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爲什麼曹操一死,他的兒子曹丕反倒立刻就稱帝了?

爲什麼曹操一死,他的兒子曹丕反倒立刻就稱帝了?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曹操一生都沒有代漢自立,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曹丕繼位就代漢稱帝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曹操的一生,揹負了無數的罵名。其中最重的一條,就是他謀逆篡漢。在他生前,劉備和諸葛亮就聲稱曹操,名爲漢相,其實漢賊,說他要篡位稱帝。但是,終曹操一生,他也沒有稱帝。倒是他的兒子曹丕,在曹操死後,繼位爲魏王,不久就迫不及待地讓手下去逼迫漢獻帝退位,將帝位禪讓給自己。在接受禪讓後,曹丕建立了魏朝,終結了漢朝的統治。那麼,爲什麼曹操一輩子也沒有稱帝,曹操一死,曹丕反倒立刻就稱帝了呢?

爲什麼曹操一死,他的兒子曹丕反倒立刻就稱帝了?

一、曹操爲何不稱帝。

曹操一生沒有稱帝,既有主觀的原因,也有客觀的原因。主觀的原因是他自己沒有稱帝的勇氣,而客觀的原因是當時的條件還不夠成熟。

曹操和那些割據勢力不一樣,在剛起兵的時候,曹操確實是有匡扶漢室的心思的。在發動討董的戰爭中,他能夠不計較個人得失,雖然自己是聯軍的發起人,還是將盟主之位讓給袁紹。在董卓撤往長安的時候,聯軍的其他人都天天置酒高會,只有曹操一人前往追擊。在滎陽一戰中,曹操被董卓的部下徐榮打敗,幾乎遭遇不測。

在漢獻帝逃難關東的時候,只有曹操去奉迎了困難時期的漢獻帝。曹操採納部下奉天子以討不臣的主張,建立了大義的名分。曹操在漢獻帝的政權中,錄尚書事,假節鉞,成爲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人物。這也給了那些攻擊他的人以口實。

但是,隨着曹操勢力的增長,他的心態也有了變化。他在自己的《讓縣自明本志令》中,表明了自己的思想。他闡明瞭本來自己只是想做一個匡扶漢室的臣子,可是世事變遷,到現在走到了這個位置。自己已經不可能回頭,交出手中的權力,那樣自己只能是自取其禍。

不過,雖然曹操內心有了稱帝代漢的心思,可是多年的思想束縛使得他不敢、不想也不能邁出那一步。本來想作爲漢朝的忠臣的人,卻成爲漢朝的掘墓人,曹操實在難以走出這一步。所以,曹操最後還是決定自己不稱帝,而是把稱帝的事情交給兒子去做。曹操曾經說過一句話,那就是如果真的天命所歸,那麼自己就做個周文王一樣的人物。

在曹操的主觀因素的影響下,曹操不自覺地爲自己找着推脫稱帝的藉口。他奉迎漢獻帝是爲了佔有奉天子以討不臣的大義名分,用它爲政治旗幟來征討四方。所以,在他認爲稱帝的時機沒有成熟的情況下,他是不會放棄這個最有力的政治武器的。

爲什麼曹操一死,他的兒子曹丕反倒立刻就稱帝了? 第2張

在曹操起兵之後,他的發展壯大有着他個人的政治和軍事能力,也有着他打着匡扶漢室的旗號吸引力。在這個旗號下,曹操最大可能地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才。在他的手下有大批心懷漢室的人們,這些人在曹操的最初發展時期,是曹操有力的幫手。可是,當曹操想要代漢的時候,就成爲了他的巨大阻力。曹操一方面要藉助他們的力量統一天下,一方面還要推進自己的代漢的事業,這是一個困難重重的過程。這個過程到了曹操去世的時候,曹操也認爲沒有完成。

除了曹操集團內部的矛盾,讓曹操更看重的矛盾是對外的劉備和孫權的敵對勢力。當時,劉備和孫權打着匡扶漢室的旗號,指斥曹操是漢賊,用來爭取大義的名分,團結心懷漢室的人羣的擁護。曹操不稱帝,他們的政治攻擊就沒有基礎。反過來曹操倒指責他們是不臣於漢室的逆賊。這樣,在政治上曹操能夠佔上風。

而到了曹操生命的最後時刻,孫權襲取了荊州之後,還上書勸曹操稱帝。曹操一邊看信,一邊說孫權是要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啊。這個時候,天下的局勢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曹操不是沒有稱帝的機會。可是,這個時候聽取孫權的建議稱帝,就會把劉備的打擊方向轉到自己身上。作爲軍事家的曹操自然不會這樣做,而且當時曹操的身體已經病入膏肓,自知自己時日不多的曹操,就沒有再去做代漢稱帝的打算了。

二、曹丕爲何稱帝這麼迅速。

可是,曹操雖然沒有稱帝,他的兒子曹丕在繼位爲魏王后,卻當仁不讓的迅速代漢稱帝,建立了魏朝,取代了漢朝的統治。這是爲什麼呢?

這是因爲,在曹丕繼位後,當時的形勢已經和曹操在世的時候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內部形勢和外部形勢上,都逼迫着曹丕做出決斷,以穩定曹家的統治。

曹操一死,曹丕繼位,但是曹丕的才能比較低,不足以像曹操那樣控制住錯綜複雜的局勢。當時,他手下的青州兵就發生了兵變,鳴鼓而去,沒人阻攔。在人心浮動的情況下,曹丕只有快刀斬亂麻,將曹操留下的漢朝和魏王的雙重統治模式打破,徹底確立曹魏的統治。這樣才能消除人們心中的混亂思想,穩定自己的統治。

爲什麼曹操一死,他的兒子曹丕反倒立刻就稱帝了? 第3張

而在當時,曹魏的內部環境也已經具備了代漢的條件。曹操雖然說自己沒有代漢稱帝的念頭,可是他以周文王自居,當然要爲子孫打算,掃清阻擋曹魏代漢的障礙。他一步步培植忠於自己曹家的勢力,對於那些忠於漢室而不忠於自己的人,毫不心慈手軟,一律剪除。

在這些人中,最典型的就是荀彧。荀彧是曹操稱爲是自己的張良的人,在曹操的事業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曹操對他也十分器重,不但給他高官厚祿,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荀彧的兒子,和他結爲兒女親家。可是,就是因爲荀彧心懷漢室,在曹操晉位國公加九錫一事上明確反對,曹操就將他軟禁在軍中。後來,曹操送給荀彧一個食盒,荀彧打開後一看是空的。領悟了其中意思的荀彧隨即服毒自盡了。

曹操連荀彧都根本不手軟,何況其他人呢?經過曹操長期的努力,終於逐漸肅清了內部的反對勢力,等到曹丕的時候,內部要求他稱帝的呼聲不可遏制。這一切都是曹操爲曹丕留下的有利條件。

而外界的環境上,由於孫權襲取了荊州,擒殺了關羽,劉備和孫權已經反目成仇。爲了防止自己陷入兩面作戰的危險局面,孫權被迫向曹丕投降稱臣。在這種情況下,曹丕稱帝的話,最多隻有劉備對自己發動攻擊,而自己和孫權兩個勢力共同壓制劉備,劉備也難以取得什麼實質性的戰果,對自己威脅不大。

因此,爲了穩定自己的曹家江山,順應手下改朝換代的呼聲,同時又擁有內部和外部的有利環境,曹丕毫不猶豫地以禪讓的方式取代漢朝,建立了曹魏的政權。

結語:

曹丕稱帝后,首先是達到了自己的目的,穩固了自己的統治。從此,在曹魏的控制區,政治上的兩元化變成了一元化,所有的人不是忠誠於曹魏的都是敵人。而曹魏也是從這時起,將劉備建立的蜀漢視爲最大的敵人。所謂漢賊不兩立,劉備視曹魏爲賊,而曹魏也視劉備爲賊。雙方成爲不共戴天的仇敵。

而曹丕的稱帝,也帶動了劉備和孫權的稱帝。劉備是以繼承漢統的名義稱帝的,而孫權則是以漢室已亡,自己也有資格稱帝的名義稱帝的。自此,三國進入了真正的三國鼎立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