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記載 > 奇聞異事 > 唐朝科舉“作弊”成風,王維考前勾搭公主是真的嗎?

唐朝科舉“作弊”成風,王維考前勾搭公主是真的嗎?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唐朝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剛剛過去的2019年高考成績已經公佈了,各位學子幾家歡喜幾家愁,考上了心儀大學的同學也算是光耀了門楣,父母臉上有光,學生這個假期也能徹底放鬆自己了。沒考好的同學也沒必要灰心,來年再戰嘛!

在中國古代,也有“高考”,那時候叫做科舉制度,如果從隋煬帝設進士科算起,直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被廢除,科舉因其相對公正的選舉形勢,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1300年之久,隨後,高考制度取代了科舉制度,成爲了新的人才選拔方式,新中國成立後,爲了讓更多的人獲得高等教育的機會,正式建立了全國統一的高校招生制度,相比起擁有1300年曆史的科舉制度,“高考”更加公平公正,也給了更多人出人頭地的機會,同時更加適應新時代選拔人才的需求,不得不說是一大進步。

隋煬帝設進士科之後沒幾年隋朝就亡了,取而代之的是李唐王朝,唐承隋制,包括科舉這種先進的選拔人才方式,也被唐朝繼承下來了,但任何一種制度的形成到完善,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完善的科舉,在唐朝是怎樣的呢?

唐朝科舉“作弊”成風,王維考前勾搭公主是真的嗎?

唐朝的“高考”

唐朝科舉分設很多科別,其中最基本的科目是明經科與進士科。

明經科顧名思義,就是通曉經史,如《禮記》、《周易》這些經典,分爲大中小三類,考生可以根據規則自選所考經典,但《孝經》和《論語》是必考內容,因爲中國古代以孝和儒家思想治天下,科舉考中的人都是未來的棟樑,當然得精通治國核心思想啦。

進士科在唐朝的主要內容就是詩賦了,唐高宗時期還假模假樣地考過雜文,後來也名存實亡,詩賦的分量越來越重,所以詩歌在唐朝能發展到巔峯,你想啊,國家級考試選拔人才都要考的科目,其發展能不繁榮嗎?

明經和進士是唐朝科舉中最基礎也最重要的兩科,相比之下,明經容易得多,畢竟都是考書本上已有的知識,只要熟讀並背誦就可以取得好成績,而進士科就困難了,考詩詞歌賦這要看考生平時的積累以及天賦。

《全唐詩》中就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意思是說30歲考中明經,你就已經是個老年人了,但50歲考中進士,你還算是個年輕人,可見兩者難易差別之大。

由於進士科難度實在太高,唐朝的科舉考試又在初期,還沒有十分完善的制度,讀書人爲了取得好成績,就流行開了一個不成文、甚至有些敗壞風氣的做法:行卷。

唐朝科舉“作弊”成風,王維考前勾搭公主是真的嗎? 第2張

行卷

所謂行卷,就是指考試前把自己最得意的詩詞文章拿給一個聲望地位都很高的人,如果能得到他們的青睞,這位考生就會迅速獲得名聲,自然就會受到主考官的特別關注,取得功名的道路就平順了很多。

唐朝很多著名的大詩人都是通過這條路走上仕途的,比如陳子昂,他曾經兩次科舉落第,最後在京城通過“伯玉毀琴”成功把自己的文章送到了朝廷大官手中,得到了“此人必爲海內文宗”的評價後,陳子昂第三次參加科舉,就順利地考中了進士。

詩佛王維也曾經幹過行卷之事,而他行卷的對象就了不起了,是玉真公主。王維投遞的作品是自己最滿意的詩和畫,另外他還帶上了琵琶,結果王維用一支琵琶曲就俘獲了公主的芳心,再看了詩畫後,公主當時就拍着胸脯保證一定替王維舉薦。

後來,王維真的考中了狀元,這可就苦了當時宰相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因爲在此之前,內定的狀元就是他。

當然,行卷也並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大多數時候需要多次投遞文章才能得到關注,這一行爲叫做“溫卷”。

說起來,行卷並不是科舉本身,但卻與科舉密不可分,基本上就是考前作弊的一種形式,雖然不太光彩,但也大大地促進了唐朝詩歌的發展——考生們在行卷之前,肯定要絞盡腦汁發揮出自己十二分水平,才能寫出最好的詩歌,那些毫無本事的人,別說公主,哪怕皇帝有心舉薦,也只能是有心無力。

行卷之後還沒完,因爲行卷的人那麼多,名額卻有限,總得從這些人當中選出最出色的那些人才行吧,於是就有了通榜。

通榜

行卷是考前“作弊”,是公開的祕密,通榜則是正大光明的了,考生們在行卷之後,如果具有真才實學,都會得到引薦,原本沒有名望的普通考生便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然後主考官再通過考生的社會知名度和才德來制定的候選名單,作爲考試錄取的重要參考,基本上從隋唐到北宋初期,考中的人都出自於通榜中。

這種開誠佈公的內定作弊得以施行,主要是因爲唐朝科舉考試不糊名,誰的答卷一目瞭然,就給了某些有關係的人可趁之機,相對的就讓那些沒有關係的人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比如前面說的陳子昂,他在炒作自己之前,就是“通榜”的受害者,炒作之後,又成了受益者。

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在考試之前的通榜上便已經預設了有名人士,也相當於是一種作弊,蘇軾曾經就在討論科舉考試的時候抨擊過這一形式:

“ 唐之通牓,故是弊法。”——《議學校貢舉狀》

蘇軾毫不留情地斥責:唐朝的通榜,是不好的,是作弊!

行卷和通榜這種做法,一直持續到北宋初年,直到仁宗年間對科舉進行了改革,首先取消了通榜,其次考卷要糊名了,可操作空間就小了很多,直到我們今天的高考,依然採取考卷糊名的規則。

唐朝科舉“作弊”成風,王維考前勾搭公主是真的嗎? 第3張

關試

考生們通過行卷和通榜,終於進士及第,但這並不意味着可以得到官職了,由於唐朝對進士十分重視,宰相基本上是進士出身的人才有資格做,所以人們又把已經考中進士但還未獲得官職的人稱作“白衣卿相”。

在白衣卿相的等待過程中,禮部就會把他們的個人簡歷和試卷送到吏部,再由吏部篩選,進行下一步考試,稱爲關試。

關試十分嚴格,要考四門功課,第一門叫“身”:就是檢查考生是否相貌端正、身體無疾病;第二門叫“言”:國家官員代表着國家形象,言行舉止一定要得體;第三門叫“書”:特指楷書,因爲唐朝公文多由楷書書寫;第四門是“判”:就是審批公文,這是爲官者的基本盤,詩文再好不會審批公文,也不是一個合格的官員。

如果考生通過了以上四項考覈,那麼恭喜,在通過後面一系列形式上的流程後,就可以正式成爲大唐官員了。那沒通過關試是不是就徹底沒希望了呢?也不是,考生可以繼續通過權貴的門路,得到官職,或者自願到下到地方做一段時間幕僚,如果工作表現出色,也有再次得到舉薦的機會。

總而言之,唐朝科舉由於其不完善的制度,在可做操作空間上具有非常大的彈性,雖然些不公平,但萬事分兩面,這也讓更多有才華的人有了更多的選擇,更重要的是,科舉中對詩詞過度的側重,才讓我們有幸在1000多年後的今天,依然能讀到那麼多美麗的唐詩。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