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龐勳起義的原因是什麼 龐勳起義簡介

龐勳起義的原因是什麼 龐勳起義簡介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5.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龐勳起義,唐鹹通九年(868年)七月至十年十月,桂州(治始安,今廣西桂林)戍兵發動的反唐農民起義。唐鹹通六年(865年),唐懿宗派兵徵南詔,下令在徐、泗地區(今江蘇徐州、安徽泗縣地區)募兵兩千人,開赴邕州,其中分出八百人戍守桂林,約定三年期滿後即調回原籍。徐泗觀察使崔彥曾一再食言背約,戍兵在桂林防守六年,仍無還鄉希望。戍兵苦於兵役,羣情激憤,公推糧科判官龐勳爲首起兵,譁變北還。龐勳率領數百人,歷盡艱苦,由桂林、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蘇,到達徐州。在徐州,樹起農民起義的旗幟,後龐勳在安徽宿州戰死犧牲,起義失敗。

龐勳起義的原因是什麼 龐勳起義簡介

起義原因

鹹通四年(863年)南詔陷安南,唐廷募二千兵馳援安南,其中分了八百人守戍桂林(今廣西桂林)。按照約定,三年一代,換言之,就是這八百戍兵在三年之後由新募的戍兵替代,他們可以返回家鄉。

八百戍兵主要來自徐州,以勇悍聞名,唐廷由此特派徐泗觀察使崔彥曾前去鎮領。本來崔彥曾的嚴刻治兵方法已引起戍兵的不滿,加上他信任的都押牙尹戡、教練使杜璋、兵馬使徐行儉的殘暴,戍兵更是大爲不滿。然戍兵一忍再忍,希望能忍滿三年,回家鄉與妻兒老小團聚。可三年期滿,崔彥曾以種種理由,將他們強留下來。

龐勳起義的原因是什麼 龐勳起義簡介 第2張

又過了三年,戍兵多次提出請履行當初的約定,但崔彥曾卻以讓他們回家的軍費不夠爲由,要他們再留一年。戍兵已不再信崔彥曾的話,激憤的情緒瀰漫全軍。在此之際,都虞侯許佶、軍校趙可立、姚周、張行實等人,祕密醞釀兵變,殺了監視他們的軍官,推頗有人望的糧料判官龐勳爲主,劫了倉庫,北向家鄉徐州打去,沿路州縣毫無阻擋之力。

歷史背景

階級矛盾不斷惡化,唐朝末期。皇帝和官員荒淫縱侈腐朽貪婪,致使依靠土地生存的農民的利益,完全掌握在統治階級及地主階級的手中。

龐勳起義的原因是什麼 龐勳起義簡介 第3張

農民負擔沉重,統治階級的腐朽制度的改變,加之戰爭連年不斷,大多數農民的居住地變成一片廢墟,生靈塗炭人民流離失所,即使戰火沒有危急的地方,由於統治階級爲了支持戰爭機器的運轉,更加加深了農民的各種負擔,

對農民的壓榨,地方官員和地主階級聯合對農民的壓榨。

農民爲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紛紛起來反抗。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