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百科 > 古文名著 > 《說唐演義全傳》第四十二回:元霸雷轟歸神位 咬金斧劈老君堂

《說唐演義全傳》第四十二回:元霸雷轟歸神位 咬金斧劈老君堂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4.9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唐演義全傳》是清代長篇章回體英雄傳奇小說,共68回,題“鴛湖漁叟校訂”,簡稱《說唐》,又名《說唐前傳》《說唐演傳》《說唐全傳》。後與《說唐演義後傳》《說唐三傳》合刻,改名《說唐全傳》。今存最早刻本爲清代乾隆癸卯(1783)刊本10卷。成書於清雍正、乾隆年間。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第四十二回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詩曰:

化及奸謀隋祚傾,弒君篡位怒羣英。

雄兵共討甘泉地,天意應教唐業興。

當下成都領旨,提兵前往潼關迎敵李元霸,這且慢表。單講甘泉關衆王子會集,大家計議道:“必須舉一人爲十八邦都元帥,提調人馬,方有約束。只是大小衆將無數在此,舉得哪個好?”徐茂功道:“有個論頭在此,憑天分付,將甘泉關閉了,有人叫三聲,叫得關開,就推他爲十八邦都元帥。”衆王子齊聲道:“說得有理。”當下閉上關門。先是十八邦的元帥,一個個叫過去,然後衆將大家各依次叫去,哪裏叫得開?輪到咬金,他便誇口說:“這我當初做混世魔王,旗都拜了起來,何況這座關門。還讓我來,若叫不開,我也不姓程了。”說罷向前大叫:“開關門,關門依了老程,開了罷!”才叫得兩聲,只聽得一陣狂風,呼的一聲響,兩扇關門就大開了。程咬金哈哈大笑道:“何如?原要讓我。”當下衆人信服,推他上臺,拜爲十八邦都元帥之職。十八邦大小將官,一齊下拜。內中只少了金墉大將謝映登一個不拜,他因隨衆也到甘泉關來,打從一座高山下經過,只見山上有一個道人招他,他便下馬上山,原來就是叔父謝洪。映登上前拜見,叔父道:“汝塵緣已盡,可入仙班,快同我前去修仙學道。”他就跟了叔父飄然而去,以此不到甘泉關拜將。

當下程咬金擇目祭旗,三軍浩蕩,殺奔江都而來。宇文成都又往潼關,敵住唐兵。宇文化及一聞十八路反王李密爲首,合兵一百八十萬人馬,殺奔甘泉關,如排山倒海一般推來,料想如何敵得住?心中好不着急。只得相留兄弟宇文士及守揚州,自己帶了蕭妃與宮娥,連夜逃奔入淮而去。

這裏衆王子一到城下,宇文士及就開城投降。程咬金下令大小將官無分晝夜,必須追着宇文化及,違令者軍法從事。衆將只得追趕,人不解甲,馬不離鞍,星夜趕來。那宇文化及帶着女子同行,路上自然遲慢,早被將官趕着。

《說唐演義全傳》第四十二回:元霸雷轟歸神位 咬金斧劈老君堂

先說宇文成都,他原是第二條好漢,領兵十萬在潼關,把守在紫金山下。不料唐兵殺到,爲首的大將就是李元霸,着三千人馬出戰。成都拍馬出迎,見了元霸,嚇得魂喪魄消,連聲叫苦說道:“罷了,罷了!天喪我也。”欲待要退,無奈人已照面,只得嘆口氣道:“罷!小畜生,今日與你拚命也。”硬着頭皮,催馬舉鎦金钂來打元霸。钂未曾到,早被李元霸當的一錘,把成都的钂打在一邊,撲身上前,一把扯住成都勒甲絛,叫聲:“過來罷!”提過馬來,往空一拋,倒跌下來。元霸趕上接住,將兩腳一撕,分爲兩片。衆兵見主將捉去,早已一鬨而逃,走個乾乾淨淨。

再說衆王子兵馬追着化及,已是黃昏時分了。這一陣,殺得那化及拋下家小並金銀寶貝,望紫金山而逃。蕭妃被夏明王竇建德所獲,傳國玉璽爲西魏王李密所得。復又合兵一處,追奔前去。那宇文化及正在慌忙投奔,只見前面燈火照耀,兩杆皁羅旗開處衝出一將,擋住去路,乃李元霸也。化及一見元霸,魂飛魄散,返身逃命。又撞見夏明王竇建德殺到,化及措手不及,被建德一刀,砍爲兩段。誰知李元霸又趨出後山,見衆王子進了紫金山,他便擺開萬里雲,拒住山口,大叫一聲:“何人得了傳國玉璽?快快獻過來!”衆王子齊吃一驚。金墉西魏王駕前程咬金,心中大怒:“我這裏十八家大小將校在此,何懼你一個黃毛小廝!”出令衆將官一齊殺上去。那些能征慣戰的將官沒奈何,一齊殺上前去,高張燈火,喊殺連天。李元霸大叫一聲,催開萬里雲,衝入陣中,錘到處紛紛落馬,個個身亡。羅成大怒,拍馬搖槍來戰,被元霸飛起一錘打將過來,羅成當的一架,把槍打做兩段,震開虎口,回馬逃生。可憐一百八十萬人馬,許多將士,遭此一劫,猶如打蒼蠅一般,只打得屍山血海。

李密無奈,只得獻上玉璽,求放回國。衆王子亦皆驚心求放。元霸大叫道:“玉璽我便收了。你們這些狗王若要歸國,可寫降書表獻上來,便饒你等的狗命,不然殺一個盡絕。”衆王子無奈,只得寫下降書降表,跪獻上去。卻有魯州王徐元朗不肯跪獻上來。元霸喝道:“爲何不跪獻上來?”徐元朗道:“俺也是一家王子,你也是一家王子,爲何要俺跪獻起來?此言甚屬放肆,俺焉肯跪你!”元霸聽說,冷笑一聲,便說:“好一個不識時務的狗王!”就一把抓過來,提起兩腿,撕爲兩片,喝道:“如有不跪獻者,以此爲例!”衆王子誰敢道個不字?只得一齊跪了,獻送降書。輪到了夏明王竇建德,道:“我是你嫡親母舅,難道也跪不成?”元霸道:“不相干,你若在唐家做臣子,自然與你些名分。如今你是反王,若不跪獻,以徐元朗爲例。”竇建德無奈,只得忍氣吞聲跪下了,獻上降書降表。程咬金也是把牙齒咬緊了一咬緊,獻了上去。元霸收完了降書降表,竟奔潼關而去。衆王子計點兵馬,一百八十五萬,止剩得六十五萬,還有中傷將士不算在內。

程咬金見李元霸去遠了,便大罵道:“這小畜生!願你前去,一旦身死,待程爺爺殺上長安,叫你老子認俺程爺爺的斧便了。”衆王各歸本國。那西魏王李密在路思想:蕭妃何等天姿國色,未知下落。軍士報說:“已爲夏明王竇老爺所得。”李密要用寶貝去換,便對衆將道:“孤看蕭妃乃世之活寶也,今被夏明王竇建德所獲,孤欲將此真珠烈火旗前去易換。未知諸卿哪一位可去?”程咬金道:“不才願去。”李密道:“既是程王兄肯去,其功不小。”咬金取了珍珠烈火旗,上馬去了。秦叔寶正要上前諫阻,徐茂功連忙搖手,叔寶便止住了。當下咬金趕上夏明王,取出珍珠烈火旗送上,細言前事。建德笑道:“此乃無用之婦,卻將珍珠寶旗來換,焉有不肯之理?”即忙取了珍珠烈火旗,將蕭妃送與程咬金,一路保回。李密一見,心中大悅,疾回金墉不表。

且說那趙王李元霸回到潼關,駙馬柴紹前來接應,二人相見,同路而行。只見風雲四起,細雨霏霏,少頃虹電閃爍,霹靂交加。那雷聲只在元霸頭上落落的響,猶如打下來的光景。元霸大怒,把錘指天大叫:“呔!你天爲何這般可惡,照少爺的頭響也!”說罷,把錘往空中一撩,擡頭一看,那四百斤重的錘掉將下來,撲的一聲,正中在元霸臉上,翻身跌下馬來。柴紹吃了一驚,連忙來扶,只見一陣怪風,卷得飛沙走石,塵土沖天,霹靂之聲,火光亂滾。柴紹與兵將避入人家檐下。少停,風住雨止,出來一看,只見元霸的金盔金甲多在地上,那兩錘與馬影不見,不知去向了。柴紹放聲大哭,收拾了金冠金甲,並傳國玉璽與衆王子的降書降表,迴轉長安。

這日,神堯高祖武德皇帝駕坐早朝,文武三呼已畢,當駕官啓奏:“駙馬柴紹午門候旨。”高祖傳旨:“宣進來。”駙馬進得朝門,哭倒於地。高祖忙問何故,柴紹細奏其事,獻上玉璽,並十八邦降書。高祖-聞元霸身亡,大慟:“皇兒好苦!”暈倒在龍椅上。文武百官忙勸甦醒。高祖又放聲大哭,下旨遙祭開喪。滿朝文武百官俱掛孝二十七日,行天子之禮。

消息傳開,早被洛陽王世充聞聽,大喜道:“此子一死,我無憂矣!”就起兵十萬,直殺至牢口關下了寨。牢口關主將張方忙寫本章告急,差官星夜趕上長安上本。高祖見本大驚,忙問兩班文武:“哪一個愛卿領兵至牢口關解危?”閃出西府秦王道:“臣兒不才,願領兵前去。”高祖大喜,當下發兵十萬。秦王帶領馬三保、殷開山一干戰將,竟望牢口關進發。兵至關下,總兵張方接入城中,至帥府擺酒接風,細言王世充兵犯之事,一宵晚景不表。

次日秦王領兵出關,與王世充兩軍相對。秦王指王世充道:“當今天子,天下莫不敬服!你何敢擅自興兵,犯我疆界?甚屬無名!”王世充道:“唐童,我的兒!你爺爺在紫金山與宇文化及交鋒,被你兄弟李元霸這小畜生,頭一陣打得俺十八家沒了火種,還要一個個跪獻降書。我只道永遠不朽,原來如今就死了!今日孤家興兵報仇,殺上長安,滅你唐家,何來兵出無名?”秦王未及開言,殷開山大怒,催馬搖斧衝將過來。這邊王世充手下大將程洪,忙拍馬搖刀,兩下里大戰二十回合,不分勝敗。那邊馬三保舞刀也衝過來,秦王使定唐刀,領衆將一齊殺出。王世充抵敵不住,大敗而走。秦王領兵追趕,直抵洛陽。王世充敗入城中,閉門不出。秦王下令離城五里下寨。

當下吃過夜膳。秦王的性情最喜夜遊,見一輪明月當空,皎潔猶同白日,即同殷、馬二將出營,望山坡而來,一層一層行上山來,立馬觀看,果然萬里無雲,好一片天光月色,山林夜景。三人正在觀看,只見一隻白鹿慢慢的走來。秦王袋內取弓,壺中取箭,左手如託泰山,右手如抱嬰孩,弓開如滿月,箭去似流星,嗖的一聲,正中白鹿頭上。那鹿疾走如飛,秦王縱馬趕來,緊趕緊走,慢趕慢行,直趕了許多路,回頭轉來,不見了殷、馬二將。來到一座山上,又不見白鹿。對面卻見一座大大的城池,秦王觀看,不知是什麼城池。原來那所城池卻是金墉城。其夜秦叔寶與程咬金二人巡城,只聽得那邊山上有馬的轡鈴朗朗的響聲,二人疑心,下城上馬,提了器械,開了城門,二馬竟奔上山來。秦王正在尋思,忽聽得鑾鈴晌處,見兩騎馬衝上山來。程咬金一馬先到,大喝一聲:“呔!山上何人,敢來私探俺金墉城麼?”秦王吃了一驚。在月光之下,暗暗稱讚道:“好一員勇將!”連忙應道:“孤家乃大唐高祖神堯皇帝次子世民便是。王兄卻是何人?”程咬金一聞此言,心中一把無名火直透出頂樑門,高有二三十丈,按納不住,怒聲說:“啊唷,啊唷!好了,好了。唐童,你來得正好!你今日還有那李元霸小畜生麼?”即舉起斧奉,當的一斧掄去。秦王把定唐刀一架,只叫一聲:“王兄,孤家與你無仇,爲何如此?”咬金道:“你不曉得俺程咬金,在紫金山被你兄弟元霸小狗入的,一下打得十八家王子沒火種。又搶了俺們的玉璽去。爺爺與你有切齒之恨,怎說無仇?今日相逢,難逃狗命。”當的又是一斧。秦王抵擋不住,回馬敗去。咬金叫聲:“唐童,往哪裏走!”催開鐵腳棗騮駒,趕上前去。前邊走的,真好似猛風吹敗葉;後面趕的,猶如驟雨打梅花,趕得秦王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叔寶見秦王后面頭頂上透起一道紅光,那紅光內現出一條金龍,護衛身體,知他是真命天子。秦王一頭走,口中不住的叫道:“程王兄,這是我兄弟仗着勇猛,得罪王兄,不干我事。王兄阿,你放了我罷,日後相逢,自當重報。”咬金哈哈大笑道:“唐童,既然你兄弟英雄,如今哪裏去了?你今日若要俺程爺爺饒命,如非海枯石爛,紅日西升。”秦王只得叫苦,拍着逍遙馬,倒拖定唐刀,往前沒命的跑。咬金雙手舉起宣花斧,望秦王只是追。

那秦叔寶一手使着提爐槍,一手催着呼雷豹,也在後面追來。看看天色微明,秦王轉過山坡,又叫一聲苦,原來卻是一條盡頭路。側邊有一所古廟,上有匾額,寫着“老君堂”三字。秦王下馬,悄悄牽馬入廟,伏在案桌底下。外邊程咬金、秦叔寶二人趕到,咬金一看,道:“此間四下並無去路,一定在廟內。”跳下馬來,一斧劈開廟門,只見秦王蜷伏在內。咬金道:“如今你沒走處了,吃程爺爺一斧罷!”說罷,舉起宣花斧,當的一砍。叔寶忙把金裝鐗往上一架,架住了斧。咬金吃了一驚,忙問:“秦大哥,爲何如此?”叔寶道:“此乃一個重犯,如何你擅自殺他?且拿去見主公發落纔是。”咬金道:“說得有理。”將腰間皮帶解下來,把秦王綁在逍遙馬上。咬金上馬,牽了秦王的馬,望金墉而去。

《說唐演義全傳》第四十二回:元霸雷轟歸神位 咬金斧劈老君堂 第2張

再說那殷開山、馬三保見主人射鹿,隨後趕來,轉過山坡,忽然不見了。二人在高處一望,只見山下三乘馬過來,一個揣斧,一個提槍,一個被綁縛在馬上。二人見了,好生疑惑,即忙趕下山來一看,原來綁縛在馬上的就是秦王。二人大驚,要來劫搶秦王。這叔寶一心亦要放走秦王,怎奈咬金牽住秦王的馬。咬金見殷開山、馬三保來奪,大怒,舉斧就劈,接住二人大戰。自古雙拳不敵四手。叔寶在旁,正在沒分解之際,早有探軍報到金墉城,那金墉城衆將多來接應。殷、馬二人見人多了,料想寡不敵衆,不敢上前搶奪,竟逃回本營,領兵退回牢口關,差官飛報入長安去了。

這邊將秦王拿進金墉關。魏王李密早已得報,即忙升殿,推入秦王。李密拍案大怒道:“孤家舉義興兵,追殺宇文化及,汝弟元霸毫無情面,自恃兇恨,趕來搶奪孤家玉璽。這也罷了,還要衆王子寫降書、降表,跪送投降。我只道你唐家永遠有這個兇狠的小畜生,不料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短命死了。孤家正要興兵報仇,以雪此忿,你卻自投羅網。”分付綁去砍了。左右將秦王推出,只見班中閃出徐茂公叫道:“刀下留人!啓主公,那李世民雖然該斬,但他與主公曾有恩惠,須念舊誼之情,將他暫禁獄中,另尋別故殺之未遲。”李密道:“孤家與他並無干涉,有何恩處?”茂公道:“主公未知其詳。昔日主公曾被煬帝加罪,雖虧朱燦放救,後來煬帝差世民、元霸追趕,其時若非世民賣情,暗縱脫逃,已被元霸擒殺矣!今日主公驟然殺之,必被諸邦豪傑談笑。”李密聽了,皺眉一想,開言說道:“既是軍師這等講,將他發在天牢,留限一年處斬,不必多議。”程咬金道:“主公,留便留他一年,但今死罪饒了,活罪難饒,可打他四十御棍,然後發下天牢。”李密准奏,下旨當殿打下四十御棍,然後押赴天牢監禁。

且說那馬三保報入長安,高祖得報大驚,跌足捶胸,放聲大哭,如何是好?滿朝文武各各下淚,惟有殷、齊二王暗暗歡喜。高祖正在無奈,憂愁不可勝言之際,忽當駕官啓奏:“有京兆三原李藥師,現在午門候旨。”高祖聞言,反憂作喜:“此人到來,我兒得命矣!”連忙降旨,宣召李藥師入朝。三呼已畢,高祖問道:“向在何處安閒?”正是:

知機識見通神算,管取金龍脫網羅。

畢竟不知藥師怎生回奏,且看下回分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