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大同兵變一共發生了幾次?經過是怎麼樣的

大同兵變一共發生了幾次?經過是怎麼樣的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軍事明朝建立後,北元政權一直存在。明初諸帝雖然多次北伐,但因蒙古實行行國體制,出征成效不大。而後隨着明朝國力的衰微,在對待蒙古的策略上,不得不由明初的征伐變爲消極守禦。並不斷在北部修築邊牆、墩堡,設置鎮所。大同便是其中之一。大同北面,四望平衍,寇至無可御。《明史・張文錦傳》曰:“寇犯宣府不能近鎮城者,以葛谷、白陽諸堡爲外蔽也。今城外即戰場,何以示重?”所以便有了修堡徙卒之舉,即“議於城北九十里外,增設五堡,日水口、宣寧、只河、柳溝、樺溝。”而在修堡的過程中,“參將賈鑑督役嚴,卒已怨。”

大同兵變一共發生了幾次?經過是怎麼樣的

思想中國傳統文化重生敬死,邊卒當然也不例外。而且在明朝國力衰微,蒙古騎兵強大的時候,與蒙古作戰無異於以卵擊石。《明史》中,記載蒙古某部入犯,明某將殉國,某地遭蒙古大掠的字眼隨處可見。邊卒身處邊疆,熟知邊情,所以,當張文錦“欲徙鎮卒二千五百家戍之”的時候,“衆憚行,請募新丁”。

社會從史料記載來看,明代的社會風氣顯得有些浮躁。《明史・楊廷和傳》記載:嘉靖登基之初,楊廷和在與毛澄論及興獻王主祀稱號時,一句“有異議者即奸邪,當斬”隨口而出,全不在意“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禮儀。而衆朝臣在聽到張璁、桂萼已到京時,“衆洶洶,欲撲殺之。萼懼,不敢出。璁閱數日始朝。”身爲大臣,本該行有規、言有度,但此時卻集衆打人,與市井無賴無二。大臣言行尚且如此,一般百姓可想而知。所以,在整個社會已經變得浮躁的情況下,一旦有風吹草動,利益受損之人必然會結成一體,乘時而動。蒙古的多次南下對明朝邊卒造成了心理上的壓力,使他們產生了懼戰怕死的陰影。出於對自身安危的關注,其行爲中的過激傾向自不待言。

大同兵變一共發生了幾次?經過是怎麼樣的 第2張

經濟明代實行屯田制,但出於對土地財富的渴求,作爲屯田制基礎的耕地一開始就被近侍、外戚、朝臣等以各種名義侵佔。《明史・柴車傳》記載:宣德六年(公元年1432年),山西巡按御史張勖言,“大同屯田多爲豪右佔據”。到正德時期,屯田制已被破壞殆盡。張文錦在任時就曾“劾奏陽和天成分守太監李睿,報納官草,累軍採運,侵佔莊田,役軍耕種,結逆黨黃福添等爲腹心,”請求“正其罪,別選老成安靜者代之。”隨着經濟狀況的下降,兵士的不滿情緒也隨之生長。在生存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官吏驅使假以辭色,自然更容易引起糾紛。

大同兵變一共發生了幾次?經過是怎麼樣的 第3張

終明一世,其對蒙古的實際情況並不瞭解。所以在封貢、戰爭兩者之間猶豫不決。“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爲不得已。”明朝在此時處於守勢,攻城不可實現,而且因蒙古實行行國體制,也無城可攻。但陳兵邊塞,耗費巨大。《明臣奏議・豫防邊患疏》載:“宣大二鎮共有官軍一十四萬,延寧二鎮又設有官軍七萬,歲費糧儲數百萬計。”在屯田制日趨沒落的形勢下,政府支出增加。同時,因很多民田被佔,政府收入減少,所以軍費支出比例變大,財政危機加劇。這一多、一少的矛盾得不到妥善解決,邊防思想和措施又沒有改變,矛盾便一直加劇。而由此也可以看出,明朝中央因循守舊、控馭無方。2、法紀廢弛,執法不嚴。《明臣奏議・豫防邊患疏》載:“各鎮守臣因循怠忽,不肯豫先料度邊情。”身爲邊臣,不能專職其責、經營邊事,其目無法紀可見一斑。而若非法紀廢弛,邊臣御下無方,士卒不可能會聚衆譁變,輕率地殺戮上司。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大同軍卒因“糧餉欠缺”而“欲爲亂”。而在事件發生後,只“戮其首禍者五人,以徇次調極邊哨守,餘悉諭令安堵鎮巡等官節制,欠嚴姑宥之”,但這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糧餉欠缺的問題。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熟讀《詩》《書》的朝臣無法採取措施保證糧草,或許有諸多因素制約,但終歸沒有盡到職責。從上述可見,無論京官還是邊臣,都沒有真正的恪盡職守。長此以往,變亂必然會發生。

朝廷以蔡天佑爲大同巡撫,桂勇爲總兵官,前往安撫。十一月,又遣軍鎮壓。郭鑑、柳忠等相繼被俘殺。鑑父郭疤子又串衆起事報復,生擒總兵官桂勇,持至次年二月失敗。十二年,大同鎮卒不堪軍官虐待,再次舉事,殺總兵官李瑾,並固守城門,屢挫官軍。後遭分化瓦解,首領黃鎮被害,指揮馬升、楊麟投降,兵變失敗。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