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王勃之死懸疑:到底其是墜海身亡還是因病而死?

王勃之死懸疑:到底其是墜海身亡還是因病而死?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7.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王勃,初唐四傑之一。駱賓王、盧照鄰、王勃、楊炯四人,都是當時最有才華的作家,不過四人皆死得離奇。關於王勃的死,有溺水和溺水驚悸而死說,有卒年二十八和三十五說,有死於南海和吳越說。不過無論怎麼說,王勃命運多舛的一生雖是短暫,但卻十分光彩。

王勃,字子安,綠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有名的才子。他的祖父王通是隋初著名的學者,號“文中子”,叔祖父王績是隋末唐初的著名隱逸詩人。王勃六歲能文,九歲時閱讀著名學者顏師古所注的《漢書》,竟能寫下洋洋灑灑十卷本的《漢書注指瑕》,指出書中的不少錯誤。十四歲時,詩文已經寫的很出色了。青年時代,王勃就“迫乎家貧,道未成而受祿”。他出仕以後,曾任虢州參軍,後又因事兩次廢官,一生鬱郁不得志。

王勃是一位才學兼備的青年詩人,寫過很多學術著作,在詩歌創作上,他和那些同時期的宮廷詩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其代表作品,是臉炙人口的五言小詩,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琅琅上口且意味深長;駢文則以《滕王閣序》為世人所傳誦。楊炯在《王勃集序》中說:“(勃)嘗以龍朔初載(661年),文場變體,爭構纖微,竟為雕刻。糅以金玉龍鳳,亂之朱紫青黃。影帶以徇其功,假對以稱其美。骨氣都盡,剛健不聞。思革其弊,用光志業……遂使繁綜淺術,無藩籬之固;紛繪小才,失金湯之險。積年綺碎,一朝清廓。”從這段評論中可以看出,王勃對“龍朔初載”以上官儀為代表的宮廷詩人所持的反對態度以及他在詩歌革新領域裡取得的初步成績。

王勃之死懸疑:到底其是墜海身亡還是因病而死?

長期以來,關於王勃死因、遇難地、卒年的傳統說法,認為他死於墜海,落水地點在南海。這個說法來源於新、舊《唐書》的有關記載。《舊唐書》說王勃因為奔赴交趾探親而死於上元二年(675年):“(勃)墜水而卒,年二十八。”而《新唐書》中則記為“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根據《新唐書》推算,王勃死於上元三年(676年)。

與王勃同時代的詩人楊炯也驗證了此說,他所撰寫的《王子安集序》中也認為王勃死於上元三年。因此,長期以來,人們對此普遍接受,深信不疑。然而,有人認為此說頗為可疑。

有學者經過自己的一系列考證,指出了新、舊《唐書》以及楊炯序言中是錯誤的,並且考證出王勃應死於文明元年八月(684年),享年35歲。同時還考察到王勃的《三月上巳祓禊序》中,有“永淳二年(683年)暮春三月,遲遲風景,出沒媚於郊原”的記載,知這年王勃仍在世。其時祓禊的地點應該在江南,可證明王勃晚年還在江南度過了一段為時不短的隱居生活。

有人曾看到過羅振玉校勘輯錄的日藏本《王子安集佚文》,是戊午年(1918年)的木刻本。內有附錄文一篇,題為《自沒後彭執古孟獻忠與諸弟書》,這是王勃寫給“王六賢弟”的書信。王勃共有排行六人,王勸排行第六,故而名為王六。王勸也是一位頗有文才的青年詩人,《新唐書》是這樣誇獎他的:“生子如是,可誇也。”彭執古等人的慰問信中說道:“豈謂賢兄長逝,化為異物。筆海絕流,詞岑落構,樑木其壞,吾將安放。下官等慷慨耿介之士,薛蘿泉石,過大梁而想侯贏,登九原而憶隨會。潘黃門之沼,無復琴尊,孟嘗君之池臺,空餘風月。傷心已矣,如何如何。”因此可知,王勃之死是出於“自沒”,即自己沉海而死。

那王勃又是如何“自沒”的呢?王勃的族叔王承烈有一篇致祭文道出了其中的祕密。他寫道:“悲久客兮他鄉,傷非春兮幾載。波驚東會,景落西虞。”其中“東會”指的應該是會稽一帶,而“西虞”則是指王勃的故里龍門一帶,因虞舜二帝都曾在蒲阪建都,故泛稱“西虞”。“波驚東會”是說他在會稽一帶投水自殺的事實。自殺地點若是在會稽,這便與前文所說的王勃曾在江南有過一段隱居生活互相吻合。王承烈的致祭文寫明日期是文明元年八月,就是王勃死後不久的初祭。因此楊炯所說“上元三年”,極有可能是“文明元年”之誤。

有了這些歷史資料,千百年來王勃之死的謎團便可撥開雲霧,昭然若揭。王勃死後,根據王承烈的信件,裡面說到了王勃的靈樞問題。“旁問使者乃雲:亡從孫靈柩在彼。聞之轉增惘然。”這裡也恰恰駁倒了王勃死於南海之說。王勃確實去過交趾,而且還在那裡奉養過他的父親。楊炯的《王子安集序》中說道:“棄官沉跡,就養於交趾焉。”我們是否能夠把這些話結合起來,理解為王勃去交趾而墜入南海呢?顯然不能。從王勃的文集中我們可見到王勃從交趾回來寫的諸多文章,證明他是平安從交趾回來的。我們只要細細想來便可知,以當時的條件,茫茫大海,在南海是不可能找到王勃屍體的。

那麼日藏本《王子安集佚文》的可靠性究為如何?學者發現,這些佚文抄本的末尾載有“慶雲四年七月廿六日”的字樣。慶雲是日本文武朝時期的年號,相當於唐中宗景龍元年(707年)。若我們假定的王勃卒於文明元年(684年)成立的話,此抄本即在王勃卒後23年所撰。原抄本中還有日本元正天王的御筆。元正為奈良朝的第二代女皇,靈龜元年(715年)即位,養老八年(724年)退位。此書藏於日本天皇宮內廳正倉院的寶庫中,是日藏的祕籍,很少出庫。考證者又詳細訴說了他如何得到這個本子以及後來如何又在美國的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獲得手抄本的佚文一長卷,上面也寫明瞭原為日本上野氏所藏。另外,學者所見的正倉院影印本里面,其中的“天”、“地”、“星”等字,用的都是武則天時期所獨創的字型而寫成,至此可判斷是唐初抄本,毫無疑問。

學者的言之灼灼,分析得合情合理,證據確鑿,把幾百年傳承下來的有關王勃的遇難,做了一番全新的解釋說理,從而推翻了千百年來人們一致公認的南海溺水的事實。

此後也有人發表文章認為王勃南行省父返歸途中,遇風浪墜入海中,但終被人救出。因王勃不習水性,受驚後一病不起,卒於高宗儀鳳二年,時年28歲。《王子安集》中有《上已浮江宴序》,內容與《三月上巳祓禊序》有很多相同之處,當同為王勃南遊過吳越時所撰,具體時間應在他任沛王府修撰期間,即總章二年春,故序文中“永淳二年”應為“總章二年”之誤。推考王勃事蹟,他當卒於南方,並就葬於南方。王承烈當時的住所與王勃的卒地很遠,因而才會作致祭文。也有可能是王勃死後若干年,其靈柩遷回時,王承烈才為文致祭。按這個觀點,王勃不是溺水而卒的,而是病死的。也不是死於吳越,而是死在南海附近。吳越的詩文只是他以前路過時的作品。

僅僅憑藉著這樣一本日藏抄本,便推翻了早已被公認的說法,似乎力量尚顯不夠。說王勃因受驚而病死,更是一個新穎的觀點。看來這個關於王勃“自沒”的爭論還會一直延續下去。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