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曾國藩的官職到底多高呢?身居多個要職

曾國藩的官職到底多高呢?身居多個要職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起曾國藩想必大家不會感到陌生吧,或許很多人讀過那本《曾國藩家訓》,感受過他的高明;當然,曾國藩也是清末洋務運動地方上的的代表之一,創建了安慶內軍械所等現代化工業機構。我們知道洋務運動本質是清政府爲了挽救自己的統治而發起的自救運動,所以作爲洋務運動的地方代表之一,曾國藩的能力可想而知。

曾國藩的官職到底多高呢?身居多個要職

確實,曾國藩是晚清政府的中流砥柱,梁啓超說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一位是大教育家孔老夫子,一位是明朝的心學大師王陽明,剩餘的半個便是曾國藩。即便只算半個聖人,還是能夠勝過古代絕大多數文人士子的。曾國藩既然是晚清政府中流砥柱的大臣,他的官職肯定不會低,那麼他的最高官職放到現在來看有多高呢?

曾國藩出生於普通耕讀家庭,自幼勤奮好學,而且聰明敏捷,他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

曾國藩的官職到底多高呢?身居多個要職 第2張

道光十八年(1838),曾國藩參加會試,併成功登第,殿試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自此,他開始了自己的仕途。併成爲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又在朝考中取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親自提拔他爲第二名,選他爲翰林院庶吉士。但庶吉士其實也算不上是官職。它是一個短期職位,由通過科舉考試中進士的人當中選擇有潛質者擔任,爲皇帝近臣,負責起草詔書,也有爲皇帝講解經籍等職責。不過當庶吉士的好處便是讓皇帝眼熟,容易看到你的能力。換句話來說,就是相當於那種實習幹部,只要表現出色將來便前途無量。

兩年之後,也就是道光二十年(1840),的散館考試中 ,曾國藩名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檢討。翰林院檢討是個從七品小官,主要負責修訂國史。這個官職相當於今天的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的研究員。

三年之後,即道光二十三年(1843)七月,曾國藩被任命爲爲四川鄉試正考官,正考官應當是從四品官員,但畢竟去地方當主考官只是暫時的,這個職位無法與現代官職來等量代換。曾國藩回到中央後被補授翰林院侍講,不久又授予文淵閣校理。翰林院侍講按照品級來說是從四品,主要參與討論文史、勘對公文,相當於中央機關的祕書;文淵閣校裏則是在皇家藏書樓進行書籍整理,就如同是國家圖書館、檔案局的管理人員。

後面的兩年內,曾國藩先後轉翰林院侍讀、任會試同考官、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掌管記注、撰文等)、轉左庶子、升侍講學士、充日講起居注官、充文淵閣直閣事。從入仕開始到道光二十七年(1847),曾國藩一直從事着文書方面的工作,這也爲他後面的路途積累了豐富的案牘文書方面的經驗。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曾國藩被升任爲內閣學士加禮部侍郎銜。內閣學士按照官員品級劃分屬於從二品,相當於現在的副政治局常委,禮部侍郎即禮部二把手,相當於今天的教育部、外交部、文化部這些部門共同的副部長。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正月,曾國藩被授予禮部右侍郎。八月,又被任命爲兵部左侍郎。次年六月,擔任工部左侍郎。之後的兩年裏他又先後擔任了刑部侍郎、吏部侍郎。放到現在就是把國務院各個部門的副部長都做了一遍。

咸豐二年(1852年)六月,充江西鄉試正考官,途中因母喪歸家守孝。然而這時的太平天國運動已席捲半個中國,儘管清政府從全國各地調集大量八旗軍、綠營官兵來對付太平軍,可是這支腐朽的武裝已不堪一戰。因此,清政府屢次頒發獎勵團練的命令,力圖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裝來遏制太平軍勢力的發展,這就爲曾國藩的湘軍的出現,提供了一個機會。11月,清政府命令曾國藩和湖南巡撫張亮基辦理團練。不久之後,他建立了一支驍勇善戰的軍隊:湘軍。

在平定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曾國藩先後被授予兵部侍郎,管理兩江和皖南軍務,還被授予兩江總督加兵部尚書頭銜。

兩江總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江蘇(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屬於正二品,加兵部尚書或都察院右都御史銜者爲從一品。所以此時曾國藩是從一品官職,清朝的從一品官職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副總理,這個品階對於從布衣士子走上來的曾國藩來說,這個位置確實很高。

咸豐十一年(1861)9月5日,湘軍攻陷安慶。9月25日,曾國藩移住安慶。12月20日,加太子太保銜,奉旨督辦四省(蘇、皖、浙、贛)軍務。太子太保是從一品官,但是有銜無職,一般作爲一種榮譽性的官銜加給重臣和近臣,加太子太保,是顯示了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運動中的付出得到咸豐皇帝的高度認可,他的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

同治皇帝繼位後,曾國藩作爲洋務運動的發起者和參與者,也是非常受皇帝倚重的。洋務運動期間,他前前後後被授予體仁閣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直隸總督這些職務。

在明清時期,大學士是正一品,是輔佐皇帝的高級祕書官。清朝的正一品官員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總理。此時的曾國藩是真的位高權重。不過,因爲“天津教案”一事上不僅沒有與法國開戰,還在法國的要求下商議決定處死爲首殺人的8人,充軍流放25人,並將天津知府張光藻、知縣劉傑被革職充軍發配到黑龍江,賠償外國人的損失46萬兩銀,由崇厚派使團至法國道歉。

這一結果引起朝野上下一片反對之聲,種種罵名讓曾國藩病情加重,不得已只能讓李鴻章代替自己直隸總督的位置,而自己則先是退居幕後養病。同治九年(1870),曾國藩被再度起用爲兩江總督,依然是等同於數省的最高長官,而他最終就是死在任上。

縱觀曾國藩的一生,從布衣士子到位極人臣,也是極爲精彩。但是,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有那麼高的臺階,初入仕途那些年做文書工作積累經驗;到後面才能展現,鋒芒畢露,都是過程的積累。所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對於我們來說,也要從身邊一點一滴開始積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