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道光作爲大清都想死衚衕的主要推手 道光對清朝滅亡負多大的責任

道光作爲大清都想死衚衕的主要推手 道光對清朝滅亡負多大的責任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都說清朝衰敗是從乾隆皇帝之後開始的,本身這個觀點是沒有錯的,但經過演義的扭曲和加工之後,乾隆就被認定是大清滅亡的罪魁禍首。道光皇帝該爲大清滅亡負多大的責任?對道光和清朝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道光作爲大清都想死衚衕的主要推手 道光對清朝滅亡負多大的責任

清王朝的滅亡是一個時代的更迭,是體制的蛻變,乾隆也好、慈禧也好,他們都不是大清滅亡的主因。但不可否認,乾隆以後包括乾隆在內的諸帝以及官僚統治階級,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果非要選出一個皇帝,那麼道光纔是真正讓大清走向死衚衕的主要推手。他所擔負的責任要遠遠大於乾隆、嘉慶、咸豐乃至慈禧。原因有二:

其一,輸掉了本該打贏的戰爭

這場戰爭就是第一次鴉片戰爭,時間發生在道光二十年(1840)。不管是在官方史料還是野史、筆記,還是今人的著作中,都會將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歸結爲“器不如人”、“體制腐敗”這兩個方面。

總體來講這樣的結論並不錯,但卻忽略了道光帝本人的原因。說到底就是一個決心問題。

先來說器不如人

道光時期,中國的GDP總值與大英帝國不相上下(乾隆時期遠勝英國),從綜合國力來看,中國的國土面積大、人口衆多,有戰略縱深,每年國家的財政收入維持在4000萬兩左右。

從八旗、綠營的裝備來看,當時是冷兵器和熱兵器共用,甚至熱兵器佔多數。只不過清王朝所準備的鳥槍、火炮的質量參差不齊,在射程、射速上不及英軍,但差距遠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巨大,只有軍艦有着明顯的代差。

說起19世紀30年代的英國,就必須要提到第一次工業革命。我們知道,英國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引領者。從1785年瓦特發明蒸汽機以後,直到1840年,英國的大機器生產才徹底取代了傳統的工廠手工業。

道光作爲大清都想死衚衕的主要推手 道光對清朝滅亡負多大的責任 第2張

從這個時間節點上來說,1840年英國人才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工業革命。而在武器裝備上,則還沒有完全迭代。當時英國裝備的步槍還是滑膛槍,直到1860年以後才全部換裝線膛槍。至於火炮的射程和殺害力,也沒有達到現代火炮的威力。

但不管怎麼說,英軍的裝備還是領先清軍,這個差距如果進行量化,可以理解是抗美援朝時期,中國和美國的差距。

歷史告訴我們,武器裝備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原因,更多的則是戰略決策和天時地利人和。事實上,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英國人唯一的優勢就是武器裝備。

英國國會在討論是否向清王朝開戰時,也是疑慮重重,最後主戰派以微弱的9票勝出。從中也可以看出,英國向大清宣戰並沒有絕對的把握。

加上英國勞師遠征,後勤補給困難,一旦陷入被動則會面臨全軍覆沒的絕境。然而,結果卻是2萬英軍戰勝了數十萬的清軍。這自然就會讓人聯想到大清朝的體制問題。

再來說體制

從乾隆晚年開始,腐朽的專制體制弊端叢生,吏治腐敗,文官不作爲武將惜命。整個官場可以用“萬馬齊喑”來形容。在太平時期,這種體制尚且可以自保,而一旦遇到外敵入侵,則難以應對。

體制腐敗都是自上而下,道光本身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帝王,文治武功沒有一樣能上得了檯面,新疆的一次小小叛亂,幾乎傾全國之力才得以平叛,這點戰功在乾隆朝根本不值一提。

吏治方面,道光重用曹振鏞、穆彰阿,整個官場烏煙瘴氣,沒有一點生氣,年輕後進唯唯諾諾人才凋零。這樣一個朝廷,又能有什麼出息,何談中興呢?

道光作爲大清都想死衚衕的主要推手 道光對清朝滅亡負多大的責任 第3張

我們可以設想,乾隆時期的武器裝備和道光是基本差不多,軍隊數量也是一樣的。如果英國選擇在乾隆時期入侵中國,那麼廣州城還沒有攻下來已經被拍死在沙灘上。

即便退一步來說,如果把道光換成乾隆,結果也是一樣的,英國人同樣沒有任何勝算。究其原因就是乾隆與道光在性格和能力上有着天壤之別。

我們都說乾隆是敗家子,可有一點他是康熙、雍正所不能比的,那就是在捍衛國家領土完整、維護民族統一的問題上,他比歷史上任何一個帝王都堅決。而道光就沒有這個意識,生怕英國人會打進北京而愧對列祖列宗。

體制問題說白了就是皇帝個人素質問題。道光帝如果有決心,傾全國之力和英國死磕,那麼區區兩萬人,就是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他們。

有人可能會問,如果這麼評價道光,那麼他的兒子咸豐不是同樣無能嗎,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不是輸得更慘嗎?

實則不然,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英國的武器裝備則要先進得多,裝備的當時威力最大的線膛槍。而且西方國家馬上進入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加上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兩個國家,面對這樣的強敵,輸了並不丟人。

其二,沒有知恥而後勇

道光帝輸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從《南京條約》的內容來看,僅是賠了兩千一百萬兩軍費,割讓香港,開放通商口岸。

《南京條約》是恥辱的,我們不能說這點損失對中國來說是毛毛雨,但至少沒有傷到元氣,中國也沒有真正淪爲半封建半殖民地。如果道光帝痛定思痛,那麼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失敗未嘗不是好事,這給中國帶來了一次契機。

道光作爲大清都想死衚衕的主要推手 道光對清朝滅亡負多大的責任 第4張

這個時候,正值第一次工業革命,我們和西方國家的差距還不巨大,如果這個時候道光帝能洞悉世界發展趨勢,大力實行改革,那麼中國無疑也會成爲一個強國。

中國的封建專制體制沿襲了兩千多年,傳統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我們不能要求道光去改變君主專制的基本體制,但至少在經濟、軍事、文化、貿易等方面可以進行變革。如果是這樣,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乃至後來的八國聯軍入侵,都有可能會避免,甚至也會走上君主立憲這樣一條道路。

戰敗之後,道光又幹了什麼呢?向來以天朝上國自居的清王朝,經過這次打擊後,道光帝一蹶不振,只是一味地強調愧對列祖列宗,而沒有任何實際行動。道光最後的十年極其壓抑,甚至對朝政也是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態,純屬混日子而已。

道光作爲大清都想死衚衕的主要推手 道光對清朝滅亡負多大的責任 第5張

等到道光去世咸豐繼位後,國內又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內憂加上外患,大清朝早已是病入膏肓了,這個時候不要說康熙、乾隆了,就是玉皇大帝來了,怕也是拯救不了大清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