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馬陵之戰之後爲何齊國由盛轉衰?馬陵之戰中誰纔是得益者?

馬陵之戰之後爲何齊國由盛轉衰?馬陵之戰中誰纔是得益者?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馬陵之戰之後爲何齊國由盛轉衰?馬陵之戰中誰纔是得益者?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馬陵之戰是歷史上最爲經典的伏擊戰之一。當時魏國國力強盛,魏公決定稱王,他在宋國擺出天子儀杖,但此次齊國、韓國並沒有到來。於是魏惠王下令攻打韓國,齊國則派兵救援。此後齊軍和魏軍在馬陵展開了一場大戰,這次孫臏在戰略上完全碾壓了龐涓,使得齊國從始至終保持優勢。最後齊軍將魏軍全殲,魏國就此步入衰落。雖然這場大戰齊國獲勝了,但此後齊國卻也由盛轉衰,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馬陵之戰之後爲何齊國由盛轉衰?馬陵之戰中誰纔是得益者?

齊因起兵,使田忌、田嬰將,孫子爲師,救韓、趙以擊魏,大敗之馬陵,殺其將龐涓,虜魏太子申,其後三晉之王皆因田嬰朝齊王於博望,盟而去。——《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自戰國起,三晉的一舉一動都備受天下諸侯矚目,因爲處於中原腹地的這三家,時時刻刻影響着戰國的格局。

我們並不陌生的連橫合縱,三晉也是這兩大對立的陣營爭相拉攏的對象。

戰國初期,魏文侯之所以能稱霸諸侯,除了魏文侯的任人唯賢,李悝的驚世變法,吳起的改革軍制外,還有一項不能忽視的外部原因,那就是結好韓趙。

在魏文侯看來,三晉只有抱團,才能增加左右戰國時局的能力,正是基於這認識,魏國的稱霸之路走得格外順暢。

但是魏文侯死後,繼任的魏武侯,卻一改三晉一體的策略,到了魏惠王時期,魏國與韓趙之間的戰爭日益頻繁,此時的韓趙並不是魏國的對手,所以當魏國欺負它們的時候,它們一致把求救的目光轉向了齊國。

而正是有了齊國的參與,魏國非但沒有在韓趙那得到便宜,反而走向了衰落,其中不得不說的就是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

而這兩場戰役,齊國可以說打的是非常漂亮,但馬陵之戰中齊國明明打了勝仗,爲何卻是其由盛轉衰的起點?

那麼馬陵之戰中誰得益最大?其實也並不是打了勝仗的齊國,是冷眼旁觀的秦國。

馬陵之戰之後爲何齊國由盛轉衰?馬陵之戰中誰纔是得益者? 第2張

馬陵之戰後魏國喪失霸主地位。

桂陵之戰中,魏國的龐涓雖然被俘,但魏武卒的主力尚在,所以魏國經過幾年的韜光養晦,就立即重新恢復了戰鬥力,但魏惠王並沒有意識到戰略問題,於是又把戰爭的方向對準了韓國。

韓國打不過,學着趙國,也向齊國求救,接下來爆發的就是龐涓被射死在大樹下的馬陵之戰了,在這場戰爭中,魏國不僅損失了龐涓,太子申也被俘虜,當然最爲嚴重的是魏國所向披靡的魏武卒幾乎損失殆盡。

而失去魏武卒的魏國,就如同一隻斷了牙齒的老虎,在豺狼雲集的戰國時期,這樣一隻老虎,自然無法維持其霸主地位。

說到這,你可能就有疑問了,魏武卒沒有了不可以在訓練嗎,其實並不可以,因爲魏武卒有着時代賦予的不可複製性,即使魏國想要在訓練,沒個三年五載是無法成行的,可是其餘的諸侯國會給魏國這個機會嗎?顯然並不會。

馬陵之戰後齊國開始由盛轉衰。

馬陵之戰中齊國,看似打敗了魏國,並且把魏國從老大的位置上拉了下來,但是這並不意味着齊國就此開始稱霸了,而是代表着齊國也開始走下坡路了,別急着反駁,且聽飛魚慢慢分析。

首先,馬陵之戰後,齊國損失了兩員大將,一個是孫臏,一個是田忌,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正是這兩人聯手打出來的,而在馬陵之戰後,鄒忌(就是我們課本里出現過的與城北徐公比美的那位)忌憚田忌的大功,於是就對齊王說盡田忌和孫臏要造反的讒言。

馬陵之戰之後爲何齊國由盛轉衰?馬陵之戰中誰纔是得益者? 第3張

於是乎,齊王就下了田忌的兵權,田忌看形勢不妙,就逃亡了楚國,而孫臏也從此之後無所蹤影,據說是過起了隱居的生活,並且一心鑽研自己的兵法——《孫臏兵法》,這部兵法的竹簡本於1972年2月在山東臨沂銀雀山一號漢墓出土。

此外,齊國這兩次戰役打過之後,齊王正式稱王,因此卻被南部的楚國視爲威脅,緊接着楚國兵出徐州,打得齊國連連敗退,最後被迫求和,齊國自此開始衰落。

馬陵之戰後秦國開始強勢東出。

說完了魏國和齊國,我們接着說馬陵之戰後爲何秦國得利最大,當三晉打得不可開交,齊國又插足其中的時候,秦國在幹什麼呢?此時商鞅正在秦國變法,可以說正是中原的戰亂,才使得秦國有了足夠穩定的國內局勢,從而進行深入的變法。

商鞅變法是秦國崛起的基礎,而穩定的國內局勢又是商鞅變法的必要條件,也就是從此時起,秦國在悶聲中崛起了。

馬陵之戰後,魏國喪失霸主地位,當然也不可能再阻止強秦的東出,這場戰役之後,秦國也立即趁着魏國衰敗,由商鞅親自帶軍,進攻被魏國佔領的河西之地,結果魏國被迫割讓了整個河西,使得呈馬蹄形的魏國疆域,自此斷了半邊。

馬陵之戰之後爲何齊國由盛轉衰?馬陵之戰中誰纔是得益者? 第4張

河西之地,並不是簡單的一塊地,這地方不僅土壤肥沃,還是重要的軍事重鎮,秦國得到了這塊地,就有了黃河作爲天險,這也導致了以後秦國東出爭霸,利用這塊地保證了本土的安全,縱觀後來秦國東出,幾乎全是在其他諸侯國地盤上進行的打仗,本土的穩定,也給秦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戰鬥力,所以說秦國纔是馬陵之戰的最大獲益者。

馬陵之戰中齊國明明打了勝仗,爲何卻是其由盛轉衰的起點?因爲齊國不僅失去了孫臏和田忌,而且被楚國視爲了眼中釘,可以說齊國明面上打了勝仗,其實卻失敗了。

馬陵之戰中誰得益最大?不是打了勝仗的齊國,是冷眼旁觀的秦國,中原大地上三晉、齊國、楚國,都在馬陵之戰前後捲入了中原大戰。

這就讓秦國有了在國內進行徹底變法的契機,等到中原的戰爭消停了之後,秦國已經完成了變法,當山東諸侯國看清了最大的敵人是秦國時,已然已經晚了,此時的秦國已如同猛虎一樣,猛虎的獠牙既然已經露出了,不見血又怎麼會輕易收場呢?

秦國之所以能崛起,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幾乎全都佔了,而山東諸侯卻始終不能同心抗秦,最終的被滅,其實也只是六國的自作自受罷了。

正如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寫道: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