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看書爲什麼會有生命危險 古人不是什麼書籍都可以看的

古代看書爲什麼會有生命危險 古人不是什麼書籍都可以看的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8.1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古代書籍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漢武帝征伐四方,以致國庫空虛,於是想把宮苑所養白鹿的皮強賣給諸侯。一塊一尺見方的白鹿皮售價40萬錢,相當於明搶。大司農顏異對此不甚贊同,隨即被人舉報,說他妄議朝廷。酷吏張湯負責審案,顏異被定“腹誹罪”,該死。漢武帝表示同意。

腹誹罪雖是張湯首創,但這種“唯動機論”得從董仲舒說起。漢武帝大興酷吏政治,但又想要名聲,怎麼辦?那就借儒家聖賢的名義,粉飾屢興大獄的現實。於是,朝廷每次討論司法問題,他就派張湯去問董仲舒的意見。

古代看書爲什麼會有生命危險 古人不是什麼書籍都可以看的

董仲舒的回答被集結成冊,叫《春秋決獄》。其中有這樣一個案例,某人在打鬥中誤傷其父。按律,子女毆打父親要判死刑,但董仲舒認爲,如果子女沒有加害父親之心就不該治罪。然而,一到政治層面,儒家的溫情全然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誅心之論。

淮南王劉安的孫子向朝廷舉報劉安謀反,漢武帝派董仲舒的弟子呂步舒去調查。劉安沒發過一兵一卒,也沒任何謀反的跡象,但呂步舒熟練掌握《春秋》“原心定罪”的技巧,於是劉安成爲心懷怨恨、結黨營私、陰謀叛逆之人,數萬人被牽連。

在中國歷史上,通過羅織隻言片語來還原心理動機,進而判罪殺人的事,實在不勝枚舉。胡惟庸案發10年後,朱元璋“忽然發現”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也是此案的主謀,於是李善長被賜死,全家被斬首,株連三萬餘人。

古代看書爲什麼會有生命危險 古人不是什麼書籍都可以看的 第2張

可這些罪行在朱元璋的手詔和刑部案卷中都找不着,能找着的不是八竿子打不着的瑣事,就是明顯有問題的證詞。比如,朱元璋有次讓李善長往偏遠地區運茶葉,李善長跟胡惟庸抱怨:天下已定,自己沒用了。這些牢騷也被視爲謀反的動機。

李善長的一個家奴舉報,主人曾與胡惟庸密語良久,想必是“策劃謀反”。還有一個家奴舉報,主人曾召集官員,對他們說:“請你們到胡丞相家商量謀反的事。”李善長何等精明,怎會隨便跟下人說這種瘋話?朱元璋又不傻,居然“信”了。

明末,王陽明心學盛行,人人都說要反思本心、遷善改過,還發展出“互助會”:各自剖白內心,在他人的批判下改錯,或互寄日記以示改過的決心。可這竟成了給人安插罪名的機會。

年羹堯在賀表中將形容皇帝夙興夜寐的“朝乾夕惕”寫成了“夕惕朝乾”,雍正說:年羹堯出身科甲,寫成這樣一定是故意的。會意的大臣一擁而上,爭相彈劾,年羹堯自裁。

古代看書爲什麼會有生命危險 古人不是什麼書籍都可以看的 第3張

文官陸生楠在發配充軍途中寫了幾篇《讀通鑑論》,被人舉報“借古諷今”。雍正撰文訓了他一通,還下令把他殺了,說他所用紙張尺寸小,字也小,可見不是什麼好人,科考多半是靠作弊。

如此一來,爲免遭橫禍,自我壓抑成爲清代社會氛圍的主流,連皇親國戚也不能倖免。弘曆爲皇子時好寫史論,但從來只寫漢唐宋三代,不敢碰元明和本朝史。直到乾隆中晚期,皇位穩固的他纔敢正大光明地研究明清史。宗室弘旿聽聞《紅樓夢》已久,但不敢看,因爲《紅樓夢》的後40回太過敏感。

見慣雍正、乾隆隨意批鬥臣下、官員隨意互相誅心的社會風氣後,學者戴震沉痛地說:“人死於法,猶有憐之者;死於理, 其誰憐之?”不過,皇帝殺人真的講理嗎?戴震也清楚,所以他說,尊者、長者無論如何都是對的,而卑者、幼者即便據理力爭也是徒勞。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