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的“三伏天”有個節日,隆重程度堪比春節

古代的“三伏天”有個節日,隆重程度堪比春節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3.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方有一句俗語叫“冬有三九,夏有三伏”,說的是一年中最冷和最熱的兩個時間。相較於生活在南方地區的朋友,北方人對這種四季輪迴帶來的“冰火兩重天”的感覺體會更深。數九時節天寒地凍,厚厚的棉衣皮帽也擋不住冷徹骨髓的寒氣;三伏天酷熱難耐,即便是脫得只剩一條褲衩也免不了汗流浹背。然而,很多人年復一年地飽受寒暑的折磨,卻對這“冰與火”的兩極——三九和三伏瞭解的並不全面。正巧此時又值酷暑侵逼,就和讀者諸君聊一聊“三伏”和“伏日”這個話題。

一、什麼是“伏”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個“五行”的哲學理論,古人據此把萬事萬物按照五種性質進行分類,即木、火、土、金、水。一年四季也不例外,它們在五行分類中也有自己的歸屬,其對應關係是春木、夏火、秋金、冬水。按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代表夏天的火剋制代表秋天的金,有夏火剋制,秋金是形成不了的,這就違背了四季更替的自然規律。因此,五行學家又在夏秋兩季之間加入了一個屬性爲土的“長夏”的概念,於是,夏火生“長夏”土、“長夏”土生秋金,巧妙地解決了自然規律和五行理論之間的矛盾。這個“長夏”,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三伏天”。

“三伏天”之說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史記》記載“秦德公二年初伏。”這裏的初伏指的是首次提出“伏”的概念,和現在說的初伏(頭伏)意思不同。對此,古代學者早有解釋:

孟康曰:“六月伏日初也。周時無,至此乃有之。”——《史記·秦本紀·裴駰集解》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爲之,故云初伏。——《史記·秦本紀·張守節正義》

伏的意思大概有兩種,一種是張守節的解釋:“金氣伏藏之日也”。即按照五行中“火克金”的說法,有夏火剋制,秋金無法出來,需要潛伏一段時日。另一層意思是古人認爲天氣太熱,產生的熱毒惡氣對人體有傷害,此時宜靜不宜動,需要“隱伏以避盛暑”。

古代的“三伏天”有個節日,隆重程度堪比春節

二、三伏如何計算

“三九”與“三伏”都與二十四節氣有着密切的聯繫,不同的是前者計算簡單,後者則要複雜的多。冬至這天就是數九寒天的開始,從這天起,每九天爲一單元計數,九九八十一天過後,則冬盡春來。而計算三伏的起始時間就複雜了,首先必須要了解天干地支紀日法。

和干支紀年法一樣,古代農曆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排列組合成六十個單位,每個單位代表一天,依次循環記錄,如甲子日、乙丑日、丙寅日……等。這其中有一個規律,天干每十天就會循環一次,如2019年7月8日是丙午日,7月18日則是丙辰日,7月28日則是丙寅日。

明白了這點,三伏天從何時開始就容易計算了。五行學說認爲庚屬金,“立秋,以火代金,故至庚日必伏”,因此自古便以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爲初伏首日,第四個庚日爲中伏首日,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爲末伏首日。由於初伏首日不固定,也就造成每年的“三伏”的時長也不同,有的年份爲30天,多數則爲40天。一般來講,如果中伏首日距離立秋少於十天,則三伏時長30天,中伏首日距離立秋多於十天,三伏則要長達40天。換言之,入伏越早,三伏天持續的時間就有可能越長。例如,2010年7月19日庚午入伏,7月29日庚辰中伏,8月7日立秋,8月8日庚寅末伏,這年三伏就只有30天;2019年7月12日庚戌入伏,7月22日庚申中伏,8月8日立秋,8月11日庚辰才能進入末伏,因此,今年的三伏天就長達40天。

由於“三伏”的算法相對複雜,現在很多人不明就裏,往往將夏至當成“三伏”的開始,甚至將其與小暑、大暑和處暑三個節氣相混淆,希望這一點小知識,能夠給讀者諸君有所裨益。

三、古人如何過“伏日”

儘管很多人對“三伏”不甚瞭解,但並不影響人們隱伏避暑,古往今來,每逢“三伏”來臨,人們總會舉辦一些避暑的民俗活動,逐步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節日——“伏日”,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堪比春節。經過幾千年的積澱積累,衍生出了獨特的“伏日”文化。

前文講到秦德公時期開創了“三伏”的概念,也開啓了在伏日舉辦祭祀祈禳活動的先河。《漢書·郊祀志上》記載“秦德公立,卜居雍……用三百牢於鄜畤,作伏祠”,用了三百具牛羊豬作爲祭品,隆重的儀式顯示出對祭祀的重視。而普通民衆則在城邑四門用狗祭祀土地神,因爲那時人們普遍認爲熱毒惡氣會傷害人身,而狗是至陽的生物,便以求能夠禳除熱毒,保護人畜平安。

熱毒惡氣爲傷害人,故磔狗以御之。年表雲“初作伏,祠社,磔狗邑四門”。按:磔,禳也。狗,陽畜也。以狗張磔於郭四門,禳卻熱毒氣也。——《史記·秦本紀·張守節正義》

古代的“三伏天”有個節日,隆重程度堪比春節 第2張

這一祭祀活動被稱爲伏祭,也叫伏祠,後來被延續下來,成爲和年終歲首的祭祀同等重要的儀式。《周書·晉蕩公護傳》記載“每四時伏臘,高祖率諸親戚,行家人之禮,稱觴上壽。”杜甫也在《詠懷古蹟五首》中寫道:“歲時伏臘走村翁”。伏臘,就指的是伏祭和臘祭兩次重要祭祀,不論是高居廟堂的帝王之尊,還是遠處江湖的村翁野叟,對這個儀式都極爲重視。

古人過“伏日”節的方式除了祭祀這一頭等大事外,最重要的就是吃喝了,這是中國人過節必不可少的方式。《漢舊儀》記載,“漢魏伏日有酒食之會”,就是說早在漢魏時期,人們就有在入伏這一天會呼朋喚友痛飲一番的習俗,以這樣的方式驅避熱毒惡氣和體內寒邪。而且人們還有在伏日吃羊肉的習慣,漢朝楊惲《報孫會宗書》中說“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炮羔,斗酒自勞,”既是消暑避熱養生健體,也是慶祝豐收,對自己一季辛勤耕作的慰勞。

時至今日,這一習俗仍然在傳承,魯南蘇北地區民間有“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的說法,在入伏這一天,人們都會大快朵頤,喝上一碗鮮美的羊肉湯。但是中國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飲食文化也千差萬別,杭州人伏日的習慣則是“頭伏火腿二伏雞”,到了南昌又變成了“頭伏吃雞二伏鴨”了。

除此之外,古代三伏天的上班族也會享受防溫降暑的待遇。唐宋時期,爲了慰勞在三伏天堅持工作的大臣,皇帝有向大臣賜冰的傳統。彼時冬天皇家貴族會採集好冰塊窖藏起來,以備夏日享用,由於生產力低下,保存冰塊需要耗費人才財力,因此冰塊夏天屬於難得的稀有品,所能得到皇帝賜冰的都是親近的大臣和隨侍身邊的史官,得不到賞賜的也不要緊,天熱的時候也會放暑假休息一下。

京師三伏唯史官賜冰,百司休務而已。自初伏日爲始,每日賜近臣冰,人四匣,凡六次。” ——宋·呂原明《歲時雜記》

古代的“三伏天”有個節日,隆重程度堪比春節 第3張

到了清朝,生產力大大提高,冰塊也不是少見的稀罕物了,皇帝賜冰的範圍擴大到了京城所有的官署衙門,以示“皇恩浩蕩、雨露均沾”。而且彼時冰塊也在夏天走進了尋常百姓的生活,街頭巷陌已經出現了賣冰鎮食品的小商販,只要肯花銀子,百姓也可以享受到過去帝王將相纔可以擁有的待遇,在炎炎夏日享受到一絲清涼,可謂“昔日王謝盤中冰,端入尋常百姓家”。

儘管“伏日”文化還在延續傳承,但早已盛況不再,今非昔比了。特別是近些年來西方節日的擠壓下,一些傳統節日的生存空間日益縮小,甚至到了衰退消亡的地步。如何繼承和傳播傳統節日的精髓,中國傳統文化將何去何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