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記載 > 宮廷野史 > 張良爲何能躲過劉邦發動的“剪除功臣”運動?

張良爲何能躲過劉邦發動的“剪除功臣”運動?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良字子房,戰國末期韓國貴族,祖父和父親都擔任過韓國的宰相。當韓國被秦滅掉以後,張良便一心想復仇,因此纔有博浪沙刺殺秦始皇的舉動。雖然身體不好,張良卻喜歡像遊俠那樣打抱不平,他是一個十分講義氣的人,曾經救過殺人犯項伯。劉邦統一天下後,先分封部分功臣,其餘的正在評定功勞。一天,他發現將領們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竊竊私語,便問張良原因。張良說,他們在商量是否要謀反,並指出劉邦分封時偏向自己的老部下,還殺了幾個自己不喜歡的人,因此得罪過劉邦的人都在擔心。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張良建議劉邦首先封一個自己最痛恨的人。於是劉邦封了得罪過自己的雍齒,衆人看到雍齒都被封了,纔打消了疑慮。張良的建議,不但解決了內部人心問題,還糾正了劉邦任人唯親的行爲,輕鬆避免了不少流血事件。

統一天下以後,劉邦開始打擊功臣。張良懂得“卸磨殺驢”的規律,便經常託病,藉口練氣功,裝出對政治不感興趣的樣子,漸漸淡出權力圈。不過,一旦真出了事情,張良總能展現出自己的作用。劉邦寵愛戚夫人,又覺得呂后太愛權勢,便想廢掉呂后的兒子---太子孝惠。呂后十分擔心,遂向張良請教。張良出於穩定局勢考慮,也覺得太子不能輕易廢掉,於是讓太子請出當時有名的四位隱士---“商山四皓”。劉邦曾經請過這四個人出山,但未成功。當他看到這四人跟隨太子時,便知太子的實力已不容小覷,不能輕易動了,否則自己的天下便會有大動盪。

張良爲何能躲過劉邦發動的“剪除功臣”運動?

雖然幫了呂后大忙,但張良仍然懂得進退,尤其當他看到韓信等人紛紛被殺,更加小心翼翼。他的兵書來自黃石公,便專心學習黃老之學,甚至開始練習不進食的氣功。因此,張良雖然功勞大,卻沒被清算,於公元前186年病逝於長安。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