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揭祕你絕對不知道的資治通鑑記載的驚人真相

揭祕你絕對不知道的資治通鑑記載的驚人真相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隋帝國時代已經爲他們準備了足足100年的糧食。史家通過這段記載,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祕密:“貞觀之治”與李世民沒太大關係,任何人,都會在如此稀少的人口基礎之上,坐享“之治”的社會福利。

“貞觀之治”,是令中國人永世懷想的一個偉大時代。  

揭祕你絕對不知道的資治通鑑記載的驚人真相

資治通鑑

在這個時代裏,人民安居樂業,歌舞昇平,皇帝溫良慈善,百官恪盡職守,米缸裏裝的是吃不完的小米,田地裏生長着綠油油的蔬菜……總之,這樣一個近乎於傳說中的美好時代,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一手創造出來的,所以他在中國皇帝排行榜上,理直氣壯地佔據了首位。但這一切,卻只不過是一個騙局

隋文帝初登基時全國人口400萬戶,隋煬帝登基時已達890萬戶,以一戶6口計,全國人口不下5000萬,這個數字大約直到唐玄宗時才達到。隋開皇九年已墾田地1944萬頃,大業中期已墾田地5585萬頃。但唐天寶十四年才墾田地1430萬頃。隋煬帝登基時就有890萬戶,而唐太宗直到駕崩纔有380萬戶,國力差距可以想見。

隋朝時政府在各地都修建了許多糧倉,其中著名的有興洛倉、回洛倉、常平倉、黎陽倉、廣通倉等。存儲糧食皆在百萬石以上。貞觀十一年,監察御史馬周對唐太宗李世民說:“隋家儲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庫,亦爲國家之用,至今未盡。”隋朝已滅亡了20年,隋文帝已經死了33年,可那時的糧食布帛還未用完。1969年在洛陽發現了一座隋朝糧倉——含嘉倉遺址。面積達45萬多平方米,內探出259個糧窖。其中有一個糧窖還留有已經炭化的穀子50萬斤。由此可見隋朝的富裕與強盛。

縱觀歷史,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首先,隋唐更替,其間的戰爭使人口減少約2000萬以上,戰爭結束,人少地多,人心思安,這是“貞觀之治”產生的最重要原因;其次,隋開創了大運河以及科舉,大運河的勞民導致隋滅亡,但這些卻促成了“貞觀之治”的產生。開創大運河,利在當時,功在千秋。

所以從理論上來說,縱然是真的有什麼“貞觀之治”,那也是隋朝的功勞。

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時候,忽然有一天,李治心血來潮,問戶部尚書高履行:去年全國增加了多少人口?

高履行回答說:去年的人口增長,同往年一樣,還是15萬戶。

李治又問:那咱們國家,現在有多少人口呢?

高履行道:380萬戶。

李治掐指一算:嗯,現在有380萬戶,貞觀之治一共是23年,每年人口增長15萬戶,23年的增長人口數目就是360萬戶……不對啊。難道貞觀之治剛剛開始的時候,人口總數不過是20萬戶?  

揭祕你絕對不知道的資治通鑑記載的驚人真相 第2張

資治通鑑

高履行道:反正也差不了多少。

李治有點醒過神來了:大隋開皇年間,有多少人口啊?

高履行回答:當時的戶口總數,是870萬戶。

李治大驚:你是說隋唐改朝換代時,把全國人口幾乎殺光了嗎?李治尋思了半天,又問道:那隋開皇時,生產的糧食有多少?

高履行道:當時的糧食,足夠870萬戶吃50年。

李治大驚:當時有這麼高的生產力嗎……我明白了,貞觀之治,就是帶着不足十分之一的人口,狂吃人家足夠50年吃的糧食……

關於這段對話,在《資治通鑑》中寫得明明白白,即使我們把這段話打上八成的折扣,也能得出這樣的結論:隋唐之戰,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是恐怖到了極點——天底下的老百姓,幾乎要被趕盡殺絕了,餘下來的人口,尚不足大隋開皇年間的十分之一。而大隋時代抓革命,促生產,生產出來的足夠全天下人食用50年之久的糧食,就構成了李世民貞觀之治的經濟基礎。

退一萬步說,就算是大唐貞觀年間的人口並沒有少到如此恐怖的程度,那也不可能達到隋開皇年間的50%,而這就意味着,隋帝國時代已經爲他們準備了足足100年的糧食。

總而言之,史家通過這段記載,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祕密:“貞觀之治”與李世民沒太大關係,任何人,哪怕是讓隋煬帝再回來,也同樣會在如此稀少的人口基礎之上,坐享“之治”的社會福利。

唐太宗注意納諫,注意節制徭役,都是事實,然而封建地主階級對“貞觀之治”的美化,卻完全是着意的誇大。

《舊唐書.太宗本紀》、《資治通鑑》都說貞觀四年(630年)天下判死刑的只有二十九人,東至於海,南至五嶺,都夜不閉戶,出門的人不必帶糧食,可以“取給於道路”。《貞觀政要》說得更具體,“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至於旅行者的糧食問題,“入山東村落,行客經過者,必厚加供待,或發時有贈遺,此皆古昔未有也”。這真是好得不能再好的烏托邦了!

其實歷史上根本沒有過這樣的事實。貞觀元年(627年),關中饑荒;二年天下蝗災;三年又發了大水。這幾年中間,老百姓窮得賣兒賣女,流亡道路。貞觀四年,天下大熟,流亡的農民才得還家。這是喘息方定的時候,怎麼會一下子便富庶得不得了呢?兩年之後,魏徵還描繪過中原蕭條的景象,他說:從伊水、洛水往東,直到泰山、黃海煙火零落。極目望去,到處都是荒原野草。貞觀六年是這副樣子,四年的情形就可想而知了。 

揭祕你絕對不知道的資治通鑑記載的驚人真相 第3張

資治通鑑

我們還需要注意,唐太宗的節制徭役,是勉強地去做的,因此他常常會有違反這條政策的舉動。這裏按照年代次序,舉幾個例。武德九年(626年)初即位時,要點身材壯大的未成年人當兵,經魏徵力爭而止。貞觀四年,修洛陽宮,張玄素諫阻,說:“今日財力,何如隋世?陛下役瘡痍之人,襲亡隋之弊,恐又甚於煬帝矣!”當時,他聽了不免心驚,暫時停役。然而到了明年,不僅修了洛陽官,還修了仁壽宮(九成宮)。六年,魏徵指出:“比來營繕漸多”,可知那時的徭役並不算輕。十一年,馬週上疏,說當時多營不急之務,百姓怨嗟,批評太宗不像貞觀初年那樣“儉以息人”了。貞觀十三年,魏徵上《十漸不克終疏》,引太宗本人的話,“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並指出“頃年以來輕用民力”。十六年,太宗下令:今後有自己傷殘手腳以避勞役的,“據法加罪,仍從賦役”。據說此風起自隋末,貞觀中遺習尚存,所以下令禁止。以上兩條,一言一行,最能暴露唐太宗的階級本性,並且說明常有徭役較重的情況,不過不像隋末那樣嚴重而已。貞觀末年,人民賦役負擔,還有繼續加重的趨勢。二十二年(648年)修玉華宮,“所費以巨億計”。充容徐惠見連年用兵,營繕相繼,宮廷習俗也頗奢華,上疏諫勸,說“人勞乃易亂之源”,儘管僱人做工,也“不無煩擾之弊”。至於劍南(四川)百姓,因爲造侵略高麗用的船隻,負擔沉重,那年已經發展到無法忍受的地步了。從以上的敘述,我們可以知道,貞觀時的實際情況是:農民的賦役特別是徭役負擔,有時比較輕,有時比較重,但重的時候也沒有達到使再生產無從進行的程度;唐太宗怕農民造反,執行不竭澤而漁的政策,但由於封建統治者的本性,有時不免要加重剝削,他的好處是肯接受意見,注意改正。封建時代能夠這樣,就算是政治清明的“治世”了;肯這樣做的皇帝就算是“明君”了。

歷史上有過許多這類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是比較突出的一個。我們肯定他是有所作爲的封建統治者,但不必歌頌他,因爲他終究只是地主階級的政治代表人物。沒有隋末農民羣衆轟轟烈烈的鬥爭,就不會產生這樣一個局面,不會產生具有太宗、魏徵等人的觀點的人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