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清朝捐納制度具體是什麼樣的?有什麼功過?

清朝捐納制度具體是什麼樣的?有什麼功過?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捐納制度具體是什麼樣的?有什麼功過?所謂捐納制度,指的就是朝廷在特定情況下,允許百姓通過捐錢獲得出身資格、官職或官銜的制度,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最廣爲人知的就是捐官了,也被稱爲捐途,這個捐官當然並非是所有的官都能捐。若是京官,從七品京官到郎中可以捐得。若是地方官,從九品到四品的官職都可以捐得。而若是武官,把總到參將之間的官職都可以捐得。爲了防止捐納官掌握的權力過大而在朝廷內部發生大規模的舞弊行爲,對於某些重要官職朝廷是不允許以捐納等異途方式入仕的人擔任,只允許科舉入仕的人擔任,比如翰林院、吏部、禮部等部門的官職。

還可以捐升官位,或是改捐其他官職,又或是降捐官位。比如在外派的官員中以道員的品階爲最高,而在其下的知府、通判、知州等官員就可以通過捐納升遷。還比如說改捐其他官職的,爲了防止官員徇私舞弊和結黨營私的行爲發生,外派官員的去處一般都是由吏部指定的,由不得官員本人自由決定。但通過捐納,就可以去往自己想去的地方上任。

清朝捐納制度具體是什麼樣的?有什麼功過?

還有捐復和捐免。捐復指的是官員若是因犯錯被處分或被貶官,又或者是因守孝離任和因事因病辭官,可以通過捐納恢復自己的官職。如果是被革職或貶職的人,通常就會通過捐納繼續留在原位置。如果是離任的官員,就會捐原官。而捐免指的是在官員任用時,將本應該經過的法定手續省略掉,通過簡化手續早日將自己的官職確定下來,儘快上任。比如免試俸、免試舉,還有捐免迴避、捐免離任引見等,都是通過繞行正常渠道以達到迅速升遷的目的。

高級一點的還有捐花樣。能捐花樣的人在身份上首先就有些不同,他們都是已經擁有了官銜的人,只是還沒有實際職務。因爲朝廷設置的官職有限,而擁有做官資格的人卻遠遠大於實設的官職,而其中好的官職更是少之又少,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一個好的官職自然會成爲衆人爭搶的對象。因此,爲了給自己謀得一個好前途,也爲了早日真正走上仕途,成爲一個手握實權的官員。他們都會以高價去捐自己內心期盼的官職,加速銓選過程。

捐納制度的弊端

雖說捐納制度是在朝廷主導下進行,披上了一層合法的外衣,但不可否認,捐納制度本質上還是有悖於傳統的官吏銓選制度。對於試圖通過此種方式來解決財政危機的朝廷來說,無疑是飲鴆止渴,只會造成惡性循環,留下無窮後患。

首先,捐納制度衝擊了銓選制度,擾亂秩序。按常理來說,以科舉入仕方是正途,舉人、進士應當構成官僚羣體的主體部分。在一般情況下,他們想要補實缺都尚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正式上任。而在捐納制度之下,很多人以捐納便直接得到他人需要數年等待纔有的官職。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捐納實際上是擠佔了社會中那部分無權無勢一心希望通過科舉改變自身命運的人的位置,是對他們的不公平,也是對銓選制度的踐踏。

其次,是加劇了吏治腐敗,官場黑暗。最後,所有的一切都會轉嫁於百姓身上,百姓受到的盤剝更劇。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尤其是商人,之所以會花高價買官職,一方面是爲了提高自己在社會上的地位,另一方面則是爲了謀取更大的利益。而他們爲官後,想到的不是如何造福一方百姓,建設更好的國家,而是如何才能最大化地利用自己的身份,收回捐納的成本。

而捐納的大量開放,導致“官多如鯽”,大批冗官冗員在社會上出現。而這其中,真正具備政治才幹的人又有心造福於民的人少之又少,更多是那些毫無才幹只懂得鑽營之道的人。因此,爲了收回自己的做官成本,他們又會借自己的身份欺壓、魚肉百姓,中飽私囊、甚至官商勾結,以各種方式貪污受賄,最後受苦的還是平民百姓。

捐納制度的積極作用

其一是緩解清政府的財政危機,穩定社會秩序。在清朝建立初期,民生凋敝,土地荒蕪,“官雖設而無民可治,地已荒而無力可村”,而此時戰事仍然頻發,天災人禍接踵而至。但清政府卻面臨財政困難的窘境,順治、康熙時期政府財政連年虧損,入不敷出。而巨大的軍需又在時刻困擾着清政府,是懸在清政府頭上的一柄利劍,隨時都有可能墜落下來。

爲了解決財政危機,捐納成爲順治帝、康熙帝一解燃眉之急的方法。可以看到,捐納制度爲清政府帶來了一筆不菲的收入,而這筆收入成爲清政府此後爲鞏固政權所採取的活動的物質基礎。比如在康熙十三年,爲平定“三藩之亂”朝廷大開捐納籌集軍費,百姓對官身天然的嚮往推動他們前仆後繼的行捐納之事,也爲朝廷的平亂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正是因爲軍需上的充足,才得以保證“三藩之亂”最後被成功平定。

除了提供軍需外,捐納還是賑濟災民的重要手段。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評價一個統治者的治理是否得當,很大程度上是要看生活在其統治下的百姓是否能吃得飽穿得暖,有蔽身之所。社會上一旦出現大量的災民,若是沒有及時加以處理,就會變成流民,成爲破壞社會秩序的主力。因而,每當有天災發生百姓收成不好時,清政府就會廣開捐納,從中得來的銀錢、米糧盡數用於賑災,安撫災民。

清朝捐納制度具體是什麼樣的?有什麼功過? 第2張

其二是對科舉制度的補充,“以蒐羅異途人才,補科目所不及”。科舉制度自隋唐創立以來,經宋元明的發展,到清代已經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制度和程序。而科舉制度自然是爲國家選拔出了大量的人才進入官場,但與此同時,科舉制度也壓制了人才的多樣性。科舉制所帶來的誘惑使得讀書人盡讀四書五經,作文只做八股文,滿門心思放入書本中,兩耳不聞窗外事。

而在當時也有不少人認識到了科舉制的弊端,比如黃宗羲曾言“科舉之弊,未有甚於今日矣”。捐納制度就是對科舉制度一種補充,以捐納入仕的人並非都是庸庸碌碌、無才無德之人,比如被盛讚廉潔的名臣李衛,還有被封爲模範疆吏的田文鏡都是以捐納入仕。正如康熙帝所說,用人“但當論其賢否,不當限以出身”,只要有纔有德,便都能入朝爲官。

探究清代捐納制度,不難發現作爲一項貫穿清代的制度,在其前期其實是積極作用大於消極作用。而後期之所以會成爲清代滅亡的加速器,還是在於監管制度的不健全以及繼任皇帝的開明與否。