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元巖為何能用正氣把權力關在籠子裏?

元巖為何能用正氣把權力關在籠子裏?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閲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578年,北周名臣樂運連續上疏諫阻剛即位的周宣帝切勿“昏暴滋甚”無效後,令手下抬着棺材跟自己上朝堂,當面指斥周宣帝的八大過失。“帝大怒,將戮之。朝臣皆恐懼,莫有救者。”千鈞一髮之際,內史中大夫(即中書令,相當於今國務院總理)元巖置生死於度外,毅然上殿求情。臨行前,他大義凜然表示:“如果不能救下樂運,我寧可與他一起死!”

面對龍顏大怒的周宣帝,元巖巧妙施展攻心戰勸阻周宣帝:“陛下,樂運居心險惡啊!他明知這樣做是死罪,卻故意拼命諫阻陛下,無非是想博取忠臣的名稱!陛下如果殺了他,正好中了他的圈套!依臣之見,不如忍住這口氣,好言安慰他幾句,再把他打發走。這樣,陛下的聖明氣度一定更加名聞天下!”周宣帝果然中計,赦免了樂運。

元巖為何能用正氣把權力關在籠子裏?

元巖從小博覽羣書,氣度恢弘, 個性剛正耿直。巧救樂運,只是他政治舞台上的牛刀小試。而捨生忘死救同事烏丸軌(原名王軌,因功勛卓著被北魏賜姓烏丸氏),則將他的個性展現得淋漓盡致。

周宣帝因為烏丸軌的小過失,下令誅殺,讓元巖起草詔令。元巖認為烏丸軌身為徐州總管,統七州十五鎮諸軍事,是北周南大門的堅強柱石,不能輕易誅殺,於是堅決拒絕起草詔令,同時上殿摘下頭巾磕頭,三拜三進,懇請周宣帝收回成命。周宣帝陰森森問:“你想和烏丸軌結為同黨嗎?”元巖正氣凜然答;“臣不是他的同黨!只是擔心陛下濫殺無辜,失去天下人之心!”周宣帝大怒,令宦官抽打元巖的臉以示羞辱,並將他削職為民。

元巖雖然沒有阻止住周宣帝誅殺烏丸軌,但他寧死不屈的精神深受楊堅(即後隋文帝)敬重。楊堅擔任丞相後,立即起用元巖,建隋後又提拔元巖任兵部尚書要職。元巖生性威嚴持重,通達世務,議論朝政時神色端莊,侃侃而談。他敢於堅持真理,不留情面地當面駁斥其他人的錯誤主張及做法,“無所迴避”,使隋文帝和公卿大臣們對他充滿敬重和畏懼。

隋文帝鑑於北周諸侯勢力微弱而導致滅亡的歷史教訓,分封諸子為王,權力和王室相等。他看中元巖的學識和為人,任命元巖為益州總管長史,輔助蜀王楊秀,並真心實意拜託他:“先生您有擔任宰相的大才,所以朕委屈您輔助朕的兒子!”

元巖不負厚望,到益州官任後,整肅法令,整頓官場,使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官員都能奉公守法。元巖注重調查研究,善於審理各類疑難案件,凡經他審過的案子,都是令人心服口服的鐵案。以至被判處徒刑的罪犯都心悦誠服地服罪。 由此,元巖受到益州官員和百姓的一致稱讚。

元巖在益州最大的成就,是對蜀王楊秀的嚴加管束。楊秀當時才19歲,倚仗權勢為所欲為,“性好奢侈”。一次,他居然異想天開,派人去抓當地少數民族男子,準備閹割後到蜀王府充當宦官。元巖當面勸諫,從民族團結的高度曉以利害,楊秀只得悻悻作罷;其後,楊秀又腦洞大開, 想把活着的死刑犯剖腹,取出苦膽作藥。元巖聞訊,急忙闖進王宮,費盡口舌加以諫阻。楊秀敬畏元巖,從此做事規規矩矩遵循法度。

一年後,元巖病逝,隋文帝聞訊“悼惜久之”,益州百姓“莫不殞涕”。蜀王楊秀去除元巖這個緊箍咒後,原形畢露,日漸奢靡驕縱,造渾天儀,捕捉少數民族男子充當宦官,車馬衣服違反制度,大興土木建造宮殿,欲與父皇試比高。最後,楊秀在殘酷的宮廷鬥爭中失勢,被剝奪官爵貶為庶民加以軟禁。隋文帝感慨萬千道:“元巖若在,吾兒豈有是乎!”

縱觀元巖一生,胸懷坦蕩,正氣浩然,也只有這樣的胸襟和膽識,才能把權力牢牢關在籠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