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記載 > 演義趣聞 > 盜墓世家爲何不在清明期間盜墓? 與一迷信有關

盜墓世家爲何不在清明期間盜墓? 與一迷信有關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先說祭墓。

祭墓是清明節最重要的內容,現代多稱爲“掃墓”。祭墓這一風俗產生的原因頗爲複雜,並不單一。

早期人們並不祭墓,“墓”音同“沒”,意思是沒有了,下葬是不留墳頭的,即孔子所謂:“吾聞之,古也墓而不墳。”在儒家推崇的“事死如死生”觀念被社會廣泛接受後,厚葬之風興起,祭墓風俗也出現了,隨之出現的還有盜墓現象。

盜墓世家爲何不在清明期間盜墓? 與一迷信有關

網絡配圖

從《孟子·離婁下》記載的一則“墦間乞食”故事來看,祭墓風俗在戰國時期已很流行,時齊國有一丈夫,便揹着妻妾去吃祭墓食物。但是此時的祭墓並一定在清明節進行,能成爲節日風俗,與古老的“上巳節”有關。

上巳節是先秦人的重要節日,《詩經·鄭風》那首有名的《溱洧》詩,描寫的就是先秦青年男女在野外過上巳節的情形。就此,《韓詩注》稱:“謂今三月桃花水下,以招魂續魄,祓除歲穢……三月上巳之辰,此兩水之上招魂續魄,拂除不祥。”

可見,上巳節除了基本的“春遊踏青”內容外,還有“招魂續魄”和“祓除歲穢”兩個活動主題。在秦漢以後,上巳節開始被冷落了,與其時序節點相近的“寒食節”和“清明節”活躍起來,原本上巳節的內容,分別被轉移到了寒食節和清明節裏。

北方土葬必堆墳頭

上巳節原本活動主題形式也發生了變異,其中的“招魂續魄”,成祭墓活動。這麼說的根據在哪?在至今流行的祭墓形式中,可以找到答案。

祭墓又稱“野祭”,民間俗稱“上墓”或“上墳”。清顧祿《清嘉錄》卷三“紙錠”條稱,蘇州人祭墓,“皆焚化紙錠……其有掛於墓者,則彩箋翦長縷,俗呼掛錢,亦曰掛墓。”這種掛墓,就是將成白紙做的冥錢串起來,掛在杆子上,插在墓地,這一形式的本意就是“招魂續魄”。民間舊傳,不過清明節這掛錢是不能動的,因爲亡魂還沒有來取。

盜墓世家爲何不在清明期間盜墓? 與一迷信有關 第2張

網絡配圖

在唐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以前,何時進行祭墓並沒有統一,有的仍在上巳節的三月三進行,也有的在寒食節進行,還有在春分時進行。但在這之後被統一定在寒食節。

據《舊唐書》,開元二十年四月十九日,唐玄宗李隆基下了一道敕令:“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既不廟享,何以用展孝恩?宜許上墓,同拜掃禮。”並將寒食節祭墓,“編入五禮,永爲常式。”就這樣,祭墓被官方用紅頭文件定在原本以禁火爲主題的寒食節裏。

寒食祭墓資料圖

寒食節從冬至後第105天開始(也有從第104天開始),共2-3天,隨後就是清明節。從實際活動看,寒食祭墓並不定就在寒食節進行,清明節前後均可,有的地方是“前三後四”,有的地方是“前後十天”,還有行“一月祭”,在清明前後一個月內都可以祭墓。

雖然祭墓日子可變,但在唐宋時一般不能在清明節這天祭墓,只有死未逾三年的新墳,或是孤魂野鬼,纔在清明節祭墓。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即稱:“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節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

那麼祭墓後來怎麼又安排在清明節了?這是因爲寒食節的消亡,或者是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爲一的結果。明朝以後,不舉火、吃冷食的寒食節漸漸沒人願意過了,但祭墓不能少,便合併進了清明節,“寒食祭墓”之俗遂成“清明掃墓”。

不只祭墓成了清明節內容,已往上巳節和寒食節的的內容,都被整合到了清明節:掃墓、禁火、插柳、踏青、盪鞦韆、蹴鞠、放風箏……

盜墓世家爲何不在清明期間盜墓? 與一迷信有關 第3張

網絡配圖

最後來說說盜墓。

與祭墓相對應的是,在清明節前後盜墓也比較多。

這是爲什麼?原來清明節前後上墳、修墓的人多,動鏟取土不容易被懷疑,而在平時,墓地出現人一定會被注意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古人有在清明節(寒食節)遷墳的風俗,古人將已下葬的亡人移葬他處,要選日子的以避凶日,而在清明節移葬就不需要考慮日子的好壞了,這是通用的修墓移葬吉日。

一些非盜墓世家出身的“粉絲級別”的盜墓者便會利用這機會,冒充家屬、後人,公開盜挖一些無主墳、古墓。

清明期間的盜墓者爲什麼不是盜墓世家出身?這裏又有一迷信。寒食、清明是修墓祭祖,追思先祖亡人的日子,要積陰德。再是,古人認爲清明期間小鬼活躍,陰魂不散,如果在這時候去挖墓,很容易被鬼纏上,遭報應,折陽壽,還會給家人帶來災。

盜亦有道,盜墓世家會避開這種時候的,一般不會在清明期間動土的。只有不懂規矩者(如過去當兵的)、新入行者(盜墓小說看多的),纔不看時候盜墓。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