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百科 > 詩詞名句 > “鬥草“是什麼?歷史上有哪些關於鬥草的詩作?

“鬥草“是什麼?歷史上有哪些關於鬥草的詩作?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閲讀: 6.9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知道”鬥草“是什麼嗎?歷史上有不少關於”鬥草“的詩作,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你玩過“鬥草”嗎?就是用花草名兒對對子、做遊戲,小時候你玩過嗎?清明之後,草木萌發,鮮花盛開,田野山間一派生機盎然、欣欣向榮景象。

早年這個時節,鄉下孩子開始玩“鬥草”遊戲了,有的挑選有韌性又粗壯的草莖,纏繞編織成繩,相互拽扯比賽;有的辨百草、報藥名、對對子,清亮亮的兒歌連同脆生生的歡笑,在故鄉遼闊的原野上回蕩......

鬥草的遊戲古而有之,南北朝時稱“踏百草”,唐代稱“鬥草”或“鬥百草”。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觀兒戲》裏雲:

髫齔七八歲,綺紈三四兒。

弄塵復鬥草,盡日樂嬉嬉。

五代詩僧貫休的《春野作》有句:

牛兒小,牛女少,拋牛沙上鬥百草。

南宋詩人范成大在其《四時田園雜興》中寫道:

青枝滿地花狼藉,知是兒孫鬥草來。

都是記述孩童鬥草的情形。

“鬥草“是什麼?歷史上有哪些關於鬥草的詩作?

北宋詞人晏殊的《破陣子》先是給我們展示了一幅春日美景,下闕雲: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裏相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這個“東鄰女伴”因為什麼高興呢?原來是夢裏與人鬥草大獲全勝。北宋婉約派代表詞人柳永在一首《木蘭花慢》裏,先是描繪旖旎風光和人們清明郊遊盛況,下闕開頭道:

盈盈,鬥草青青。人豔冶,遞逢迎。

那些豔冶俏麗的美女們在芳草茵茵的野地,鬥草取樂,笑語盈盈。

“鬥草“是什麼?歷史上有哪些關於鬥草的詩作? 第2張

古時候,鬥草應是美女們遊戲的“專利品”。北宋詞人晏幾道《臨江仙》裏描繪了與戀人初相識的情景:

鬥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

羅裙香露玉釵風,靚粧眉沁綠,羞臉粉生紅。

少女與女伴沉浸在鬥草對句的快樂之中,那活潑嬌美的情態給情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南宋吳文英的《祝英台近·在春日客龜溪遊廢園》裏,記述小女子鬥草更為詳細:

採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

鬥草溪根,沙印小蓮步。

自憐兩鬢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雲山深處。

宋代才女李清照想必也做過這種遊戲,不然怎會在一首《浣溪沙》寫得如此生動: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裊殘煙。

夢迴山枕隱花鈿,海燕未來人鬥草。

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鞦韆。

可見,清明時節鬥草、盪鞦韆,是宋代年輕女子游戲的標配呢。

鬥草這種民間遊戲,是由採草藥衍生而來的。古人春末夏初闔家出遊,採百草、識草藥,女孩們則相互比賽,以對仗形式互報花名、草名、藥名,誰識的種類多、對仗水平高,誰即為贏。這種遊戲,兼具植物知識、醫藥知識和文學修養之妙趣。除古詩詞外,古典小説裏記載“鬥草”遊戲更為翔實,更有韻味。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憨湘雲醉眠芍藥茵,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中,賈寶玉過生日,有文采的眾姐妹行令飲酒做詩,不通文墨的各房丫頭則在大觀園中採了些花草,鬥草取樂。這個説:“我有觀音柳。”那個説:“我有羅漢松。”接着是“君子竹”對“美人蕉”,“星星翠”對“月月紅”,“姐妹花”(金銀花)對“夫妻蕙”(並蒂蓮),還有以“《牡丹亭》上的牡丹花”對“《琵琶記》裏的枇杷果”的......林林總總好多樣,都是常用的中草藥名兒。

“鬥草“是什麼?歷史上有哪些關於鬥草的詩作? 第3張

《鏡花緣》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創作的以婦女問題為題材的長篇小説,在第七十六回“講六壬花前闡妙旨,觀四課牖下竊真傳”裏也有一段描寫鬥草的情節,在100名才女中名列第26名的司笑靨花仙子“箇中人”孟紫芝,是個聰明活潑、詼諧多智的俏女子,她進入百藥圃,見一干人等在那採花折草,倒像鬥草光景。紫芝説了新奇玩法,就是對花草、果木名。紫芝道:“古人有一對名對對得最好:風吹不響鈴兒草,雨打無聲鼓子花。‘鈴兒草’對‘鼓子花’,字面合式,並無牽強......”“鈴兒草”是一種傳統中草藥,因垂掛下來的花冠像小鈴鐺而得名。“鼓子花”即為“打碗花”,常見的中藥名,因花冠如同對生的小喇叭,類似古時軍中的樂器“鼓子”而得名。接着是“當歸”對“將離”,因當歸一名“文無”,芍藥又名“將離”,兩廂對應。還有長春對半夏、金盞草對玉簪花、觀音柳對羅漢松,這種鬥法才真正稱得上文雅。

當代作家凌鼎年寫有一篇小小説《鬥草》,描寫了早年鄉間端午鬥草的風俗畫卷。其中少年阿埭和少女冉雲“口鬥”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冉雲出“紅梅”,阿埭對“青萍”;冉雲出“美人蕉”,阿埭對“君子蘭”;冉雲再出“春風桃李”,阿埭對出“秋雨芭蕉”。最後,冉雲拋出一絕“相思子”,歷經曲折的鬥草高手阿埭終於對出“合歡枝”,冉雲姑娘卻再也沒有出現……

小時候,我和小夥伴們放了學,背了扒箕子,拎一把鐮刀,去野地裏拔豬菜、割驢草,春夏之交的原野上長滿了各種野花野草,田埂上、小路旁,山嶺、溝坡、河畔,到處都是。我們邊採野菜、割青草,邊報草名花名,最初是簡單的對仗,大概能對得上就行。比如蛤蟆皮(蛤蟆草)對老虎眼(澤漆),貓耳朵對羊蹄子,蒲公英對益母草,六月雪對九月菊,車前草對葉下珠......後來隨着年齡增長,鬥草就有了些難度,比如有的出“我栽君子蘭”,對“他種美人蕉”,還有三個人對的,如“雞啄雞冠花”“狗戲狗尾草”“魚嬉魚腥草”。鄉間處處皆是花花草草,抬頭低頭隨意可見,即興而對,年少時光在這簡單而有趣的遊戲中漸漸拉長,漸漸淡去,成了一縷如輕煙似的鄉愁。

歐陽修雲:“踏青鬥草人無數,強欲留春春不住。”(《漁家傲》)

陸游説:“壚邊女兒不解愁,鬥草才罷還藏鈎。”(《初春出遊》)“閒尋女伴過西家,鬥草歸來日未斜。”(《吳娘曲》)

王國維曰:“乍向西郊鬥草過,藥欄紅日尚婆娑。”(《浣溪沙》)

而今,在快節奏、高壓力的今天,這種拙樸的遊戲已經很難覓到蹤跡了,我們也許只能在古詩文裏慢慢品味其妙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