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探索西漢大臣鄭當時的一生,他是個怎樣的人?

探索西漢大臣鄭當時的一生,他是個怎樣的人?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鄭當時,西漢時期大臣,鄭桓公二十二世孫,陳人,滎陽鄭氏先祖,任俠善交,在樑、楚揚名。本站小編知道讀者都對此很感興趣,接下來就和各位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西漢時期的鄭當時,是一個謙恭好學,樂於助人,謹慎小心的人。在漢武帝時期,他最高曾經擔任過大司農的職位,大致相當於現代的財政部部長。所以在漢武帝這個時代,他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

最關鍵的是,他這個名字實在是太有趣了。哪怕他什麼都沒做過,光是這個名字出現在史書上,都會讓人多看兩眼。

探索西漢大臣鄭當時的一生,他是個怎樣的人?

當然,真正讓鄭當時名垂青史的,除了他本人的人生經歷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本人是滎陽鄭氏的起家始祖。而滎陽鄭氏,則是後來綿延千年的大氏族,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西漢一直到隋唐,這個家族幾乎每一代都會有人,深刻參與到所處時代的歷史發展。

鄭當時的祖上,源自春秋時期的鄭桓公,後來鄭國國破,鄭桓公的後代四處流散,鄭當時他們家這一支,也就開始逐漸衰落了。

史記上有關鄭當時他們家這一支最近的記載是,鄭桓公的後代鄭榮,出現在楚漢爭霸時期,這個鄭榮是一名武將,在楚漢爭霸時期效忠於項羽,爲人多帶有幾分愚忠。在項羽戰敗後,也不肯直呼其名,所以不被劉邦錄用,淪爲平民。

這個鄭榮,就是鄭當時他爹。

其實鄭榮這麼做也是情有可原,因爲項羽在打下咸陽大封十八路諸侯的時候,鄭榮的父親鄭昌被項羽封爲韓國國君,恢復鄭家的身份地位。所以鄭榮和其父兩代人,都受過項羽的恩惠,項羽並沒有虧待過鄭君一家。

探索西漢大臣鄭當時的一生,他是個怎樣的人? 第2張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鄭家一直對項羽非常感念,在項羽死後都不願意直呼其名,哪怕因此事而觸怒劉邦。

但也正是因爲這個事,鄭家就此家道中落,導致後來鄭當時後來的經歷。

鄭家到了鄭當時這一代,雖然有些家道中落,但還是很重視教育。鄭當時從小勤奮好學,各處拜訪名師大儒,所以長大之後,學了一肚子的學問。

後來,鄭當時憑藉學識和人品被漢景帝看中,招到太子府中,做了太子舍人。

太子舍人,就是負責監管太子府中的士兵,履行太子的吩咐,是個有點類似於祕書一類的職位。

再後來漢武帝繼位,作爲太子跟班的鄭當時就漸漸得到重用,爲了歷練鄭當時,順便也瞭解各諸侯國,漢武帝當時就將鄭當時派往各地,從魯國中尉、濟南郡太守、江都國相,慢慢的做到九卿中的右內史。

以鄭當時的能力,不出意外的話會順風順水的一路升官,但是奈何鄭當時遇見的君主是漢武帝。

漢武帝不是一般的帝王,他是一位脾氣極爲暴躁的能折騰的主,漢武帝向來喜歡能夠跟隨自己步調的臣子,而鄭當時更偏向於守成,有點穩中求進的意思。

這樣一來,鄭當時的風格和漢武帝的風格是完全不一致的。再加上漢武帝很激進,這一點對於鄭當時的怯懦性子來講,無疑是致命的,所以作爲臣子鄭當時,一定會被漢武帝秒成渣。

果不其然,漢武帝即位後不久,鄭當時就遭遇了他人生中的滑鐵盧。

公元前131年,將軍灌夫醉酒失了分寸,在宴席上大罵田蚡,得罪了田蚡,因此獲罪。灌夫是丞相竇嬰的好友,所以竇嬰極力地爲灌夫求情,營救灌夫,爲此不惜在朝會上和田蚡爭辯起來。但是最後,竇嬰還是沒有救下灌夫,灌夫還是被處死了。

探索西漢大臣鄭當時的一生,他是個怎樣的人? 第3張

這件事,在歷史上被稱之爲‘灌夫罵座’,是漢武帝時期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事件,產生了很多影響。

竇嬰本來就和田蚡對立,如今好友因田蚡而死,竇嬰自然十分憤怒,所以就在朝堂上主動揭發,說田蚡和那位有叛逆之心的淮南王劉安,私底下有很多來往。

雖然這件事是田蚡的短處,但是因爲田蚡當時受到竇太后的維護,所以並沒有被問罪。反倒是竇嬰因此得罪了田蚡,被田蚡懷恨在心。

竇嬰的這次報復,非但沒有報復到田蚡,還把自己搭進去了。

竇嬰見好友灌夫眼看就要被滅族,於是拿出了景帝留給自己的遺詔,營救灌夫,不料景帝給竇嬰的遺詔的時候,並沒有來得及備份。朝廷的往來書信向來是有備份的,不然會被認爲是假的。

所以接下來,竇嬰手裏的遺詔沒有備份的事,就被田蚡拿住把柄,竇嬰因此被處以死罪。竇嬰在漢武帝即位之初的朝堂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的死,直接導致漢武帝迅速掌權,清除了不少外戚勢力,繼而得以實行自己的政治抱負。

那麼,在漢武帝時期這場著名的政治事件當中,鄭當時又是怎麼攪進去的呢?

因爲田蚡是王太后的弟弟,而竇嬰是太皇太后竇氏的侄子,兩方都是皇親國戚,所以當時漢武帝也不好判定。而且,當時漢武帝也敏銳的察覺到,自己或許可以藉助這件事,做一些文章。

說到底,這時候就不是對錯的問題了,而是看誰的分量更高一些。

但是漢武帝爲此事僵持不下,就詢問大臣們的意見,而大臣們都畏懼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兩方的威勢,不敢說實話,這時候誰說了實話,就是得罪了另一方,誰敢說啊。

所以當時漢武帝問話後,沒有人應答,大殿內久久的鴉雀無聲。

探索西漢大臣鄭當時的一生,他是個怎樣的人? 第4張

這時劉徹就怒了,直接拉出來一個倒黴蛋詢問,而這個倒黴蛋就是鄭當時。

鄭當時當然知道誰對誰錯,但是不敢吭聲。因爲他知道,一旦自己開口,肯定會引來無窮的麻煩。而漢武帝點到鄭當時的名字,估計也是認爲,鄭當時是自己的心腹,所以纔想讓鄭當時做個代表,先開口引導一下輿論動向。但是沒想到,鄭當時這時竟然直接啞巴了。

所以漢武帝見到鄭當時這個樣子就更加暴怒,你平時不是見解很多麼,怎麼現在不敢說話了,我要你們幹什麼,簡直是廢物。

於是接下來,漢武帝大怒之後,將不敢說話的官員全都貶職了。

就是因爲這件事,鄭當時先是被貶爲詹事,後來又被調任爲大農令。大農令就是管理國家儲備糧食和農事的主管。

鄭當時因爲怯懦不敢進言,因此從九卿之一被貶爲大農令,可謂是跌落雲潭,並且因此收穫了首鼠兩端的千古罵名。不過,客觀來說,如果鄭當時真的開口了,很容易會捲入更加恐怖的政治漩渦。相對來說,這個被貶黜的結果,已經算是很好了。

後來在鄭當時做大農令的時候,因爲經手承辦運輸之事,不知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賬目對不上虧下了很多錢財,鄭當時作爲主管,要承擔管理不當的責任,因此被貶爲平民,可謂是一跌到底。

到了這個時候,鄭當時算是徹底跌落到人生的谷底了。

但是鄭當時的仕途之路並沒有因此斷絕,不久之後,鄭當時就因爲學識淵博,被招募到丞相府中做長史。長史這個職位,聽起來好像是文官,但其實並不是。歷史上真實的長史是軍隊將領,要隨軍出征的。

漢武帝聽說了鄭當時做長史的事,再想想當年鄭當時好歹也是自己的跟班,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忽然很心疼鄭當時。所以在這之後,漢武帝就重新啓用鄭當時做汝南郡太守,做個父母官,安享晚年。

這就是鄭當時的一生。

探索西漢大臣鄭當時的一生,他是個怎樣的人? 第5張

鄭當時的一生,雖然並沒有做出過什麼對歷史產生深遠影響的事情,但是在家庭教育方面,卻非常成功。正是因爲他的緣故,此後鄭家開始逐漸活躍於西漢政壇,並且出了不少高官。經過整個西漢時代的繁衍之後,鄭家已經成了全國有名的大家族。歷史上傳承千年的滎陽鄭氏,也由此出現。

另外,因爲鄭當時之前得勢的時候,特別喜歡交際,導致鄭家經常高朋滿座。而後來鄭當時被貶之後,那些昔日的好友則瞬間消失不見。因爲這件事,後來司馬遷寫鄭當時的傳記的時候,就加上了了一句著名的‘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在後來的歷史上,這句話要遠比鄭當時本人出名得多。尤其是近年來,因爲某段相聲的推廣,導致這句話幾乎人盡皆知。反倒是鄭當時這個人,後世很少有人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