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百科 > 成語典故 > 歷史文化探索:不辨菽麥的典故及故事介紹

歷史文化探索:不辨菽麥的典故及故事介紹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閲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辨菽麥,讀音是bù biàn shū mài,辨:分清;菽:豆類,原意指愚昧無知,分不清豆子和麥子。現常用來形容脱離勞動,缺乏實際生產知識。出自《左傳·成公十八年》。那麼典故不辨菽麥的主人公是誰呢?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歷史文化探索:不辨菽麥的典故及故事介紹

公元573年周曆正月初五,晉國的欒書、中行偃派程滑殺死了晉厲公,葬在翼地的東門外邊。隨後,士魴等人在京師迎按年僅14歲的周子為國君。當時,晉國的一些貴族為了自己把持朝政,很願意事奉這位14歲的小國君,並且誇周子如何能幹,如何聰明。周子有個哥哥,本應立為國君,但晉貴族們説:周子的哥哥是個白痴,連什麼是豆子,什麼是麥子都分不清,不能立為國君。

別看這位周子才14歲,還真有些小才能。一即位,他就對大夫們説:“我開始的願望並沒有到這個地步,現在雖然到了,這全是上天的意志。人們要求有國君,是為了讓他發佈命令。立了以後不聽他的號令,那立他幹什麼?你們幾位用得着我才立我為君,恭敬而聽從國君,這是神靈所保佑的。”大夫們聽了,回答説:“這正是下臣們的願望,豈敢不唯命是聽!”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