫使7000人以上投降,這是美軍在歐洲戰場上遭到的最嚴重失敗。18日,曼特菲爾第5裝甲集團軍的先鋒第47裝甲軍進抵公路交通樞紐巴斯托克。但第47裝甲軍只留下了第26人民擲彈兵師攻打巴斯托克,第2裝甲師和裝甲教導師卻繞道前行,錯過了不費力氣佔領巴斯托克的機會;右路進攻的狄特里希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也抵達昂布萊夫河上的一個渡口,挺進約30英里。其先頭縱隊“派佩爾戰鬥隊”抵達並佔領了馬斯河渡口。然而,這隻縱隊在斯塔佛洛市過夜時,對近在咫尺的存有250TY加侖汽油的美軍的大燃料庫及重要橋樑竟漠然視之,以致美軍增援部隊利用其設置障礙(燃燒汽油、炸燬橋樑),阻住了其前進的道路;左路布蘭登堡第7集團軍所轄的4個師均渡過奧爾河,其中第5傘兵師突至12英里處的維爾茨,在南側爲中路部隊建起了一道壁壘,小有進展。至12月20日,德軍的進攻部隊已形成一支寬約100公里、縱深30~5公里的突出部,並繼續向前推進。

直到17日早上,盟軍主要司令官們才承認德軍全面進攻已經開始,艾森豪威爾急調第82和第101空降師火速趕往巴斯托克一聖維特一線進行增援,阻止德軍西進。加文將軍指揮的美第82空降師被派往聖維特防線,而麥考利夫將軍指揮的美101傘兵師則馳援巴斯托克。19日,艾森豪威爾在凡爾登召開高級將領會議,商討對策。會議決定採取南攻北守的方針。具體部署是:巴頓的美第3集團軍北上攻擊德軍的突出部;德弗斯的美第6集團軍向北靠攏保護巴頓的右翼;霍奇斯的美第1集團軍必須頂住從北面和南面突入阿登地區的德軍,扼住西去的咽喉要道,堅守陣地,並準備由北向南反攻,與巴頓的美第3集團軍合圍德軍。

巴頓指揮的美軍第3集團軍從12月22日起進行反攻。其第12軍擊退了德軍的進攻,並迫使德軍第7集團軍的第80軍轉入守勢。第3軍指揮所屬第26、第80步兵師和第4裝甲師,積極地執行巴頓發出的“迅猛前進”的命令,全力以赴地解救巴斯托克之圍。從整個戰役來看,德軍如果攻佔了巴斯托克,守住南翼,並及時向突破地區增調能征善戰的部隊,那麼仍有可能利用第5集團軍各裝甲師所達到的有利態勢繼續發展。一旦德軍到達了馬斯河,就仍有可能使落後的德軍第6裝甲集團軍等調頭北上,重新運動起來,構成戰役的新突破,增大對盟軍的壓力和威脅。美軍第3軍在雪地裏奮力北進,24日開始向包圍巴斯托克的德軍外圍陣地實施進攻。巴斯托克附近地區的地形易守難攻,德軍第5傘兵師、第26師進行着頑強抵抗,奪取每一個村莊,每一片樹林。25日,美軍發現納夫夏至巴斯托克公路方向上的德軍抵抗較

弱,於是,集中第4裝甲師在西南至東北軸線方向實施突擊,26日下午,第4裝甲師所剩無幾的謝爾曼式坦克終於突破了德軍在巴斯托克南部的防線,與堅守部隊勝利會合。電影《巴頓將軍》中,巴頓指揮部隊在白雪茫茫的山陵起伏的道路上前進,並晝夜與敵在叢林與房屋地區激戰,就是反映這一史實。

德第5裝甲集團軍之第47裝甲軍所屬的第2裝甲師和裝甲教導師繞過巴斯托克,向北面的美軍第1集團軍進攻。塞勒斯是德軍推進的頂點,距馬斯河只有5英里。於是中部戰線形成了一個凸出部(阿登戰役因此又稱爲凸出部戰役或凸角之戰)。這時,天氣已經好轉,美軍立即出動大批飛機對德軍裝甲部隊進行猛烈轟炸,使其無法在白天活動,陷入困境。12月25日,德軍第2裝甲師與美第1集團軍之第7軍第2裝甲師爆發激戰,到該天結束,德軍第2裝甲師陣亡2500人,1050人被俘,損失81輛坦克(原有88輛)。此役美軍第2裝甲師獲得了“活動地獄”的稱號。26日,德軍遂開始後退。德軍在巴斯托克的失敗使德軍裝甲師腹背受敵,補給困難,陷入無力發展的被圍境地。至12月25日,德軍集團突破了戰線,並向縱深推進90多公里。其先頭坦克部隊已抵迪南地域,距馬斯河只有4公里。美、英軍指揮部爲加強阿登地區的軍隊採取了堅決措施,從戰場其它地段向這裏調來了若干個師。

希特勒如何把“進攻是最好的防禦”變成最壞的防禦? 第2張

至12月底,德軍向馬斯河的進攻已被阻止,但法西斯德軍指揮部並沒有放棄自己的計劃。1944年12月31日夜,德軍開始在阿爾薩斯的斯特拉斯堡地域進攻美軍第7集團軍。1945年1月1日德軍出動1000多架飛機,對法國、比利時和荷蘭境內的機場進行了突然襲擊,炸燬盟軍飛機260架。法西斯德軍航空兵損失飛機約300架。但盟軍的情況仍很嚴重,德軍地面部隊突破了馬奇諾防線,向阿爾薩斯北部發起了進攻。1月3日,盟軍轉入反攻,巴頓的第3集團軍由巴斯托克向東北出擊,霍奇斯的第1集團軍由北向東南出擊。德軍也在這一天對阿爾薩斯發動了最猛烈的攻勢,從而展開了阿登戰役中最激烈的戰鬥。雙方血戰了5天,最終德軍仍未能拿下這個城市。

1945年1月6日丘吉爾向斯大林求援。蘇軍當時正在準備新的戰略進攻,尚未就緒。但爲履行同盟國義務,蘇軍比原定日期提前8天於1月12日實施了維斯瓦河一奧得河戰役。由於蘇軍的進攻,希特勒指揮部被迫減少西線的積極行動,並把兵力從西線調往東線。1945年1月下半月至2月初,已調往蘇德戰場13個戰鬥力最強的師,其中包括6個坦克師和摩托化師,8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以及其它技術兵器(這段歷史一直被西方國家所迴避,丘吉爾於1945年1月6日給斯大林的信和斯大林於次日給丘吉爾的回信都證明了此事,這兩封信至今仍然保留)。

1月8日,希特勒終於下令德軍撤退。1月12日,蘇軍在東線提前發動進攻配合作戰,希特勒不得不從西線抽調兵力到東線作戰。盟軍迅速乘機推進。1月16日,霍奇斯的美第1集團軍和巴頓的美第3集團軍勝利會師,到1月28日,在英美軍的追擊下全部撤回到阿登的出發陣地。

從戰術上來看,德軍在阿登地區的反攻是其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成功突破,達成了整個戰役行動的突然性。具體的戰鬥行動中,也收到了一定效果。如“特種突擊隊”的成功使用。但從戰略上來看,希特勒爲實現其狂妄的野心,使用了西線上主要的裝甲師和其它機動兵力,並使它們受到了很大的損耗,極大地破壞了德軍在西線作進一步抵抗的機會。事實上,德軍在阿登地區的反攻是希特勒把“進攻是最好的防禦”這一軍事信條推向了極端,變成了實際上的“最壞的防禦”。

德國在阿登地域進攻的失敗,意味着希特勒德國領導集團妄想在西歐取得決定性軍事勝利的冒險企圖遭到破產,意味着他們迫使美、英政府拒絕同蘇聯就徹底打敗法西斯德國進行軍事政治合作的計謀完全落空。阿登戰役是西線作戰進程的頂點。德軍的大量兵力兵器被迫調往蘇德戰場,他們在阿登地域遭受損失以及缺少預備隊(從1945年1月起至戰爭結束時預備隊都調去補充同蘇軍作戰的軍隊)——所有這一切大大削弱了西線的德軍,而促進了盟軍在以後各次實質上是追擊退卻之敵的進攻戰役中獲勝。此次作戰,德軍傷亡81834人,損失戰車324輛、飛機320架。盟軍傷亡76890人(包括1萬人死亡,4。7萬人受傷,2。3萬人失蹤),損失戰車733輛、飛機592架。德軍損失雖與盟軍相當,但是盟軍能輕易地補充他們的損失,而德軍不能,而且德軍已投入了他們最後的精銳部隊,此後,德軍在西線再也無力阻擋盟軍的進攻了。戰役結束後僅4個月,希特勒企圖建立的“千年帝國”便煙消雲散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