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夏朝都城的位置真的不能確定嗎?夏王說,其實我沒有別的選擇?

夏朝都城的位置真的不能確定嗎?夏王說,其實我沒有別的選擇?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夏朝都城的位置真的不能確定嗎?夏王說,其實我沒有別的選擇?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如果你對夏以前的歷史感興趣,請耐心看完這篇文章,有可能會有些長。本文分以下幾個部分,滿天星斗地理環境分析、從考古、分子人類學、文獻上看星斗爭輝、爲什麼會月明星稀。我們會從“考古”和“分子人類學”,“地理環境”三個方面進行全面論證。後期會有一些文獻上的論據。

滿天星斗地理環境分析

我們看下滿天星斗是如何分佈的,如下

夏朝都城的位置真的不能確定嗎?夏王說,其實我沒有別的選擇?

4000年前文化遺址分佈示意圖

通常我們將一萬年左右這個時間點作爲新石器時代和舊石器時代的分界線。這個時期地球進入了“全新世”時期,全新世時期的生態環境與我們今天的生態環境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

距今天8500-3000年這段時期被學界稱爲“仰韶溫暖期”,而這段時期恰巧是我們歷史上“滿天星斗”的年代。溫暖溼潤的氣候,讓我們祖先的農業生產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爲今後中國領先世界兩千年的農業文明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黃河流域的粟作農業和江淮兩湖流域的稻作農業都在這個階段開始萌芽,並迅速傳播到各個地區。

學者通過專業分析,距今6000-4000年前,海平面比現在高2-5米。海水深入內陸最多處達幾百公里,渤海灣海岸線西移50公里,已經到達天津西側,長江流域,海水入侵100-200公里。

夏朝都城的位置真的不能確定嗎?夏王說,其實我沒有別的選擇? 第2張

黃泛區及海侵示意圖

傳說中的大禹治水就發生在這個時期,經過仰韶溫暖期前期的發展,中國大地上農業取得了顯著的提高,人們生活富足,這時期從考古上來看,彩陶、黑陶、玉器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連續暴雨、洪水肆虐、海濤洶涌,給新石器時期的人們造成了空前的災難。《史記·夏本紀》中說:“當堯之時,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

時代背景情況簡單介紹完了,我們看下幾個主要地區的地理環境情況。下面這張圖是目前網絡上我看到的對夏朝所在地的幾種看法。

夏朝都城的位置真的不能確定嗎?夏王說,其實我沒有別的選擇? 第3張

網上流傳夏都位置

其實就單看這張圖,如果你是夏王,你選擇哪裏呢?二里頭所處洛陽盆地,有山河之險,西出函谷進入關中平原,東出虎牢進入華北平原,北據黃河邙山,南靠秦嶺,東倚嵩山。不言而喻了吧。我們不妨詳細看下。

夏朝都城的位置真的不能確定嗎?夏王說,其實我沒有別的選擇? 第4張

星斗爭輝的年代,各個星斗的狀

石卯位於廣袤的黃土高原北部,黃土事實上是非常適宜農作物栽培的土壤。由於黃土是粉塵顆粒,不容易形成岩石,呈現出均勻、細小、鬆散、易碎的特點,對於石器時代的人們使用原始工具非常容易進行耕種。而且作爲鹼性的土壤,礦物質不容易流失,所以土壤的肥力經久不衰。但同時會存在一個問題,就是黃土鬆散易耕種,也容易流失,無論大的風沙或者洪水,很容易將黃土塊衝碎,黃河的名字就是這樣來的。所以在大洪水到來的時候,雖然下游地勢低的地方更容易受到洪水的打擊,但本來就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更加嚴重。爲農業生產帶來了非常大的困難。石卯古城進入5000年後開始衰落蓋因於此,這裏向北是鄂爾多斯草原,向西是寧夏草原,所以後來整個這片地區的人們成爲了遊牧民族,而能夠擁有水草豐美的河套地區一直是遊牧民族孜孜以求的目標。從考古上來看石卯雖然是一座龐大的石城,但這片地區的文化遺址分佈相對並不廣,這個跟地域是有關的。這裏在漢朝設置西河郡,緊挨朔方郡和代郡,事實上成爲了遊牧民族南下侵擾朔方和代郡的一個緩衝地帶,而遊牧民族很少越過膚施(榆林)南下,往往繞道雁門一帶走臨汾盆地,或者向西走寧夏平原後穿隴東的蕭關進入關中。沿途的水草補給是關鍵。所以秦始皇修了一條“秦直道”直通北疆。想必穿越溝壑縱橫河流錯亂的黃土高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夏朝都城的位置真的不能確定嗎?夏王說,其實我沒有別的選擇? 第5張

對於石器時代的人們來說,農業生產是生存的保障,進入農業以後,向東部黃河衝擊平原擴張也是人口發展後的必然結果。因爲篇幅的原因,這裏我們不做詳細解讀。另文詳述,我們看下遠古的祖先如何遷徙過來的吧,請看圖。

夏朝都城的位置真的不能確定嗎?夏王說,其實我沒有別的選擇? 第6張

大約12000年前,一部分攜帶O3-M122父系單倍體類型的人沿着藏夷走廊向北方前進,穿越無數高山大河,沿途走走停停,最終進入隴西盆地並長期定居下來,在這裏留下了小柴旦湖等舊石器遺址。而留在出發地的同族最後成了彝族、拉祜族等古老民族的祖先,今天看來,這裏的有些民族接近100%的O3-M122單倍體基因,也是源於此。還有一部分人長期定居在路過的三江源地帶,留下的舊石器遺址就是參雄尕朔遺址,這些人與早期進入藏區生活的D系土著融合,形成了最早的藏族。後來北去的同族又有一部分返回,同樣融入進藏族等民族裏。從隴西出發進入隴東的人逐漸進入了新石器時期,形成了大地灣文化,又過了一千年,有一部分人繼續東進關中盆地,這個部落就是黃帝部落,這部分人的基因已經產生突變,就是O3-M134型,後來他們又開始東進,在崤函通道入口分成兩支,一支沿着黃河向北去的那羣人就是石卯的創造者,向東去的那支進入洛陽盆地。

石卯就講到這裏了,我們把目光轉向河洛之間。在討論河洛地區地理環境之前我們先看下我國曆朝歷代對都城選擇的情況。

夏朝都城的位置真的不能確定嗎?夏王說,其實我沒有別的選擇? 第7張

我這裏只是根據大一統王朝簡單劃分了下,喜歡較真的朋友不要去糾纏對錯。我們從上圖可以看出來,我國曆朝歷代不約而同的將都城選在關中到洛陽這一帶。不要去低估古人的智慧,古人的選擇往往都非常有道理。對於任何一個農業社會的王朝,農是立國之本。而中國的地形來說,從關中到河洛這一帶立國就幾乎意味着一個王朝的存在。

夏朝都城的位置真的不能確定嗎?夏王說,其實我沒有別的選擇? 第8張

歷代關隘示意圖

我們看下上圖,所有的紅色圓點就是歷朝歷代修建的關隘,而修建這些關隘的目的就是爲了守住東側這片綠色區域,這片區域是農業的根基,只要有地種糧,一切都好說,元定都北京有其民族原因,明朝呢?朱棣興師動衆遷都北京是爲了什麼呢?僅僅是要去天子守邊嗎?可事實上在朱棣的眼裏,燕山一線並不是他心中的邊界。隨着農業技術的提高,廣闊的東北平原註定要成爲一個重要的糧產區。這點目前已經被證實。雄才大略的明成祖實際上是想將遼東穩固在大明的治下。

夏朝都城的位置真的不能確定嗎?夏王說,其實我沒有別的選擇? 第9張

東北地區地形示意圖

我們回到洛陽盆地,先看下地形結構

夏朝都城的位置真的不能確定嗎?夏王說,其實我沒有別的選擇? 第10張

洛陽盆地地形圖

如上圖所示,洛陽盆地西側“函谷關”位置,黃河將崤山切開,而函谷關坐落在稠桑原中間一道裂縫中,幾千年的時光這個位置沒有了當年的險要,不過當年函谷鐵關當道的雄風還是讓人忍不住充滿嚮往。當然遠古時候還沒有函谷關,不過這個位置的確“車不能方軌,馬不能並鞍”。用古人的話說“丸泥可塞”。東側虎牢關位置也是要衝,黃河從邙山餘脈和嵩山餘脈形成的峽谷縫隙中流過,也是一關當道萬夫莫開了。北部是王屋山餘脈邙山,黃河從山谷中呼嘯而過。而且由於邙山的存在,黃河的泛濫對這裏影響非常小。南面的洛河從西到東橫貫盆地,伏牛山脈和嵩山山脈形成“伊闕龍門”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從虎牢關位置到函谷關位置有210多公里,盆地南北寬度從40到100多公里。對於後世王朝來說,這裏的戰略縱深的確有些小,但在上古馬還沒有成爲交通工具的年代,這個範圍也算是非常理想的戰略要地了。我們再換個角度看下上文提到的黃泛區的問題。

夏朝都城的位置真的不能確定嗎?夏王說,其實我沒有別的選擇? 第11張

洛陽盆地與黃泛區位置示意

我們可以看到,洛陽盆地由於地勢的原因,並不在黃泛區的範圍內,由於黃河改道及經常氾濫的緣故,原本遼闊的河北平原在上古年代並不是理想的農業生產之地。而江淮平原和江東平原也面臨着同樣的問題,同時還有頻繁的海水侵入。據說良渚就是毀於海侵,而洛陽盆地卻得天獨厚沒有這些後顧之憂。這自然會引起對這片土地的爭奪。幾方勢力輪流登場開始了最早的逐鹿中原.。這些我們後面談。上面我們提到的石卯人遷徙路線圖上可以看到龍山人也在其中。我們在看下。

夏朝都城的位置真的不能確定嗎?夏王說,其實我沒有別的選擇? 第12張

大概5000-6000年前這段時期,在隴東一帶的大地灣人由於人口的飽和,陸續開始了東遷,其中一支沿黃河北上進入禿尾河一帶,最終形成了石卯文化,還有一支沿着渭水或者涇河(這個沒有考,以後考證)進入了關中盆地,關中盆地遼闊的土地,溫潤的氣候,讓這些大地灣人在這裏開始迅速繁殖,其實根據考古來看,大地灣人應該在更早階段就有來到關中平原,這裏相繼出現的老觀臺文化遺址、北劉遺址等都是大地灣文化在關中平原的擴張。所以目前還無法判斷究竟是哪一批大地灣人之後穿過崤山進入豫西的,不過我估計是後一批大地灣人,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嘛,從考古出土器物的內涵來看,之後的仰韶文化與關中地區的老觀臺文化有傳承的關係。這有可能是新生力量的加入,造成了本地文化的轉變。仰韶文化的確是碰撞出來的結果,包括之後在豫西與裴李崗文化的相遇。以及之後與大汶口文化的交流,這同時也造成了後來形成的仰韶文化類型衆多,覆蓋範圍廣的特點。我們之後再繼續談這個,下面我們看下淮河流域的情況。

夏朝都城的位置真的不能確定嗎?夏王說,其實我沒有別的選擇? 第13張

淮河流域覆蓋範圍

上面我們談了石卯和龍山,我們也知道石卯和龍山實際上是同一族人分別創立的不同文化。我們看下淮河流域。

淮河流域文化遺址範圍

淮河流域覆蓋範圍非常廣,分別包括河南省、安徽省、江蘇省、山東省的部分地區。

河南省中東部和南部屬於淮河流域,按現在行政區劃,包括鄭州市的絕大部分、開封市、商丘市、許昌市、漯河市、周口市、平頂山市、駐馬店市的絕大部分,信陽市全部,面積近10萬平方米,佔河南省總面積的近60%。

安徽省包括阜陽市、亳州市、淮北市、宿州市、蚌埠市的全部,淮南市、六安市的大部,合肥市的北部、滁州市的北部,面積約6、7萬平方米,佔安徽省總面積的近一半。

江蘇省包括徐州市、連雲港市、宿遷市、淮安市、鹽城市的全部,揚州市的絕大部分、泰州市的中北部、南通市的西北部,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佔江蘇省總面積的60%。

山東中南部的沂、沭、泗流域屬於淮河流域,行政區劃包括現在的菏澤市、濟寧市、泰安市南端(寧陽縣一部分)、棗莊市、臨沂市、淄博市南端(沂源縣大部)、日照市大部分,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佔山東省面積的32%。

從上面分佈範圍可以看出來,我們比較熟悉的賈湖遺址和裴李崗文化實際上屬於淮河文化,並不屬於黃河文化。不過淮河文化和黃河文化只是學界的一種分類方法,以賈湖文化和裴李崗文化的年代來看,那個年代各個地區文化還沒有成型。而這個時候北上的第一批“羌人”剛到隴海高原。這裏做下說明,西邊來的我們這裏統一稱作“羌人”,東邊來的統一稱爲“夷人”,由南方來的統一稱爲“苗人”。這裏只是一個稱呼,請不要跟後面歷史中的羌夷苗進行對號入座。

淮河流域處於南北方文化的分水嶺的位置,所以在淮河流域文化明顯能看到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的接觸與異同。事實上,到新石器中期以後,淮河流域的文化被周邊的四大文化給瓜分了。

夏朝都城的位置真的不能確定嗎?夏王說,其實我沒有別的選擇? 第14張

淮河以北,西北部圍繞嵩山的是仰韶文化閻村類型,東北部泰沂山以南是大汶口文化劉林類型,兩者之間偏東的劉林的大汶口文化因素會多,偏西則仰韶因素較多。豫中、豫東皖西北地區文化上有更多的獨立元素。而淮河以南,江淮東部以及中部地區多爲鬆澤文化。

仰韶晚期,淮河流域內、淮河上游北部爲仰韶文化秦王寨類型,淮河中游北部與大汶口文化中期聯繫更多,而淮南受到良渚文化影響較多。淮河下游北部爲大汶口文化中期花廳類型,江淮東部爲鬆澤晚期-良渚早期的影響。這一時期淮河流域的文化已經四分五裂,上游沿岸地區爲屈家嶺文化,豫中平原地區屬於秦王寨文化,淮河中游北部受大汶口、秦王寨、屈家嶺多重影響。

大汶口文化西進的時間大概是5400-4900年,處於仰韶文化中期。而在5300年前後,凌家灘文化消失,鬆澤文化進入到良渚文化階段,江淮中部文化陷入低谷,良渚進入向外擴張階段。屈家嶺文化北上大概在5000年左右,主要是抵達鄂西北和南陽盆地。

夏朝都城的位置真的不能確定嗎?夏王說,其實我沒有別的選擇? 第15張

仰韶中期形勢

4500年,進入龍山時代,淮河上游屬於石家河文化,中游屬於龍山文化,龍山時代前期,4900-4400年,淮河下游屬於良渚文化,在良渚與大汶口交界地區,良渚略佔上風。這個時期,淮河流域是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嶺晚期-石家河早期文化角逐的場所,最後基本上被大汶口文化統治。

石家河文化在4600-4200年範圍內,4200年後爲“後石家河文化”。大汶口尉遲寺類型對石家河文化有影響。

夏朝都城的位置真的不能確定嗎?夏王說,其實我沒有別的選擇? 第16張

龍山時代後期,4400-3900年,文化格局繼續延續着北方文化對南方文化持續影響的勢頭,4200年時候,龍山進入王灣三期文化和楊莊二期文化,這個時候石家河文化消失,被下王崗的王灣三期文化取代。而淮河中游地區,北方龍山文化繼續南下,以蚌埠徐州爲邊界,西屬於中原龍山,東屬於海岱龍山。到這個時期的晚期,龍山文化繼續南下,勢力已經越過淮河抵達長江,江淮東部的南蕩遺存、太湖流域的廣富林文化便是很好的證明。

夏朝都城的位置真的不能確定嗎?夏王說,其實我沒有別的選擇? 第17張

淮河下游代表的是釜文化系統,淮河上游是罐文化系統。因此,從新石器時代最早期開始,淮河流域就已經顯示出西北與東北兩個文化系統,這種格局一直延續到新石器時代中晚期。

從新石器時代中期開始,淮河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地區就己經形成了面貌較爲一致的文化共同體,廣泛使用陶釜加支腳,流行鋈手、角把、雙耳等附件,大量使用骨角器。中國南北分界線大體在淮河以北百餘千米左右,即今天的漯河-周口-宿州-宿遷-沭陽一線。

我們對上面的考古結果做下小結

5400年前開始,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鬆澤文化(良渚的前身)分別向淮河流域進行擴張。取代了淮河流域原有的文化。

4500年,龍山文化、石家河文化、大汶口文化晚期、良渚文化在淮河流域發生碰撞,並劃分了勢力範圍。

4200年,龍山文化全面擴張,石家河文化消亡,江漢地區進入龍山文化時代,江淮地區進入海岱龍山時代。

中原地區最後成爲了星斗暗去後那輪明月

根據考古結果,我們結合歷史文獻的記載,5400年-4500年之間是我們歷史上三皇時期,這期間羣星閃爍,各有短長。淮河流域處於各方勢力交匯點。仰韶文化代表着“羌人集團”(黃帝),大汶口文化代表着“夷人集團”(東方的炎帝、少昊),屈家嶺文化代表着“苗人集團”(蚩尤)。良渚文化還不很清楚在歷史文獻上可以跟哪個團隊進行對應,我覺得應該從東夷的古史中尋找答案。4500年前後,良渚因爲海侵而消亡,良渚人四散逃亡,而北方進入了龍山時代,並開始佔據上風,這時候進入歷史上的五帝時期,中原龍山和海岱龍山的異同標誌着羌人集團和夷人集團組成了夷羌聯盟,而初期(大汶口文化晚期),考古發現東方文化佔據了上風意味着,夷羌聯盟在這個時期由夷人主導,歷史上就是顓頊、帝嚳統治時期,顓頊帝嚳是東夷的部落,成爲了夷羌聯盟的首領。當歷史到了4200年的時候,龍山文化表現出來突然的強勢,在歷史上就是堯舜禹時期的到來,歷史文獻上堯舜禹徵三苗對應的考古結果就是龍山文化取代了石家河文化。這個比較徹底,石家河文化徹底消亡了。夷羌聯盟取得了對苗人集團的絕對勝利。部分苗人南逃進西南的大山中,成爲了現在苗族和瑤族的祖先。從分子人類學上看得也非常清楚,苗瑤人主體父系單倍體爲O3-m7類型,這個類型上游也是O3-m122類型,與羌人的主體O3-m134型有着同一個上游。說明上文所述中當年羌人北上的時代,一部分O3-m122類型的人越過高山,進入了長江中游,並隨後擴展到淮河流域。這些人就是O3-m7類型的苗人集團。當O3-m122類型的羌人集團從關中進入豫西和晉南的時候,苗羌發生了遭遇,最後由黃帝集團聯合東部的炎帝集團(按照傳說,西部也有炎帝)將蚩尤集團打敗,並佔領了中原。

篇幅有限,我這裏先簡單說下東夷和古蜀,以後另開文章詳說,從地理位置看,四川盆地也的確高山峻嶺環繞,“難於上青天”,但外人難進去,裏面的人同樣難出來,作爲上古沒有馬匹的年代,你很難想象可以在短期內與外界,尤其與山東的東夷人進行交流。所以蜀地在古代多成爲割據政權,在天府之國裏自得其樂。而山東地區恰恰相反,是一馬平川的丘陵地帶,除了背後是大海,根本無險可守,所以纔會發生齊國被一舉攻破七十餘座城池,差點亡國的奇葩事件。沒有飛機的年代,高山峻嶺長河大川就是最好的防禦。從這點來說,山東地區很難成爲夏朝都城所在,但在夏代,山東的大部分地區屬於夏,所以我們會發現在山東有很多上古傳說的人和事與我們今天的聽到的一樣,是因爲後世將東夷人的傳說與羌人的傳說合在一起,創造了華夏的上古傳說。

夏朝都城的位置真的不能確定嗎?夏王說,其實我沒有別的選擇? 第18張

二里頭文化遺址分佈示意

結語:4000年的時期,中原地區處於龍山晚期,勢力範圍覆蓋了長江中游和淮河流域(淮河流域下游由海岱龍山控制)。所以作爲這個時期核心區域的位置,石家河與四方湖可以完全排除,那個年代他們就是龍山文化勢力範圍的邊緣。石卯上文已經做過論述,也完全可以排除。而處於天下之中的洛陽盆地無論從史籍上、從考古上、還是從地緣政治上,我們都不難得出來那個時期的核心區域應該就在河洛之間的洛陽盆地這個結論。我最後說句題外話,最近讀了大量有關上古的文獻,其中大多數學者認爲那個時期的中心在洛陽盆地是很確定的事情。實際上學界並沒有多少其他觀點,雖然有,但非常的少,完全是被網絡上的民科們給放大了,纔給人感覺各種觀點亂飛。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