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記載 > 演義趣聞 > 他和項伯都曾救過劉邦 但他卻被劉邦殺了

他和項伯都曾救過劉邦 但他卻被劉邦殺了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項伯是劉邦的大恩人。不論項伯是爲了張良這個基友,還是心懷對項羽的嫉妒,總之他以一己之力拯救了在砧板上的劉邦。如果沒有項伯,劉邦必定身首異處,何談以後的楚漢爭霸,逐鹿中原。所以項伯對於劉邦的作用,甚至超越張良、蕭何與韓信這漢初三傑。當然,過後當了皇帝的劉邦也沒虧待項伯,劉邦冊封項伯爲射陽侯,並賜姓劉。其實在劉邦的戎馬生涯中,還有一個人對劉邦的作用完全不亞於項伯,那就是季布的舅舅丁公。

他和項伯都曾救過劉邦 但他卻被劉邦殺了

網絡配圖

劉邦戎馬一生,曾出現過兩次關乎性命的危急時刻。只要一着不慎,立刻一命呼嗚。第一次危急時刻是在鴻門宴,項伯拯救了劉邦。第二次是在彭城大戰,劉邦遭遇了起兵以來的最大慘敗,幾乎沒有之一。丁公爲項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顧丁公曰:‘兩賢豈相厄哉!’於是丁公引兵而還,漢王遂解去。及項王滅,丁公謁見高祖。高祖以丁公徇軍中,曰:‘丁公爲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斬丁公,曰:‘使後世爲人臣者無效丁公!’”

彭城大戰,劉邦被項羽扒得幾乎只剩下內褲,接着劉邦又被丁公追得差點連內褲都快保不住。當然,丁公因爲劉邦一句“兩賢豈相厄哉!”而最後放過了劉邦。如果不是丁公,劉邦已經見了閻王或者成爲了項羽的階下囚。論恩情,丁公對劉邦之恩絕對不亞於項伯。可是劉邦當上皇帝后,對於這兩個同樣重量級的恩情,給予項伯的是封侯賜姓,而賞給丁公的卻是押成“噴氣式”遊街和斬首的下場。劉邦對於殺丁公給出的理由是丁公作爲項王的臣子卻私放項王的對手,這是對主子的不忠。因爲丁公的不忠,所以造成了項王失去天下。

另外,在史料中我從未見過劉邦和丁公曾一起擼過串兒,也沒見過他倆曾一起扛過搶、同過窗、嫖過娼或分過髒,更不會是劉邦欠丁公錢,丁公怕殺了他收不回債。所以,僅憑劉邦一句“丁哥,你我都是英雄,英雄何必爲難英雄”的話,丁公就會放過劉邦而忤逆項羽嗎?司馬遷的這個說法會唬住你的智商嗎?反正我不信!細思極恐,這裏面的套路太深!陳平曾對項羽本人及跟着項羽幹事兒的人做過一個總結性評價:“項王爲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者不來;然大王能饒人以爵邑,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

他和項伯都曾救過劉邦 但他卻被劉邦殺了 第2張

網絡配圖

項羽本人及跟着項羽幹事兒的人在待人接物方面都很講究禮數,對人很恭敬,而且都爲人正直清廉。這是一羣什麼人?像陳平這樣盜嫂受金的人,跟着項羽團隊在KTV唱歌搞團拜會,永遠只會點唱《你的溫柔我永遠不懂》。懂他的只會是劉邦,凡是“頑鈍嗜利無恥者”,劉邦都是他們最好的知音哥哥。所以楚漢爭霸,在某種角度上看,就是項羽所領導的春秋戰國舊貴族階級與劉邦所領導的平民與盲流階級所爭奪天下的一場戰爭。

我遙想當年丁公與劉邦相遇的那一刻,當丁公舉起手中的刀時,劉邦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抱着丁公的大腿嚎啕大哭:“丁將軍!丁英雄!請務必手下留情,饒我一命!我劉季攻打項王,那完全是受身邊奸險小人的挑唆。現在我已經受到了嚴懲,我也知錯了。、當丁公看到已經年過半百的劉邦,全身上下狼狽不堪而且還帶着傷,又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想他求饒,作爲有舊貴族情結的丁公豈能下得了手!所以,丁公最終選擇放過劉邦。因爲此時此刻只有放過劉邦,丁公方能邁過自己心中的那道坎兒。

所以,劉邦殺丁公的真實原因也就水落石出了。項伯救劉邦,劉邦那是請求,當主公的範兒和麪兒都沒有丟掉,逼裝得還是很足。但是丁公饒劉邦,劉邦那是哀求,形象節操被自己踩碎了一地。雖然時隔多年,但每當夜深人靜時想起,心裏仍然隱隱作痛。現在自己是皇帝了,這種毀形象碎節操的事情怎能讓天下人知道。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祕密,現在丁公自己送上門來,豈有不殺之理!這應該纔是劉邦殺丁公最真實的心理寫照。

他和項伯都曾救過劉邦 但他卻被劉邦殺了 第3張

網絡配圖

其實,丁公根本談不上對項王不忠,他了解項王,瞭解自己的團隊。各路諸侯看見劉邦大敗,翻臉比翻書還快,“諸侯皆復與楚而背漢”。此時此刻的劉邦乃是孤家寡人,漢軍也是風聲鶴唳。如果項羽不是“點到即止”,而是繼續窮追猛打,估計劉邦很快就要歇菜。可惜項羽並沒有一鼓作氣,終於讓楚漢爭霸進入了反覆拉鋸的戰爭狀態,最後被擁有關中資源的劉邦拖死在了烏江。

項羽之敗在於思想精神不能與時俱進。他不知道他那套春秋戰國舊貴族的傳統已經在這個時代玩不轉了。在這個時代,交戰不需要“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更需要“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他不是真想殺對手的親人,而對手卻叫囂着即使殺了又有何妨,分一杯羹來。他單純地以爲可以用單挑來結束戰爭,卻被對手嘲笑鬥智不鬥力。他以爲彭城之戰點到即止就可以震懾對手,而對手卻可以在鴻溝之盟後背信棄義對他進行痛擊。他認爲貴族的稱號只有世襲可以獲得或者是懂得禮節的正直與清廉之人方可配之,卻不知自己死後屠狗的、盜嫂的、趕車的、吹笙的都能裂土封王。自陳勝吳廣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後,“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爲輕”的時代已悄然過去,歷史翻開了新的篇章。所以毛爺爺寫到:“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