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爲什麼說龐統之死,對三國中的蜀漢是最大的損失?

爲什麼說龐統之死,對三國中的蜀漢是最大的損失?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曹操逼死荀彧,孫權逼死陸遜,劉備逼死龐統,哪個損失更大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荀彧原本投奔的是袁紹,並且袁紹也非常欣賞荀彧,不過荀彧覺得袁紹並沒有匡扶漢室之心,所以他決定另尋主公,匡扶漢室!最終,荀彧經過多番考察,選定了曹操,成爲了曹操手下的首席謀士!而荀彧之所以會選擇曹操,則主要是因爲三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曹操能力不錯,有成功的機會,值得輔助;另一方面是曹操身邊全是武將,缺乏謀士集團,荀彧加入後能夠獲得重用;最後一方面則是曹操此人心向漢室,當年諸侯討董,只有曹操願意追擊董卓,可見曹操這人還是比較靠譜的!

當時的衆人,對荀彧的選擇都非常疑惑,因爲按照常理來推斷,袁紹實力更強,跟着袁紹,成就應該會更大!但荀彧卻出人意料地選中了曹操,輔助曹操,最終幫助曹操擊敗了袁紹,令天下震驚!

在加入曹操集團後,荀彧利用自己的身份,爲曹操引薦了非常多的人才,其中鍾繇、荀攸、陳羣、杜襲、戲志才、郭嘉等人,都是荀彧推薦給曹操的,可以說,荀彧憑藉一己之力,直接幫曹操打造出了高級的謀士團隊!除了在舉薦人才方面頗有建樹,荀彧在謀略上也有着傲人的成績!當年漢獻帝東歸,各路諸侯都紛紛避而遠之,結果荀彧勸曹操去迎接天下,奉天子以令諸侯,成功地幫助曹操提升了自己的影響力,爲曹操一統北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可以說,正是因爲荀彧在戰略上的傑出貢獻,曹操最終纔有機會擊敗袁紹,一統北方。遺憾的是,當曹操的權力越來越大後,他的心態發生了轉變,屠龍少年最終也成爲了惡龍,曹操也開始有了篡漢之心!荀彧原本以爲,曹操只是想做個和霍光一樣的權臣,這是荀彧可以容忍的,畢竟匡扶漢室需要曹操,曹操也出力極大,他確實有當權臣的資本,甚至曹操逾越規矩,藐視皇帝,荀彧也可以容忍,只要曹操不篡漢,一切都好說!但最終,曹操還是邁出了篡漢的步伐!

爲什麼說龐統之死,對三國中的蜀漢是最大的損失?

《三國志》:十七年,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勳,密以諮彧。彧以爲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會徵孫權,表請彧勞軍於譙,因輒留彧,以恃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太祖軍至濡須,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諡曰敬侯。明年,太祖遂爲魏公矣。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想要進爵國公、加封九錫,派人去徵詢荀彧的意見,在曹操看來,他和荀彧親密作戰這麼多年,荀彧應該不會反對自己,但他卻沒有想到,荀彧是一個真正匡扶漢室之人!而曹操加九錫的做法,其實就是效仿當年的王莽,準備篡奪漢室天下,所以荀彧當即提出反對意見,不贊同曹操加九錫的做法!由於曹操集團的文臣謀士,很多都是荀彧引薦的,荀彧在世家大族這邊的話語權非常重,所以曹操也不敢和荀彧翻臉,只能暗中和荀彧協商,只不過協商並沒有什麼效果。於是不久後荀彧就病死了!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荀彧的死法是“因病留壽春,最終以憂薨”,意思是荀彧是病死的,但荀彧死後,陳壽立馬補了一句,說曹操第二年就做了魏公,也就是說,荀彧的死肯定是和曹操有關的!其他史料更是毫不留情地指出,荀彧就是被曹操毒死的,也就是說,其實大家一致的看法便是:曹操逼死了荀彧!

荀彧是曹操手下最厲害的戰略家,他的死嚴重影響了曹操一統天下的步伐,不過當時的曹魏集團,已經非常強大了,所以荀彧雖然影響到了曹操一統天下的步伐,但並未影響到曹魏集團一統天下的步伐,最終天下還是會歸屬於曹魏,畢竟實力擺在那裏!

爲什麼說龐統之死,對三國中的蜀漢是最大的損失? 第2張

陸遜可謂是東吳最低調的猛人了,在偷襲荊州以前,陸遜一直不被人所重視!當時呂蒙稱病,讓陸遜接替他的職位,關羽還非常看不上陸遜,認爲陸遜不過是一儒生,結果最終被陸遜吊打,成功的拿下了荊州!劉備伐吳時,認爲陸遜沒啥大的戰績,而且陸遜一直堅守不出,不敢和劉備對戰,於是劉備也開始輕視陸遜了,結果夷陵之戰,陸遜又將劉備吊打,令天下震驚!

從陸遜擊敗關羽、劉備的戰績來看,他絕對是當世猛將,軍事才能超高!而且從他之後對陣魏軍的戰績來看,我們可以發現,陸遜絕對擁有當時名將的頂級水平,他每次出戰基本都處於上風,非常厲害!而且陸遜不僅在軍事上表現優秀,而且在內政上也頗有建樹,出將入相,說的就是陸遜!

遺憾的是,如此優秀的陸遜,最終卻捲入了東吳的權力之爭!當時東吳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爭奪權力,陸遜站位孫和,且經常寫信給孫權,希望孫權搞清楚嫡庶之分,不要支持魯王孫霸,最終惹怒了孫權。作爲皇帝,最擔心的就是自己還活着,手下大臣卻站位太子,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於是孫權怒了,數次遣使責備陸遜,最終活活將陸遜給逼死了!

《三國志》:權累遣中使責讓遜,遜憤恚致卒,時年六十三,家無餘財。

陸遜才能出衆,號稱東吳的頂樑柱,他的死使得東吳大受打擊,也使得孫權徹底失去了一統天下的希望!不過陸遜死後,他的兒子陸抗又接替了他的位置,而且他兒子的表現也出色,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的減小了東吳的損失!

爲什麼說龐統之死,對三國中的蜀漢是最大的損失? 第3張

龐統原本是周瑜的手下,因爲周瑜暴斃,孫權解散了周瑜團隊,而龐統又未能得到孫權的重用,於是龐統選擇了投靠劉備!當時的劉備,還準備在荊州好好發展,擴大自己的實力,和曹操、孫權糾纏,但龐統卻直接拋出觀點,表示荊州已經荒殘,且周邊強敵衆多,劉備待在這裏是沒辦法做大做強的,應該向益州發展,以益州作爲發展基地,才能夠做大做強!最終,劉備結合了龐統和諸葛亮的意見,選擇了帶龐統出征益州,將諸葛亮留在荊州!

龐統跟隨劉備出征之後,給劉備獻出了一條非常好的建議,那便是擒賊先擒王!意思是劉備既然要攻打益州,那麼就應該先拿下益州的首領劉璋,這樣的話益州便會羣龍無首,沒辦法形成強大合力,劉備便可以輕鬆佔領益州!

《三國志》:益州牧劉璋與先主會涪,統進策曰:“今因此會,便可執之,則將軍無用兵之勞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龐統勸劉備趁會面之機拿下劉璋,結果劉備不答應,白白錯失了大好時機。之後劉璋得知了劉備的企圖,開始和劉備翻臉,龐統又給劉備獻出了上中下三策,其中上策也是“擒賊先擒王”的套路,勸劉備派精兵直衝成都,拿下劉璋,直接瓦解蜀軍的抵抗。說白了,這就是我們現代社會所說的斬首行動,只要打掉對方的指揮中樞,對方將會羣龍無首,指揮直接癱瘓!

爲什麼說龐統之死,對三國中的蜀漢是最大的損失? 第4張

《三國志》:璋既還成都,先主當爲璋北征漢中,統復說曰:“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

遺憾的是,劉備並沒有採納龐統的上策,而是採用了中策,選擇和劉璋硬碰硬,最終損失慘重,逼得劉備連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都請了過來,降低了荊州的防守力量。而在攻打雒城的時候,龐統也被飛箭射中,遺憾去世!可以說,正是因爲劉備三番五次的瞎操作,不採納龐統的正確建議,反而去和劉璋軍隊硬碰硬,最終導致了龐統的身死。若劉備早聽龐統的話,估計益州早就被拿下了,龐統也不會身死了,龐統完全就是被劉備逼死的!

而龐統的死,造成的後果就更加嚴重了!原本按照劉備的想法,是讓龐統跟着自己打益州,諸葛亮留在荊州輔助關羽的,這樣的話,荊州便能安然無恙。等到天下生變時,劉備和關羽兩路北伐,便有機會一舉擊敗曹魏,問鼎中原!而且有諸葛亮守衛荊州,東吳斷不可能偷襲成功!這種安排原本是非常完美的,按照這種計劃實施,劉備是非常有可能一統天下的,但是劉備的任性,卻逼死了龐統,而龐統一死,諸葛亮等人就必須入川相助,荊州就只留下了關羽。

關羽如此高傲,無法正確處理和東吳的關係,也無法正確處理和集團內部的關係,最終遭到了糜芳和傅士仁的背叛,被輕易偷家,荊州易主,蜀漢損失嚴重,徹底失去了一統天下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