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皇帝李適有多摳門?士兵被氣的發動兵變

皇帝李適有多摳門?士兵被氣的發動兵變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攢錢對普通人來說是生活必需,對某些土豪來說又是很容易上癮的癖好。唐德宗李適就有這種癖好,甚至走火入魔。

按說那時奉行“朕即國家”,皇帝缺錢從國庫裏拿就是了,但從唐玄宗開始,皇家還是建了個小金庫,即“瓊林庫”,後來覺得不夠,又建了個“大盈庫”—一個放綾羅綢緞,一個放金銀財寶,主要用於皇帝賞賜臣下或私人採買。這兩個小金庫傳到李適手中,成了他的快樂源泉。

皇帝李適有多摳門?士兵被氣的發動兵變

李適即位四年後,發生了“涇原兵變”,各地士兵被抽調來京準備勤王。李適請人家吃飯,卻只拿出一點帶殼的米和青菜,結果惹惱了士兵,他們倒戈圍攻皇宮。李適逃跑後,士兵洗劫了傳說中的兩個小金庫,長安市民也參與其中,一直搶到天亮也只搶走了一小部分。

次日,太尉朱泚篡位稱帝,在長安駐紮了將近一年,用小金庫裏的財物維持新政府運轉,同時大肆賞賜將士,揮霍無度,但直到垮臺仍沒把錢花完。

李適痛失金庫後心如刀絞,時刻想着把錢再攢回來。流亡期間,日子非常艱難,士兵連替換的衣服都沒,好不容易有人進貢,李適卻把貢品堆在走廊裏,並在旁邊豎起一塊牌子,上寫“瓊林大盈庫”,宣佈私有權。大臣陸贄覺得不妥,說現在攢錢不合適。李適也覺得確實應該低調一點,於是把牌子摘了,但士兵還是沒分到半毛錢。

流亡生涯結束後,天下暫時太平,李適重回長安,再次啓動攢錢計劃。他精打細算地攢了三年也沒之前多,便向宰相李泌抱怨道:“往年各區道進貢都是50萬串錢,今年卻只有30萬串錢,實在不夠花。”李泌沒辦法,只好答應以後安排政府每年專門撥給他100萬串錢,同時希望他不要再向各區道要錢。

李適知道這種行爲不得人心,便同意了,只是從公開轉入地下。第二年,負責河南、江南、淮南賦稅的官員元友直返京,帶回大量金銀、布匹,向李適完美交差。李適忙把它們全部存入大盈庫,又派太監帶着聖旨到各地索取財物,同時囑咐所有接到聖旨的地方官,“此事千萬不要讓宰相知道!”這事最終還是傳到李泌的耳中,但事已至此,他只能裝聾作啞。

李泌死後,再沒人能攔得住李適了。他不但公開向官員要錢,還讓人去市集上搶東西。他提拔了一個財政大臣叫裴延齡,此人就任之初就對他說:“通過清賬查庫,我發現有20萬貫錢還沒入賬,請陛下將這筆錢存入另外一個金庫,以供陛下隨時取用,永無匱乏。”不久,他又對李適說:“朝廷倉庫收藏的財物多有失落,最近我在糞土中收得13萬兩銀子,還有價值100多萬的絲綢等物,這些財物也沒入賬,應當算作節餘,也該轉入陛下的金庫。”

皇帝李適有多摳門?士兵被氣的發動兵變 第2張

當年涇原兵變差點要了李適的命,可他仍改不了“捨命不捨財”的毛病。後來禁軍缺糧,士兵餓得都要譁變了,他仍不捨得出錢酬軍。此時江淮地區恰好送來三萬石米,李適高興地對太子說:“有糧食了,我們父子可以活命了。”江淮地區運米至京,加上運費每鬥米價高達350文錢,而京中市場上每鬥米價不過數十文錢。可李適寧願眼睜睜地坐等兵變,也不願用“私房錢”來爲朝廷買米。貪財到這種地步,李適也算“笑傲”古今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