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從車伕到大漢丞相,衞綰經歷了什麼?

從車伕到大漢丞相,衞綰經歷了什麼?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閲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從車伕到大漢丞相,衞綰經歷了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此人出生在西漢年間,他不過是為皇帝御馬的車伕,卻從小小的車伕一路做到了丞相的高位。

衞綰,一個在漢文帝手下當差的車伕,誰也不曾想到,後來的他,成為了漢帝國的丞相大人!

從車伕到大漢丞相,衞綰經歷了什麼?

代王車伕,近侍郎官

關於衞綰生於何年,家庭如何並沒有着墨描寫,留下的都是對其能文能武,實力超強的評價,在《史記》中就曾記錄下衞綰的一件件事例。

最初,衞綰不過是代王劉恆的車伕,史書記載,劉恆酷愛飆車,常常從霸陵原上,向西飛馳,一路過陡坡,最愛這種刺激的玩法。

能選作劉恆車伕的人自然不簡單,衞綰的車技頗高,臂力也十分驚人,拉進韁繩,控制車身都不在話下,

這能既滿足代王追求“飆車”的快感,又能牢牢地護住代王的安危,因此,在代王被周勃等人擁立為新帝后,衞綰也隨着他來到了長安。

因為劉恆的“偏愛”,衞綰做上了郎官一職,休要小看這“郎官”的職位,這可是近侍皇帝的角色,能伴君左右,發揮才能,才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做郎官職位的人往往都是後來的大人物。

例如:漢朝的另一位宰相審食其,他就曾侍奉過呂后,還有文景之治時期的寧成、周陽等酷吏,也都曾是近侍出身。

比起上述的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衞綰似乎只有淳樸謹慎這一特點,也因這一特點,他一度不被當時的太子劉啟看中。

每每劉啟設宴與臣同樂時,衞綰總是裝病不去,不明其因。

這樣的行為極讓太子劉啟不喜,卻深受文帝劉恆的喜愛,甚至臨終前的後事交代中,曾吩咐劉啟善待衞綰。

淳樸謹慎為人,低調小心做事

先帝器重之人,新帝就要委以重用嗎?顯然,登基後的劉啟並不想這麼做,曾在文帝時受寵的鄧通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文帝駕崩後,他又開始尋求新的庇護,百般討好劉啟,這恰恰觸碰到了劉啟的逆鱗,不僅讓他吸膿水受盡羞辱,還將富貴的他最終飢貧交迫而死。

而衞綰,因為文帝臨終前的囑託,劉啟並未做出對他生命不利的事實,而是將其晾在一旁整整一年有餘。

衞綰對此並無怨言,繼續誠誠懇懇地盡心效力,觀察一段時間後,劉啟決定召見他,看看這個為父王重用的車伕究竟有什麼能耐

一日,劉啟去上林苑遊玩時,特意讓衞綰隨車侍奉,劉啟隨意問道:“你可知為何與我同乘一車?”

衞綰如實道:“臣有幸從車伕升做中郎將,卻不知為何能與君上同乘一車?”就着衞綰的話,劉啟將宴請不來之事和盤托出,質問其為何不來。

衞綰聽後,並不慌張,不卑不亢道:“當日確有病疾,恐禍及君上,故而不來。”劉啟聽後,不悦之色漸少,欲要賜他寶劍一柄。

衞綰推辭道:“先帝賜臣之劍已有六把,故臣不敢再受。”劉啟聽聞,十分不解,當時的劍除了可做防身之用外,還能作為貨幣流通,參與交易買賣。

他詫異道:“難道你還保存着那些劍?”隨後,命令衞綰將劍取來,六把劍保存完好,如同嶄新的一般,見此劍,知其人,劉啟逐漸開始信任衞綰。

平生淡泊名利,晚年又輔新君

衞綰從始至終都是謹慎做事,低調做人,故而從不與其他郎君爭論長短,爭功論賞,功利心淡泊。

因而,劉啟對其愈發看重,曾將他外派給河間王當太傅,後因平叛吳楚七國兵變行動又升為河間中尉,三年後再度封侯,一路官運亨通。

然而,卻因後宮之事,衞綰是太子劉榮母妃慄姬的親戚,太子被廢,衞綰也受到牽連,不得不免官歸鄉。

後來劉徹被立為太子,找其需要太傅教導的理由,劉啟又將衞綰召回宮中,任命為太子太傅,之後又升做御史大夫,掌管刑獄典法。

五年之後,繼續高升成了當朝宰相,升做宰相之後,衞綰更是極盡小心之事,他本就行事謹慎,信奉黃老政治的他,任職宰相之後,只做上傳下達之任。

處理公事上,沒有極為突出的功績,也無紕漏補缺之錯,如同勞作的百姓般,只是默默地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衞綰的老實本分更得劉啟重用,他認為衞綰敦厚老成,是輔佐太子的不二人選,而且他又是前朝老人,對他更加地尊崇。

故而,在漢景帝劉啟去世後,衞綰又給漢武帝劉徹做了一年的丞相,相比於漢文帝和漢景帝對衞綰的重用,當漢武帝劉徹這裏,衞綰的小心謹慎,做事只求無功無過是不足夠的。

歷經三朝,衞綰年事已高,處理政務上難免糊塗,劉徹雷厲風行的當政作風,與其父親、爺爺的無為而治截然不同。

衞綰的處事作風,難免拖住漢武帝改革的腳步,同時,衞綰上諫尊崇儒家學道的提議,推動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決議,遭到了竇太后嚴重的不滿。

在《史記》中,對衞綰的描寫也停留在他上諫如何舉薦文人賢士之時,便匆匆地戛然而止。

之後的記載裏,衞綰被劉徹藉口勞苦功高,年事已高,不該再為政事所累為由,將他免職回鄉,最後善終。

曾有人認為衞綰是沒有能力的丞相,因為他處事謹慎,做事無功無過,與其他大刀闊斧改革,推行國家律法的宰相相比,顯得極為平庸。

可是,一個處於政權更迭不休,各方勢力分庭抗禮時期的宰相,他的作風何嘗不是一種成功呢?大智若愚不也是一種智慧嗎?

當身處的環境不足以靠自身能力破解的時候,做好本分之事,已是最大的成功,謹慎做事,低調做人的道理,不管在那個時代都不會過時。

衞綰,從一介籍籍無名的車伕,一路坐上當朝宰相,不管他是否做人平庸,是否毫無建樹,他的經歷已然稱得上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