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百科 > 傳統文化 > “七夕節”本爲女子祈福的節日 從何時開始成了中國的情人節了?

“七夕節”本爲女子祈福的節日 從何時開始成了中國的情人節了?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代秉承南朝之風,《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了盛大的穿針乞巧儀式:唐玄宗與楊貴妃在華清宮遊宴,七月七日夜,宮女們盛陳瓜果、鮮花、酒饌,列於庭中,乞求於牽牛、織女,又各捉蜘蛛,閉於小盒中,第二日視蛛網稀密,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引得民間紛紛效仿。至於長生殿的私語,託白居易的福,七夕成了定情的代名詞。

“七夕節”本爲女子祈福的節日 從何時開始成了中國的情人節了?

說到七夕,人們的第一反應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把七夕等同於中國的情人節。在古代,七夕的確和牛郎織女傳說關係密切,但它是以女性爲主體的綜合性節日,這一日女子會訪閨中密友、祭拜織女、切磋女紅、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兒節”的稱謂。女性歡天喜地競技娛樂的日子,男子也湊個熱鬧在一旁欣賞,男女定情只是“女兒節”盛會中的副產品。

牛郎織女的傳說來源於人們對星辰的敬畏和崇拜

文獻中最早出現“牽牛”、“織女”記載的,是創作於西周的《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此時的牛郎織女還只是天上二顆被人格化了的星辰,可見牛郎織女傳說最初來源於人們對星辰的敬畏和崇拜。

根據湖北雲夢縣睡虎地秦墓中的戰國晚期竹簡《日書》的內容,牛郎織女婚姻的悲劇性已初現端倪,並得到廣泛流傳。“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而不果。不出三歲,棄若亡。”意思是說,戊申、己酉,牽牛迎娶織女的婚姻非常不幸,若人們在這種時候結婚,丈夫三年內會離棄妻子。

漢初《淮南子》中有“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的記載,兩漢時還產生了最早的關於牛郎織女形象的繪畫和雕刻。比如班固的《西都賦》和張衡的《西京賦》,都記載了長安西郊昆明池邊設有牛郎、織女石像的事情。而東漢《古詩十九首》已經將牛郎織女相愛而不能團聚的傳說初步做了一個交代:“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對女子意義非凡七夕乞巧祈福順理成章

織女善織,女子通過拜祭織女來祈求獲得靈巧的技藝和美滿的生活。晉代葛洪的《西京雜記》說,女子乞巧的活動源於漢初劉邦的後宮:“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爲相連愛”。晉周處《風土記》中除了描述女子供奉瓜果於庭、祈福祈壽之外,還爲七夕首次添加了求子的內涵:“七月初七日,其夜灑掃於庭,露施几筵,設酒酺時果,散香粉於筵上,以祈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鹹懷私願……見者便拜,而願無子乞子,唯得其一,不可兼求。”

那麼古人爲什麼要將女子乞巧的活動設定在農曆七月初七呢?原來,女媧創造蒼生時,在第七日造出人來,初七爲“人日”。“七”還是一個非常吉祥的數字:人有七竅,樂有七音,人有七情,天上有七仙女,曹植七步能成詩,日常生活七件事。再加上《黃帝內經》中將七定義成是女子的生命之數:女子七歲齒更發張,二七就發育有了月事,爲生育做好了準備,三七四七都是身強體健之時,五七身體漸漸衰弱,六七開始生白髮,七七天癸竭,生育能力終止。這樣一來,七月初七既是人日,七又對女子意義非凡,兩個吉祥數字疊加,七夕乞巧祈福順理成章。

南朝時,牛郎織女的故事進一步完整,織女成爲天帝之女,許嫁河西牽牛,但織女婚後消極怠工,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使牛郎織女一年相會一次。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緣起並非偶然,是中國“男耕女織”生產生活方式的產物。

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了南朝七夕乞巧的流程,特別提到了蜘蛛結網會帶來好兆頭:“是夕,婦人結綵縷,穿七孔針,鹹以金銀輸石爲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爲符應。”

託白居易的福七夕成了定情的代名詞

唐代秉承南朝之風,《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了盛大的穿針乞巧儀式:唐玄宗與楊貴妃在華清宮遊宴,七月七日夜,宮女們盛陳瓜果、鮮花、酒饌,列於庭中,乞求於牽牛、織女,又各捉蜘蛛,閉於小盒中,第二日視蛛網稀密,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引得民間紛紛效仿。至於長生殿的私語,託白居易的福,七夕成了定情的代名詞。

唐代以七夕爲題的詩就達八十多首,從唐詩中也可以看出當時的乞巧盛會。崔顥詩云:“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宋代以後,城市中商業的繁榮推動了七夕節的發展,節日的氣氛非常濃厚,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羅燁、金盈之編輯的《醉翁談錄》寫道:“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填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

宋代婦女陳瓜果、穿針乞巧,蜘蛛網佔與前朝類似。她們還會在瓷器內用水浸綠豆、小麥,生芽數寸,以紅藍綵樓束之,謂之“種生”,此外還在庭院中蓋綵樓,謂之“乞巧樓”。孩子們在七夕也可以參與乞巧活動,男孩“乞聰明”,女孩“乞巧”:“京師小兒各置筆硯紙墨於牽牛位前,書曰:‘某乞聰明’。諸子女致針線箱笥於織女位前,書曰:‘某乞巧’。”

七夕這天,大街上皆賣“磨喝樂”,又名“摩睺羅”或“摩羅”,是以雕木彩裝爲底座的泥塑土偶,或用紅紗碧籠裝扮,或飾以金珠牙翠。“磨喝樂”或“摩羅”是梵語音譯,本意爲佛經中的神名,宋代七夕至此出現了佛教因素。

兩宋時可以說是七夕節的鼎盛時期,全宋詞中以七夕爲題的作品超過百首,鵲橋仙更是成爲佳作頻出的詞牌名。

將七夕稱爲“女孩兒節”自元朝始

最早將七夕稱爲“女孩兒節”的,是元朝人,元《析津志》雲:“宮廷宰輔之士庶之家鹹作大棚,張掛七夕牽牛織女圖,盛陳瓜果酒餅,邀女流作巧節會,稱曰女孩兒節。”

明清時期,北京地區端午、七夕、重陽都有“女兒節”的叫法。七夕“女兒節”的穿針習俗變爲丟巧針乞巧,乞巧時間由夜間變爲午間。女子乞巧時,將裝滿水的碗放在正午的陽光下,再將繡花針放在碗裏浮起來,如果針在水中的影子如花似雲,或呈鳥獸形,就認爲“乞得巧”;如果影子粗笨似槌,或彎曲不成形,就認爲“乞得拙”。清代七夕,北京“女兒節”又將丟巧針改爲丟細枝或松針。

清代江南女子還有七夕染指甲的習俗:“七夕,婦女採鳳仙花搗染指甲,紅如琥珀可愛。”而且,染紅指甲還有一個神奇的功效,能令老年人眼睛不花。《清嘉錄》記蘇州七月風俗:“搗鳳仙花汁,染無名指尖及小指尖,謂之紅指甲。相傳留護至明春元旦,老年人閱之,令目不昏。”

七夕文化深刻影響亞洲各國

牛郎織女傳說,也隨着民族交流,傳到西北、東北、西南的各少數民族聚居區,並深深影響了日本、朝鮮、越南、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故事名稱、主人公名字和故事細節或許有地域和民族差異,它們始終和漢族母題故事保持着相近的主題思想和人物形象。

日本也有乞巧節,並舉行相似的紀念活動。《萬葉集》是最早的一部日本和歌集,其中絕大部分是奈良時代(八世紀)所作,在《萬葉集》中,七夕和歌就有130多首。奈良時代中期開始,日本宮廷和上流社會模仿唐宮慣例的七夕祭、穿針乞巧和七夕詩會蔚然成風。民間除祭星乞巧、曝衣曬書之外,人們還將心願寫在五色紙上,掛在竹枝枝頭,第二天將竹枝和燈籠一起順水漂流,象徵心願直達天河。“七夕流”是明治以前比較重要的七夕活動,少男少女在竹子上掛上燈籠,然後做一個小船,放上男女人偶,七日早晨一邊唱送神的歌一邊將船放到海里。

1976年朝鮮發掘的德興裏墓,始建於408年,墓主人既有中國官銜,又有高句麗官銜。墓室壁畫中,有清晰的“牛郎織女圖”,織女和牛郎隔銀河相望。這說明,朝鮮高句麗地區的貴族在北魏時期已經深受牛郎織女傳說的影響。《朝鮮常識》則明確記載,高麗恭愍王曾跟妻子——元朝魯國大長公主寶塔失裏一起祭拜牽牛星和織女星,並在那天把俸祿賞賜給百官。李朝時期朝鮮的七夕節活動主要包括乞巧、鬥巧、乞文、曝衣曬書、拜星許願等,宮廷內則有七夕茶禮和七夕祭奠。

在我國,如今七夕被誤認爲只有情人節一個功能,媒體、商家和大衆是不是更應瞭解這個節日的真實底蘊?2006年,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5年開始,“廣州乞巧文化節”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2008年,甘肅隴南地區的西和乞巧節升級成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很多其他地方的人在爲保護傳統文化而行動。

即便是買買買,帶有喜鵲、比翼鳥、紅豆、蓮子、蓮花圖樣的禮物,在千篇一律的玫瑰花、巧克力等西式禮物面前,是不是更能脫穎而出?同時,或許可以從娃娃抓起,摒除男尊女卑的糟粕後,取其精華,讓孩子們在星祭許願、詩歌朗誦和手工遊戲中強化節俗文化的認知,潛移默化中培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意識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